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起请 起请的意思
qǐng

起请

简体起请
繁体起請
拼音qǐ qǐng
注音ㄑㄧˇ ㄑㄧ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ǐ,(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组词】:起床。起立。起居。起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组词】:起身。起运。起跑。(3) 开始。【组词】: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4) 拔出,取出。【组词】:起锚。起获。(5) 领取(凭证)。【组词】:起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组词】:起伏。起劲。起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组词】: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8) 长出。【组词】:起痱子。(9) 拟定。【组词】:起草。(10) 建造,建立。【组词】:起房子。白手起家。(11) 群,组,批。【例句】:一起(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组词】:一起案件。(13) 自,从。【例句】:起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想起。掀起。兴(xīng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组词】:唱起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组词】: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qǐng,(1) 求。【组词】:请求。请示。请假(jiǎ )。请命。请战。请教(jiào )。请愿。请君入瓮。请缨(喻请战杀敌)。(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组词】:请进。请坐。请安。请便。(3) 延聘、邀、约人来。【组词】:请客。请柬。邀请。(4) 谒见、会见。【例句】:“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基本含义

指请求、恳求、请教等行为。

起请的意思

起请 [qǐ qǐng]

1. 征召;起用。亦指征召、起用的旨意、诏令。

2. 奏请,上奏。

3. 起动,烦请。

5. 起身相请。

起请 引证解释

⒈ 征召;起用。亦指征召、起用的旨意、诏令。

唐 白居易 《重和元少尹》:“南宫起请无消息,朝散何时得入衔?”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朝廷将欲渐去其弊,所以特设举荐之科,明詔既行,起请寻下,有司再议釐革,何以取信於人?”

⒉ 奏请,上奏。

宋 范仲淹 《奏乞重定战功赏格》:“臣等窃见用兵以来,战阵行赏,逐处起请,所见各异。”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有合行起请事件,谨具画一如左。”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刱比较酒务及收头子牙契等钱,号经制钱,以助军费。 宣和 末, 陈亨伯 宣 起请也。”

⒊ 起动,烦请。

《水浒传》第三九回:“晁盖 听罢大惊,便要起请众头领点了人马,下山去打 江州。”

⒋ 起身相请。

明 冯梦龙 《梦磊记·钦拿朱勔》:“[生]我又不是犯人,怎么跪你?[丑起请介]这等,请坐了。”


