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 [guó mín gé mìng jūn]
1. 国民政府所辖之军队。1925年组成。初时有六个军,1926年7月誓师北伐时增至八个军。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济深任总参谋长,邓演达任总政治部主任。各军的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多由中国共产党人担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代表被撤销,国民党军队继续沿用此名称。
国民革命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山舰事件释义:也叫三二○事件。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其亲信下令调共产党人李之龙担任舰长的中山舰到黄埔候用,随即反诬共产党“擅入黄埔”“阴谋暴动”。接着于3月20日拘捕了中山舰舰长等共产党员五十多人,又强迫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退出,并调动军队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这是蒋介石反对共产党、企图篡夺国民革命军领导权的阴谋事件。
- 2.
八路军释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叫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三个师。改编后开赴抗日前线,创建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和“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多次进攻,消灭了大量敌人。1945年8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一起举行了大反攻,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这时
- 3.
冯玉祥释义:(1882— 1948)爱国将领。字焕章,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曾先后在北洋陆军中任旅长、师长等职。1924年在第 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926年9月,当国民革命军攻 抵武汉时,在五原(今属内蒙古)誓师,宣布所部集体加入国民革命军。1927年5月在西安就任国民革命军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曾参与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共活动。1928年起,因与蒋介石集团发生冲突,举兵反 蒋,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
- 4.
北伐军释义:指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郭沫若《北伐途次》小引:“在这儿所要叙述的是一九二六年北伐军进攻 武昌 时的事情。”
- 5.
北伐战争释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组织国民革命军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1926—1927)。因这次战争从广东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 6.
北伐释义:⒈向北方进军征讨。 《左传·僖公九年》:“齐侯 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 山戎,南伐 楚,西为此会也。”《南史·宋明帝纪》:“﹝ 沉攸之 ﹞率众北伐。”《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吾自离 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⒉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 广东 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许地山《人非人》:“他想:她也是一个北伐进行中的革命女同志,虽
- 7.
叶挺释义:(1896—194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字希夷,广东惠阳县人。1922年任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团营长。1924年去苏联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该团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被誉为“铁军”。1927年先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留。在中共中央坚决要求下,1946年3月获释,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 8.
新四军释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10月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集中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这支人民军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1月新四军在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中遭受严重损失。党中央重整新四军,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此后,新四军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粉碎了日伪军反复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多次进攻,歼灭了大量敌人,创建了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鄂豫皖、皖中、浙东等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中国人民
- 9.
蒋介石释义:(1887—1975)名中正,浙江奉化人。 早年曾在保定军官学校肄业,后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在上海投靠军阀陈其美。1923年被派赴苏联学习军事,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1927年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和政府主席,控制党政大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东北、华北
- 10.
谭延释义:(1880-1930)湖南茶陵人。 清末主张君主立宪,被推为湖南咨议局议长。辛亥革命时,杀害革命党人,篡夺湖南都督职位。后加入国民党,历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1927年后依附蒋介石,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 11.
邓演达释义:(1895— 1931)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字择生,广东惠阳人。大革命中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1930年在 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1931年在南京被蒋介石杀害。
- 12.
革命军释义:⒈为先进的、革命的阶级或集团服务的军队。鲁迅《而已集·文艺和革命》:“外国是革命军兴以前,就有被迫出国的 卢梭,流放极边的 珂罗连珂。”⒉特指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民革命军队。清 邹容《狱中答西狩》诗:“昨夜梦和尔,同兴革命军。”亦省称“革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江苏起义清方档案》:“革军兵舰已开至 下关,浦口 站尚安静。”⒊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北伐军。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好些革命军军官家里的年尊老太爷,烟瘾极重,靠一杆‘枪’救命的,都被‘万岁’(劣绅讥诮农民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