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进贤冠 进贤冠的意思
jìnxiánguān

进贤冠

简体进贤冠
繁体進賢冠
拼音jìn xián guān
注音ㄐㄧㄣˋ ㄒㄧㄢˊ ㄍㄨㄢ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n,(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组词】: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 )。进而。(2) 入,往里去。【组词】:进见。进谒。进谗。(3) 吃,喝。【组词】: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 收入或买入。【组词】: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 奉上,呈上。【组词】:进言。进奉。进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xián,(1)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组词】:贤明。贤德。贤能。贤良。贤惠。贤淑。贤哲。贤人。圣贤。礼贤下士。(2) 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组词】:贤弟。贤侄。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guān guàn,(1) 帽子。【组词】: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组词】: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1) 把帽子戴在头上。【组词】:沐猴而冠。(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组词】:冠军。(3) 姓。

基本含义

指把有才能的人提拔起来,给予重要职务。

进贤冠的意思

进贤冠 [jìn xián guān]

1. 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原为儒者所戴,唐时百官皆戴用。

进贤冠 引证解释

⒈ 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原为儒者所戴, 唐 时百官皆戴用。

《后汉书·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新唐书·车服志》:“进贤冠者,文官朝参、三老五更之服也。”
清 方文 《送谢孺玉计偕》诗:“自古 长沙 有芳躅,莫教虚负进贤冠。”


国语词典

进贤冠 [jìn xián guān]

⒈ 古时儒者所戴的黑布冠。见《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


进贤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梁冠释义:古代一种有五根横脊的礼冠。即进贤冠。
    • 2.
      介帻释义:古代的一种长耳裹发巾。始行于 汉 魏,即后来的进贤冠。
    • 3.
      环玦释义:⒈玉环和玉玦,并为佩玉。《汉书·隽不疑传》:“不疑 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謁。”颜师古 注:“环,玉环也。玦即玉佩之玦也。带环而又著玉佩也。”宋 苏轼《虎跑泉》诗:“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堦环玦响。”清 唐孙华《溪边步月》诗:“呜咽笙簫别院曲,鏘鸣环玦过桥泉。”⒉《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杨倞 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后用“环玦”表示官员的内召和外贬。《后汉书·袁谭传》:“愿熟详吉凶,以赐环玦。”亦用为偏义,
    • 4.
      西园释义:⒈园林名。汉 上林苑 的别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閲 西园,虞人掌焉,先期戒事。”薛综 注:“西园,上林苑 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四年》:“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於 西园 弄狗,著进贤冠,带綬。”⒉园林名。在 河南省 临漳县 邺县 旧治北,传为 曹操 所建。三国 魏 曹植《公宴诗》:“清夜游 西园,飞盖相追随。”唐 张说《邺都引》:“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 西园 明月在。”⒊园林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明 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 清 代泥塑杰作。⒋园林
进贤冠是什么意思 进贤冠读音 怎么读 进贤冠,拼音是jìn xián guān,进贤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进贤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