起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衔释义:指朝廷高级官员入宰相官衔。因宰相之职,权重位尊,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他名入衔。唐 白居易《重和元少尹》诗:“南宫起请无消息,朝散何时得入衔?”《新唐书·百官志一》:“自 高宗 已后,为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 张文瓘 以东臺侍郎同东西臺三品,‘同三品’入衔,自 文瓘 始。永淳 元年,以黄门侍郎 郭待举、兵部侍郎 岑长倩 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 待举 等始。自是以后,终 唐 之世不能改。”
    • 2.
      大清老早释义:方言。犹言大清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少奶奶早起请早安,上去早了,便駡‘大清老早的,跑来闹不清楚,我不要受你那许多礼法规矩,也用不着你的假惺惺’。”
    • 3.
      州手释义:雇佣以供州中使令的差役。 费用由民户承担。宋 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元祐 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勑;合役空闲人户不及三番处,许以六色钱雇州手,分散从官承符人。此法未为允当。”
    • 4.
      收管释义:⒈收存保管。唐 刘禹锡《代谢濠泗两州割属淮南表》:“其 濠 泗 两州令臣依前收管。”宋 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起请应占牵路人户所出赁钱,并送通判厅收管。”《红楼梦》第五六回:“每月每处买办买了,令女人们交送我们收管。”⒉收押看管。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一:“强説天堂难到,又言地狱常开。并付 江 神收管,波中便是泉臺。”明 刘若愚《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二疏所奉之旨,皆云 刘若愚 已降发处分了,十六日南行,崇禎 元年正月初十日,交 孝陵 西园 收管。”⒊旧时押解犯人交验后给予的证明文书
    • 5.
      毳幙释义:亦作“毳幕”。 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韦韝毳幙,以御风雨。”李善 注:“毳幙,毡帐也。”唐 王维《兵部起请露布文》:“毡裘之长,思嚮风以无阶;毳幙之人,惟涂地而可获。”《资治通鉴·唐高宗麟德二年》:“东自 高丽,西至 波斯、乌长 诸国,朝会者各帅其属扈从,穹庐毳幕,牛羊驼马,填咽道路。”清 顾炎武《感事》诗之六:“毳幕诸陵下,狼烟六郡间。”
    • 6.
      牵路释义:纤夫拉船时走的小路。唐 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十六:“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宋 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方二十餘年,而两岸人户,復侵占牵路,盖屋数千间,却於屋外别作牵路,以致河道日就浅窄,準法据理并合拆除。”
    • 7.
      经制钱释义:始于 北宋 宣和 年间的一种附加杂税。 宋 杨万里《转对札子》:“民之以军兴而暂佐师旅征行之费者,因其除军帅谓之经制使也,於是有经制之钱。既而经制使之军已罢,而经制钱之名遂为常赋矣。”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刱比较酒务及收头子、牙契等钱,号经制钱以助军费。宣和 末,陈亨伯 起请也。后至 昭熙 五年倣此,亦收总制钱。”参见“经总制钱”。
    • 8.
      贫下释义:⒈贫贱穷困。《旧唐书·李吉甫传》:“钱米所徵,素有定额,宽緇徒有餘之力,配贫下无告之民,必不可许。”宋 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其贫下县分,第一第二等人户,例皆稀少,至第三等,则户数猥多。”⒉指贫困的小民。北魏 高允《谏东宫上书》:“所在田园,分给贫下。”《旧唐书·李绛传》:“伏望天慈,并赐本道,代贫下今年租税,则万姓欣戴,四海歌咏矣。”宋 王谠《唐语林·政事下》:“若 郑光 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典,则是朝廷之法独行於贫下,臣未敢奉詔。”
    • 9.
      阙额释义:不足的数额。宋 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自 元丰 前,不闻天下有闕额衙前者,岂常抑勒差充,直以重难月给,可以足用故也。”宋 李纲《论不可遣罢防秋人兵札子》:“臣意以为中国军政不修几三十年矣,闕额不补者过半;其见存者皆溃散之餘,不习战陈,故令 金 人得以窥伺。”《清会典事例·户部九四·杂赋》:“江南省 邳州 每年额税银六百十有一两二钱,近来商贾流散闕额,将闕额银豁除,嗣后儘收儘解。”
    • 10.
      除拆释义:拆除,拆毁。 宋 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盐桥 运河 岸上,有 治平 四年提刑 元积中 所立石刻,为人户屋舍侵占牵路已行除拆外,具载阔狭丈尺。”
    • 11.
      隐庇释义:隐藏庇护。宋 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若行此法,今后空闲三年人户,官吏隐庇不差,却行雇募,无由点检。”《元典章·户部十二·户役》:“如此则富户不能隐庇,侥倖苟免,小户不致动摇。”吴晗《灯下集·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不但秀才自己免了役,免了赋,甚至包揽隐庇,借此发财。”
    • 12.
      顽猾释义:顽劣狡猾。宋 欧阳修《言青苗钱第一札子》:“至於中小熟之年,不该得灾伤分数合於本料送纳者,或人户无力,或顽猾拖延,本料尚未送纳了当。”宋 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若遇顽猾人户,抵赖不还,或将诸物高价準折,讼之於官,经涉岁月,乃肯备偿,则衙前所获无几。”

起请(qiq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起请是什么意思 起请读音 怎么读 起请,拼音是qǐ qǐng,起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起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