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官 [juān guān]
1. 纳资求官。
捐官 引证解释
⒈ 纳资求官。
引《红楼梦》第十回:“冯紫英 因説他有一个幼时从学的先生,姓 张 名 友士 ……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捐官。”
《文明小史》第五三回:“这 秦凤梧 虽是观察公,捐官的时候未曾指省,没处可以候补,不过顶戴荣身罢了。”
国语词典
捐官 [juān guān]
⒈ 缴纳钱财以求取官职。也作「捐功名」。
引《红楼梦·第一〇回》:「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来捐官,现在他家住著呢。」
《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其时捐官容易,价钱又便宜,立刻捐了一个道台,指省浙江,学堂事情不干了。」
捐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兑释义:旧时向政府交纳捐官银两叫“上兑”。《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他自己拏钱捐官,朋友是不好止住他的,只好听其所为。等到上兑之后,便把店中之事料理清楚,又替东家找了一个人接手,他便起身进京引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本是个一榜……这回明保送部引见,要想设法过个道班,却又不愿意上兑,要避过这个‘捐’字,转托了 车老爷 来托我办。”
- 2.
大八成释义:晚 清 捐官,例可减成缴纳,凡能照规定银额缴八成现银,可以提前得缺,习称大八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不然早就补了缺了,只为近来又开了个 郑 工捐,捐了大八成知县的人,到省多了,压了班。”
- 3.
捐官释义:纳资求官。《红楼梦》第十回:“冯紫英 因説他有一个幼时从学的先生,姓 张 名 友士 ……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捐官。”《文明小史》第五三回:“这 秦凤梧 虽是观察公,捐官的时候未曾指省,没处可以候补,不过顶戴荣身罢了。”
- 4.
捐例释义:清 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分暂行事例及现行常例两种。清 薛福成《上曾侯相书》:“今之由捐例进者,推其本意,不过以官为市而已。”《清史稿·选举志七》:“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曰暂行事例,期满或事竣即停,而现行事例则否……大抵贡监、衔封、加级、纪録无关銓政者,属现行事例。”
- 5.
捐项释义:⒈旧指捐官缴纳的款项。 ⒉指政府征收的捐款。
- 6.
纳官释义:⒈向官府交纳谷物。⒉捐官。⒊授官。
- 7.
赀选释义:本指 西汉 时,除有市籍的商人外,凡向政府缴纳一定资财的,可到京师 长安 等候政府选用。后凡出钱捐官都称“貲选”。貲,通“资”。清 冯桂芬《庄年丈七十寿序》:“今世一命之官,皆自吏部銓除,科目之外,貲选居多。”
- 8.
赀郎释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貲为郎,事 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谓因家富资财而被朝廷任为郎官。后即称出钱捐官的人为“貲郎”。貲,通“资”。
- 9.
资郎释义:出钱捐官之人。清 叶梦珠 《阅世编·士风》:“其视资郎异途,蔑如也。”参见“ 貲郎 ”。
- 10.
郑工捐释义:光绪 十三年(公元1887年),河南 郑州 黄河 决口,清 政府借口治 河,颁布了“郑工事例”,有钱的人按此“事例”可以捐官,叫做“郑工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只为近来又开了个郑工捐,捐了大八成知县的人,到省多了,压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