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犹龙 犹龙的意思
yóulóng

犹龙

简体犹龙
繁体猶龍
拼音yóu lóng
注音ㄧㄡˊ ㄌ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óu,(1) 相似,如同。【组词】:犹如。过犹不及。(2) 尚且。【组词】:犹且。犹自。困兽犹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3) 〔犹豫〕迟疑不决。(4) 〔犹疑〕迟疑。(5) 仍然,还(hái )。【组词】:犹然。记忆犹新。

lóng,(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组词】: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组词】:恐龙。(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组词】:龙颜。龙体。龙袍。(4) 姓。

基本含义

指人行事犹如龙一样威风、有力量。

犹龙的意思

犹龙 [yóu lóng]

1. 谓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去,谓弟子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2. 指老子。

4. 称有道之士。

犹龙 引证解释

⒈ 谓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

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 去,谓弟子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 老子,其犹龙邪!’”
唐 黄滔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王者以御彼万国,居于九重。既体天而立制,遂如首以犹龙。”
宋 陆游 《读<老子传>》诗:“但説 周公 曾入梦,寧於 老子 叹犹龙。”

⒉ 指 老子。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教图赞》:“理宗 朝有待詔 马远 画《三教图》:黄面老子则跏趺中坐, 犹龙翁 儼立於傍,吾夫子乃作礼於前。”
清 王夫之 《连珠》之二:“材有让乎 犹龙,道有超乎维宝。”
王毓岱 《乙卯自述》诗:“覆鹿忘前梦, 犹龙 悟守雌。”

⒊ 称有道之士。

清 徐振芳 《海陵寄李子微》诗:“犹龙久矣逃尘世,牵犊公然饮上流。”


国语词典

犹龙 [yóu lóng]

