词典 下礼 下礼的意思
xià

下礼

简体下礼
繁体下禮
拼音xià lǐ
注音ㄒㄧㄚˋ ㄌ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lǐ,(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组词】:婚礼。丧(sāng)礼。典礼。(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例句】: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组词】: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组词】:礼物。礼金。献礼。(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基本含义

表示恭敬地行礼或表示恭敬地对待他人。

下礼的意思

下礼 [xià lǐ]

1. 施礼。

3. 指向女家送聘礼。

下礼 引证解释

⒈ 施礼。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道童向前忙下礼。”

⒉ 指向女家送聘礼。

《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太守 治酒饯别,席间説起 公孙 姻事:这里大户人家,也有央着来説的。我是个穷官,怕他们争行财下礼,所以躭迟着。”


国语词典

下礼 [xià lǐ]

⒈ 向女家致送聘礼。

《儒林外史·第八回》:「这里大户人家,也有央著来说的;我是个穷官,怕他们争行财下礼,所以耽迟著。」


下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吉旦释义:⒈农历每月初一。宋 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 苏惟甫 ﹞旬澣吉旦诣公,语餘遂及身计。”明 张居正《请册立东宫疏》:“以今首春吉旦,勑下礼官,早正储宫之位,以定国本,以慰羣情。”《西游补》第二回:“忽见殿门额上有‘緑玉殿’三个大字,旁边注着一行细字:‘唐 新天子 风流皇帝 元年二月吉旦立。’”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中华民国 十三年夏历菊月吉旦立。”参见“吉”。⒉泛指吉祥的日子。
    • 2.
      委质释义:⒈亦作“委挚”。亦作“委贄”。放下礼物。古代卑幼往见尊长,不敢行宾主授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礼记·曲礼下》:“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孔颖达 疏:“童子见先生或朋友,既未成人,不敢与主人相授受拜伉之仪,但奠委其挚於地而自退辟之。”汉 班固《白虎通·瑞贽》引《曲礼》作“童子委贄而退”。⒉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国语·晋语九》:“臣委质於 狄 之鼓,未委质於 晋 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韦昭 注:“言委贄於君,书名於册,示必死也。”一说
    • 3.
      礼拜释义:⒈宗教徒向所信奉的神行礼:礼拜堂。做礼拜。⒉星期:下礼拜。开学已经三个礼拜了。⒊跟“天(或日)、一、二、三、四、五、六”连用,表示一星期中间的某一天:礼拜三。礼拜六。⒋指礼拜天:过礼拜。
    • 4.
      禖坛释义:古代为祭禖神所设之坛。 宋 苏轼《帖子词口号·皇太妃阁之五》:“茧馆乍欣蚕浴后,禖坛犹记燕来时。”《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太常博士 刘爃,请随宜修创禖坛,事下礼部。后筑於 临安府 城之东南。”
    • 5.
      笑纳释义: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
    • 6.
      行财释义:⒈行贿。宋 周密《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洪 某枉法行财,罪当死。”参见“行贿”。⒉出纳钱财。《水浒传》第六一回:“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一家内都称他 李都管。”⒊古代婚礼纳聘之称。《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是个穷官,怕他们争行财下礼,所以耽迟着。”参见“纳币”。
    • 7.
      谥议释义:亦作“諡议”。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等死后,下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依据谥法拟定谥号,奏请钦定,谓之“謚议”。
    • 8.
      院吏释义: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新唐书·令狐綯传》:“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此指翰林院属官。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皇祐 二年七月,李侍中 用和 卒,詔輟视朝。下礼院乃检会 李继隆 例,院吏用印纸申请,自二十一日至五日輟朝。”此指礼院属官。

下礼(xia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下礼是什么意思 下礼读音 怎么读 下礼,拼音是xià lǐ,下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下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