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 [chuán yáng]
1. 传播开去。
英[go the round of;]
传扬 引证解释
⒈ 传播,宣扬。
引《朱子语类》卷四二:“因见乡中有人,其传扬説好者甚众,以至传扬於外,莫不皆然,及细观其所为,皆不诚实。”
《东周列国志》第六七回:“然弑逆之迹,终不能掩。自本国传扬出来,各国谁不晓得。”
茅盾 《林家铺子》四:“这件事要是传扬开去,他的信用可就完了。”
国语词典
传扬 [chuán yáng]
⒈ 广泛流传。也作「传播」。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〇回》:「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
《红楼梦·第六四回》:「倘或传扬开了,反为不美。」
近宣扬 张扬 外扬
传扬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宣扬释义: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传布:大肆宣扬。宣扬好人好事。
- 2.
张扬释义: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声张出去;宣扬:四处张扬。
- 3.
声张释义:把消息、事情等传出去:这件事不要声张出去。
- 4.
外扬释义:向外宣扬:家丑不可外扬。
传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代释义:万世:万代传扬。 千秋万代。
- 2.
丑事外扬释义:不光彩、见不得人的事在外面到处传扬。
- 3.
传为佳话释义: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 4.
传为美谈释义:美谈:人们津津乐道的好事。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 5.
传宣释义:⒈传达宣布。《后汉书·公孙瓒传》:“令妇人习为大言声,使闻数百步,以传宣教令。”《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三年》:“使臣传宣取物,承前止是口传詔令,别无凭由,致因缘盗取钱物。”⒉指宣传。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三章:“再增乎此,则地太远,人太多,传宣之脑筋渐不敏捷,则合众难。”⒊传令宣召。宋 范镇《东斋记事》卷一:“正月十四日,上御楼,遣中使传宣从官”。《宣和遗事》后集:“粘罕 使人白帝曰:‘此北国皇后弟也,传宣至此,催促陛下议諭事。’”《三侠五义》第十七回:“有劳夫人,传宣官差完了。”⒋犹传扬。明 邵璨
- 6.
传扬释义:(事情、名声等)传播:这事要是传扬出去,他可就被动了。他的英雄事迹很快地传扬开了。
- 7.
传政释义:⒈传授政权。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不知所贺,子之传政於 子玉。”⒉指传扬于后世的政绩。《荀子·非相》:“五帝 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
- 8.
传称释义:传扬而受称许。
- 9.
发闻释义:二犹闻名,传扬名声。
- 10.
名噪一时释义:噪:群鸣。 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 11.
名声大噪释义:名声广泛地传播开去。噪:传扬。
- 12.
名扬四海释义: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 13.
名闻遐迩释义: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 14.
善书释义:⒈好书;善本书。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德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⒉巧于文章。《汉书·贡禹传》:“亡义而有财者显於世,欺谩而善书者尊於朝。”⒊指擅长书法。《太平御览》卷七四九引 南朝 宋 何法盛《晋中兴书》:“充 从兄 咸 亦善书。”《南齐书·王僧虔传》:“太祖 善书,及即位,篤好不已。”宋 陈师道《后山丛谈》卷一:“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⒋旧谓以因果报应等劝人为善之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我就把这本书奉送,请先生设法代他传扬出去
- 15.
声施释义:⒈名声流传。 ⒉为世人所传扬的名声。
- 16.
声驰千里释义: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17.
大噪释义:广泛地传扬。
- 18.
布扬释义:传扬;宣扬。
- 19.
广播释义:⒈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射无线电波,播送节目。有线电播送节目也叫广播。⒉指广播电台或有线电播送的节目:听广播。⒊广泛传扬:诗名广播。
- 20.
延誉释义:传扬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