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静修 静修的意思
jìngxiū

静修

简体静修
繁体靜修
拼音jìng xiū
注音ㄐㄧㄥˋ ㄒㄧ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ng,(1) 停止的,与“动”相对。【组词】:静止。静态。静物。平静。风平浪静。(2) 没有声音。【组词】:安静。寂静。僻静。冷静。肃静。静悄悄。静穆。静谧。静默。静观。静听。(3) 安详,闲雅。【组词】:静心。静坐。(4) 古同“净”,清洁。(5) 姓。

xiū,(1) 装饰,使完美。【组词】:修饰。修辞。装修。(2) 整治,恢复完美。【组词】: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组词】:修剪。(4) 兴建,建造。【组词】:修建。修筑。(5) 编纂,撰写。【组词】:修书。修史。修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组词】:修学。修业。修养。(7) 长(cháng ),高。【组词】: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组词】:修行。修女。(9) 姓。

基本含义

静心修行,专心修炼

静修的意思

静修 [jìng xiū]

1. 平和地调养。

3. 闭门修道。

静修 引证解释

⒈ 平和地调养。

《云笈七籤》卷七四:“服此药能断薰血,兼静修心气,得効尤速。”

⒉ 闭门修道。

茅盾 《子夜》十八:“就在如此这般的回忆梦幻中,四小姐过了她的静修的第一天。”


国语词典

静修 [jìng xiū]

⒈ 静心修养。

如:「他的身体已大致康复,过几天便可回家静修。」


静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夏释义:⒈一个夏季。⒉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静修之期,谓之一夏。佛经中称为安居。见《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安居》。
    • 2.
      坐夏释义:佛教语,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
    • 3.
      密修释义:谓闭关静修。
    • 4.
      数息释义:静修方法之一。 数鼻息的出入,使心恬静专一。
    • 5.
      破夏释义:⒈佛教语。僧人在夏季三月须安居静修,谓坐夏;坐夏期内出外谓“破夏”。⒉入夏。
    • 6.
      禅坐释义:谓僧侣端坐静修。
    • 7.
      行斋释义:⒈静修的斋室。⒉犹游船,行进的船。
    • 8.
      行禅释义:佛教语。谓打坐静修。唐 白居易《传法堂碑》:“有问师之心要。曰:‘师行禪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众,殆百千万亿。应病授药,安可以一説尽其心要乎?’”唐 方干《题龟山穆上人院》诗:“牀上水云随坐夏,林西山月伴行禪。”
    • 9.
      规院释义:守戒静修之所。指禅院。
    • 10.
      趋隅释义:⒈向隅。 ⒉佛教指端坐静修。
    • 11.
      避静释义:⒈避闹取静。《红楼梦》第六二回:“原是纳凉避静的,不觉因多罚了两杯酒,娇娜不胜,便睡着了。”⒉天主教内的一种宗教活动。在一定时期内,避开“俗务”,进行宗教静修,故称。活动方式一般为教徒听神父讲道和个人静思。清 高龙倍勒《汇南传教史》:“伏伯禄 神父命令各神父回到各人本会去做避静。”鲍昌《庚子风云》第二部第八章:“她还没有达到少女的年华,就开始过避静的生活了。”
    • 12.
      闭关释义:⒈闭塞关口,比喻不跟外界往来:闭关政策。⒉佛教用语,指僧人独居一处,静修佛法,不与任何人交往,满一定期限才外出。
    • 13.
      阿那波那释义:梵语译音。意译为数息观。佛教静修之法,数鼻息的出入,使心境恬静宁一。
    • 1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释义:恬静修身,俭朴养德。
    • 15.
      静堂释义:道家静修之所。《云笈七籤》卷九九:“且试以小静,即 开成 三年戊午岁起,正月一日闭户自修,不交人事。尅期百日,方出静堂。”
    • 16.
      静居释义:1、安静地闲居。 谓隐居静修。
    • 17.
      面壁功深释义:⒈指和尚面对墙壁默坐静修,道行很深。 面壁:佛家用语。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⒉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 18.
      面壁参释义:谓默坐静修,参悟禅机。

静修(jingx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静修是什么意思 静修读音 怎么读 静修,拼音是jìng xiū,静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静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