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指论 指论的意思
zhǐlùn

指论

简体指论
繁体指論
拼音zhǐ lùn
注音ㄓˇ ㄌ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ǐ,(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组词】: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句】:下了三指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组词】: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4) 点明,告知。【组词】: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5) 直立,竖起。【例句】: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组词】:指标。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基本含义

用手指来表示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指论的意思

指论 [zhǐ lùn]

1. 议论。

指论 引证解释

⒈ 议论。

三国 魏 曹丕 《答辛毗等令》:“诸卿指论,未若孤自料之审也。”
宋 苏舜钦 《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图书堆满牀,指论极根柢。”
清 吴敏树 《与梅伯言先生书》:“随又得接侍一二次,备闻指论。”


指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书释义:⒈《史记》八书之一。⒉泛指论述音乐的著作。
    • 2.
      作述释义:⒈创作传述。 语本《礼记·中庸》:“父作之,子述之。”清方文《宋遗民咏·刘会孟辰翁》:“父子擅作述,砥礪在忠孝。”⒉泛指论著。
    • 3.
      内篇释义:古代指论著中的主要部分,对“外篇”而言。如《庄子》、《晏子春秋》、《抱朴子》、《史通》、《文史通义》等书都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又文集亦有分内外篇者,内篇多为作者自编或有关学术义理的文章,如 汪中《述学》。
    • 4.
      服休释义:侍宴的近臣。 一说指论道的近臣。
    • 5.
      证明太多释义:指论证不只得出了论者想要的结论,还能得出更多显然错误或不合理的结论。
    • 6.
      调子释义:⒈一组音的排列次第和相互关系。⒉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⒊说话时带的某种情绪:他说话的调子很忧郁。⒋指论调:文章只作了文字上的改动,基本调子没有变。
    • 7.
      调门儿释义:⒈歌唱或说话时音调的高低:我今天嗓子不好,调门儿定低点儿。你说话老是那么大声大气,调门儿放低点儿行不行?⒉指论调:这几个人的发言都是一个调门儿。
    • 8.
      辨合释义:符合,契合。指论说的道理与事实相符。辨,通“别”。
    • 9.
      辩知释义:⒈长于论辩,能说会道。⒉指论辩的才智、机巧。⒊聪明,有才智。
    • 10.
      述赞释义:⒈文体名。 史论的一种,全篇用韵。⒉泛指论述、赞颂的文章。
    • 11.
      阿毗昙释义:佛教论律经三藏梵语音译的合称。 亦偏指论藏。

指论(zhil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指论是什么意思 指论读音 怎么读 指论,拼音是zhǐ lùn,指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指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