⒈ 本指老子的道如龙之深远不可测,因以「犹龙」为老子的代称。语出后比喻有道之士。清·徐振芳〈海陵寄李子傚〉诗:「犹龙久矣逃垄世,牵犊公然饮上流。」

《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犹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冯梦龙释义:(1574— 1646)明末小说家。字犹龙,号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所编短篇小说集《警世通 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世称“三言”,对后来的短篇小说的发展起了 一定作用。另编有《古今谈概》《平妖传》《新列国志》等。
    • 2.
      区中释义:人世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迫区中之隘陜兮,舒节出乎北垠。”唐 王昌龄《裴六书堂》诗:“窗下长啸客,区中无遗想。”宋 范仲淹《老子犹龙赋》:“圣人之道也,无幽不通,一则致霖雨於天下,一则宣教化於区中。”清 魏源《杂诗》之四:“寧知区中士,中有百年恨。维帝高冥冥,安闻下土怨。”
    • 3.
      啓述释义:陈述。宋 范仲淹《老子犹龙赋》:“宣尼 之启述嘉言,发挥至圣。”
    • 4.
      头龙释义:⒈指 东汉 荀俭 之子 荀悦。语本《后汉书·荀淑传》:“有子八人:俭,緄,靖,燾,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 悦 字 仲豫,俭 之子也。俭 早卒。悦 年十二,能説《春秋》。家贫无书,每之人閒,所见篇牘,一览多能诵记。性沉静,美姿容,尤好著述。灵帝 时阉官用权,士多退身穷处,悦 乃託疾隐居,时人莫之识,唯从弟 彧 特称敬焉。初辟镇东将军 曹操 府,迁黄门侍朗。”唐 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诗:“贾氏 许频趋季虎,荀 家因敢謁头龙。”⒉犹龙头,指兄弟辈中有权威的长兄。宋 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二
    • 5.
      审听释义:⒈细听。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审听高居,载怀祗惧。”宋 洪迈《夷坚志补·鬼国母》:“渐次闻人哭声,审听之,盖其妻子与姻戚也。”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二》:“王者之道犹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忳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⒉指听讼、审案。明 归有光《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帖》:“所获之盗未必尽真,而或被株连之害;所偿之罪未必尽当,而或罹罗织之寃。盖一时有司之审听或有未明,而日久民间之公论未尝不在也。”
    • 6.
      御颜释义:犹龙颜。 指皇帝。
    • 7.
      慈俭释义:慈爱俭约。《新唐书·赵宗儒传》:“尧 舜 之化,慈俭而已。”宋 范仲淹《老子犹龙赋》:“孰可伺珠,长存慈俭之寳;全疑在沼,不离清浄之源。”《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南唐 主多材艺,好读书,在位慈俭,有君子之度。”
    • 8.
      犹龙释义:⒈谓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去,谓弟子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唐黄滔《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王者以御彼万国,居于九重。既体天而立制,遂如首以犹龙。”宋陆游《读<老子传>》诗:“但説周公曾入梦,寧於老子叹犹龙。”⒉指老子。⒊称有道之士。
    • 9.
      舞凤飞龙释义: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 10.
      虬虎释义:犹龙虎。比喻君臣或贤人。
    • 11.
      蛟室释义:犹龙宫。
    • 12.
      贞庸释义:谓慎于进用,不汲汲于仕进。清 王夫之 《章灵赋》:“ 耼 当无以尚冲兮,非废用而頽滑; 康 违堪以木形兮,激契濶於 履 发 。儷龙玄其贞庸兮,矧秉礼于 鄹 闕 。”自注:“ 子 曰: 老子 其犹龙乎!又人谓 嵇康 ,龙章凤质。儷龙谓二子皆如龙者。二子以玄为尚,然且在 老 ,则以为无用,非并用而废之,以恣滑乱;在 嵇 则非 汤 武 之征诛,而不徇 司马 ,况秉礼教于 鄹里 、 闕党 者,其得弗择地善行,而徒取进趋乎。”
    • 13.
      赐剑释义:⒈赐给宝剑。命自杀。汉 王充《论衡·骨相》:“大夫 种 不能去,称病不朝,赐剑而死。”《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闻 萧生 縊死,困於 石显;贾子 放外,谗在 絳灌;白起 赐剑於 杜邮;晁错 致诛於东市。”晋 潘岳《西征赋》:“未十里於迁路,寻赐剑以刎首。”⒉赐给宝剑。代表皇帝施行专断之权。唐 权德舆《西岳庙祝谒》诗:“解龟罢金鼎,赐剑犹龙泉。”《辽史·圣宗纪二》:“復遣 东京 留守 邪律抹只 以军继进,赐剑专杀。”清 邵长蘅《侯方域传》:“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
    • 14.
      龙东释义:犹龙钟。
    • 15.
      龙举释义:⒈犹龙翔。 ⒉喻王业兴起。⒊谓羽化而登仙。⒋犹言龙蟠凤翥。形容笔势。
    • 16.
      龙化释义:⒈如龙一样变化莫测,不可捉摸。三国 魏 嵇康《酒会诗》之五:“猗与 庄 老,栖迟永年;实惟龙化,荡志浩然。”戴明扬 注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 曰:‘吾今日见 老子,其犹龙乎?’”⒉如龙兴起,飞腾发迹。《隋书·音乐志中》:“神心有应,龙化无待。义征九服,仁兵告凯。”
    • 17.
      龙据释义:犹龙盘。
    • 18.
      龙标释义:⒈地名。即今 湖南省 黔阳县。南朝 梁 为 龙檦县,隋 属 沅陵郡,唐 武德 七年改名 龙标县,因 龙标山 得名。明 屠隆《綵毫记·妻子哭别》:“别亲知,走天涯,过 龙标、五溪,我怎顾得路崎嶇。”⒉指 唐 代诗人 王昌龄。王 曾左迁 龙标,为 龙标 尉,因称。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清 吴伟业《九峰草堂歌》:“痛饮恕人容 水部,长吟怀古继 龙标。”⒊犹龙榜、龙虎榜。宋 张先《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词:“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一见湖山看未
    • 19.
      龙翰释义:犹龙毛,龙鳞。《汉书·扬雄传上》:“飞廉、云师,吸嚊潚率,鳞罗布列,攒以龙翰。”颜师古 注:“言布列则如鱼鳞之罗,攒聚则如龙之豪翰。”唐 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自太平王佐,委龙翰於芳年,礼义霸臣,摧器文於华月。”
    • 20.
      龙钤释义:犹龙韬。指兵略。

犹龙(youl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犹龙是什么意思 犹龙读音 怎么读 犹龙,拼音是yóu lóng,犹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犹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