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书库 书库的意思
shū

书库

简体书库
繁体書庫
拼音shū kù
注音ㄕㄨ ㄎ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kù,(1) 贮存东西的房屋或地方。【组词】:仓库。国库。库存。(2)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的脑袋,比喻知识丰富、博学多才。

书库的意思

书库 [shū kù]

1. 图书馆藏书的房间。

[stack room;]

书库 引证解释

⒈ 藏书的房屋。

唐 白居易 《池上篇》序:“虽有子弟,无书不能训也,乃作池北书库。”
《宋史·艺文志一》:“﹝ 太宗 ﹞又分三馆书万餘卷,别为书库,目曰‘祕阁’。”

⒉ 比喻博学的人。

《隋书·循吏传·公孙景茂》:“﹝ 公孙景茂 ﹞少好学,博涉经史……迁太常博士,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库。”


国语词典

书库 [shū kù]

⒈ 藏书的库房。

唐·白居易〈池上篇·序〉:「虽有子弟,无书不能训也,乃作池北书库。」
《宋史·卷二〇二·艺文志一》:「又分三馆书万余卷,别为书库,目曰秘阁。」

⒉ 比喻博学的人。

《北史·卷八六·循吏传·公孙景茂传》:「少好学,博涉经史,……时人称为书库。」


书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容口释义:犹言不绝口。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梁王 ﹞曾使人刺 盎,刺者至 关中,问 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有 弘农 杨蘧 者,曾到 岭 外,见 阳朔、荔浦 山水,谈不容口。”《明史·胡翰传》:“见 翰 文,称之不容口。”杨树达《<增订本中国修辞学>自序》:“今年夏间,老友 徐特立 君返 湘,从湖南大学书库借读此书,谬以为有合于辩证法,亟称其美,客座漫谈,公会宣讲,誉之不容口。”
    • 2.
      广内释义:⒈汉宫廷藏书之所。⒉指帝王书库。
    • 3.
      府室释义:⒈指国家藏书库。⒉犹官府。
    • 4.
      玉府释义:⒈《周礼》官署名。掌管天子之金玉玩好、兵器等。⒉泛指收藏宝物的府库。⒊指道观、仙府、仙宫。⒋道家的藏书之所。后亦泛指书库。⒌指高洁的襟怀。
    • 5.
      西馆释义:⒈三国 时 陈思王 曹植 的邸第称“西馆”。后遂以为亲王邸第的代称。唐 李商隐《代魏宫私赠》诗:“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 漳河 隔梦思。”明 张居正《宝谟记》:“我 献皇帝 圣质天成,睿思神授,昔居西馆,已著英声。”⒉宋 代御书库名。宋 李攸《宋朝事实》卷九:“宋 初置三馆。长庆门 北,谓之 西馆。太平兴国 初,于 升龙门 东北,创立三馆书院。三年,赐名崇文院,迁 西馆 书贮焉。东廊为集贤书库,西廊分四部为史馆书库。”
    • 6.
      过逢释义:⒈犹遭逢。《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哀帝 建平 四年正月,民惊走,持稾或棷一枚,传相付与,曰行詔筹,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唐 杜甫《简吴郎司法》诗:“却为姻婭过逢地,许坐层轩数散愁。”⒉犹过从。唐 韩愈《朝散大夫尚书库部郎中郑君墓志铭》:“俸禄入门,与其所过逢,吹笙弹筝,饮酒舞歌,詼调醉呼,连日夜不厌,费尽不復顾问。”参见“过从”。
    • 7.
      高流释义:⒈指才识出众的人物。《三国志·魏志·王粲傅嘏等传论》“傅嘏 用才达显云”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臣 松之 以为 傅嘏 识量名辈,寔当时高流。”宋 陆游《舟中大醉偶赋长句》:“过 江 何敢号高流,偶与俗人风马牛。”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故或为一姓创立基业焉,或为一姓拥护私产焉,或为一姓光復旧物焉。数千年豪杰,不出此三途矣……自餘并时诸勋臣,除滥冒骄蹇粗悍者不计外,所称高流者,其性质亦不出於此三途矣。”⒉指高门望族。《宋书·江智渊传》:“元嘉 末,除尚书库部郎。时高流官序,不为臺郎,智渊 门孤援寡
书库是什么意思 书库读音 怎么读 书库,拼音是shū kù,书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书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