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赞 自赞的意思
zàn

自赞

简体自赞
繁体自贊
拼音zì zàn
注音ㄗˋ ㄗ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zàn,(1) 帮助,辅佐。【组词】:赞助。赞划。赞襄(协助)。赞理。赞成。(2) 主持礼仪。【组词】:赞礼。(3) 夸奖,称扬。【组词】:赞叹。赞许。赞扬。赞和(hé)。赞颂。赞赏。赞词。赞誉。称赞。(4) 一种文体,用于颂扬人物。【组词】:小赞。像赞。

基本含义

指自己夸耀自己,自我吹嘘自己的优点或成就。

自赞的意思

自赞 [zì zàn]

1. 自我推荐。赞,引见。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recommend oneself;]

自赞 引证解释

⒈ 自我引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 毛遂 者,前,自赞於 平原君 曰:‘ 遂 闻君将合从於 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 遂 备员而行矣。’”
《后汉书·郑玄传》:“时 汝南 应劭 亦归 绍,因自赞曰:‘故 太山 太守 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

⒉ 犹自称,自呼。

宋 陆游 《初夏新晴》诗:“深居不恨无来客,时有山禽自赞名。”


国语词典

自赞 [zì zàn]

⒈ 自行褒美。

如:「为文自赞」。

⒉ 自荐。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


自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重释义:佛家语。一条重要的戒律。与四十八轻戒相对。即: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瞋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违犯此十条者构成破门罪,将被逐出僧团。
    • 2.
      成仁取义释义:宋文天祥《自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后用“成仁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 3.
      梦中梦释义:喻幻境。极言虚幻。语本《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唐 李群玉《自遣》诗:“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山谷 尝自赞其真曰:‘似僧有髮,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盖亦取诗僧 淡白 写真诗耳。
    • 4.
      殊恩释义:⒈特别的恩宠。常指帝王的恩宠。《后汉书·杜诗传》:“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唐 杜甫《建都十二韵》:“牵裾恨不死,漏网辱殊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他那随时随事教诲你,无论文字的紕繆,处世的机宜,知无不言,这一层倒是可遇不可求的殊恩,不可不报的。”⒉指蒙受特殊的恩宠。宋 范仲淹《奏致仕分司官乞与折支全俸状》:“自赞善大夫以下,文武官即未殊恩,鲜闻致政。”
    • 5.
      燿颖释义:战国 时代,赵国 平原君 门客 毛遂,在 平原君 选备人物使 楚 时,自赞自荐,并以囊锥为喻,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颖脱而出。 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以“燿颖”谓显露才华。三国 魏 吴质《答东阿王书》:“虽恃 平原 养士之懿,愧无 毛遂 燿颖之才。”
    • 6.
      耀颖释义:⒈谓显扬出众的才华。⒉燿穎: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在平原君选备人物使楚时,自赞自荐,并以囊锥为喻,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颖脱而出。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以“燿颖”谓显露才华。
    • 7.
      透颖锥释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 之围 邯郸,赵 使 平原君 求救,合从於 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门下有 毛遂 者,前,自赞於 平原君 曰:‘遂 闻君将合从於 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 遂 备员而行矣。’平原君 曰:‘先生处 胜 之门下几年於此矣?’毛遂 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 胜 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 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自赞是什么意思 自赞读音 怎么读 自赞,拼音是zì zàn,自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