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市 [guān shì]
1. 关隘与市场。古代指设在交通要道的集市。后来专指设在边境同外族或外国通商的市场。
英[border market;]
关市 引证解释
⒈ 位于交通要道的市集。
引《周礼·天官·大宰》:“七曰关市之赋。”
贾公彦 疏:“王畿四面皆有关门,及王之市廛二处。”
宋 苏辙 《御试制策》:“凡今百姓所为,一物以上,莫不有税。茶、盐、酒、铁、关市之征,古之所无者,莫不并行。”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然而涓涓之水,后来成了江河,和私田不能不取赋一样,关市也就不能不征税了。”
⒉ 汉 代专指设在边境上的互市市场。
引《魏书·临淮王谭传》:“汉 与胡通,亦立关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昨夜 匈奴 骑兵,突然袭击,放兵抢劫 汉 朝商队,将货物一扫而空,又乘风纵火,将关市烧毁。”
⒊ 指关市的征税。
引《逸周书·大聚》:“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关市平商贾归之。”
《新唐书·崔融传》:“时有司议关市,行人尽征之。”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已云困关市,且復搔林藪。”
⒋ 指边境上的通商。
引《史记·匈奴列传》:“孝景帝 復与 匈奴 和亲,通关市,给遗 匈奴,遣公主,如故约。”
《资治通鉴·汉高后四年》:“有司请禁关市铁器。”
胡三省 注:“汉 於边关与蛮夷通市,谓之关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坚决主张与 汉 和亲,与 汉 朝通关市,研究 汉 朝的文治,归顺 汉 朝。”
⒌ 指掌管关市的官吏。
引《韩非子·内储说上》:“关市乃大恐,而以 嗣公 为明察。”
《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二年》:“﹝ 衞嗣君 ﹞又使人过关市,赂之以金,既而召关市,问有客过与汝金,汝回遣之;关市大恐。”
胡三省 注:“此盖赂掌关市之官。 《周礼》: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战国 之时,合为一官。”
关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征释义:不收税。 《孟子·公孙丑下》:“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於其市矣。”《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韦昭 注:“征,税也。”
- 2.
东莱释义:⒈古地名。《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盬于 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韦昭 注:“东莱,齐 东夷也。”按,在今 山东省 北胶河 以东。⒉宋 诗人 吕本中,字 居仁,著有《东莱先生诗集》;宋 哲学家、文学家 吕祖谦,字 伯恭,著有《东莱集》。因用以为他们的别称。宋 叶适《陈伯明建读书堂于仙都岩余为作<仙都行>以坚其成》:“东莱、龙川 师道起,一时话言犹在耳。”此指 吕祖谦。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杂篇下》:“东莱 之 吕,前 居仁,后 伯恭。”
- 3.
九赋释义:周 代的九类赋税。《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餘之赋。”郑玄 注:“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国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币餘谓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未作当增赋者。”按,前六种赋税皆以地区远近为区别,征土地产物;关市之赋征商旅税;山泽之税征矿、渔、林业税;币馀之赋指不属以上各类的其他赋税。后以“九赋”泛指各类赋税。南朝 宋 鲍照《
- 4.
什一释义:⒈十分之一。 《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恶田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史记·魏世家》:“魏成子 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 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明史·李应祥传》:“贼先断浮桥,士卒多溺死,显 及二子与焉。元镇 所部三万人,不存什一。”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一则为从来名士,以诗赋见重者十之九,以词曲相传者,犹不及什一,盖千百人一见者也。”⒉古代赋税制度,十分税一,称“什一”。《管子·治国》:“关市之租
- 5.
伏利释义:尚未开发的物资、财源。《管子·五辅》:“发伏利,输墆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此谓输之以财。”尹知章 注:“利人之事积久隐伏者,发而用之。”
- 6.
传乘释义:⒈转乘他车。《左传·庄公九年》:“公丧戎路,传乘而归。”杜预 注:“传乘,乘他车。”⒉古代兵车。《晋书·舆服志》:“追锋车,去小平盖,加通幰,如軺车,驾二。追锋之名,盖取其迅速也,施於戎阵之间,是为传乘。”⒊驿站的车马。清 唐甄《潜书·省刑》:“关市、桥樑、传乘、宾旅,未尝不治也,四境之内未尝不安也。”
- 7.
使物释义:⒈日常使用的物品。《红楼梦》第八回:“雇了三辆大车,单拉行李使物。”⒉使者和货物。《史记·南越列传》:“高后 时,有司请禁 南越 关市铁器。佗 曰:‘高帝 立我,通使物,今 高后 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絶器物,此必 长沙王 计也。’”
- 8.
倒言释义:反话,假话。 《韩非子·内储说上》:“倒言反事以尝所疑则姦情得。故 阳山 谩 樛竖,淖齿 为 秦 使,齐 人欲为乱,子之 以白马,子产 离讼者,嗣公 过关市。”王先慎 集解引旧注:“倒错其言,反为其事,以试其所疑也。”《韩非子·八经》:“诡使以絶黷泄,倒言以尝所疑。”
- 9.
僦税释义:租税。 《宋书·前废帝纪》:“凡曲令密文,繁而伤治,关市僦税,事施一时,而姦吏舞文,妄兴威福,加以气纬舛互,偏颇滋甚。”《梁书·武帝纪下》:“如闻顷者,豪家富室,多占取公田,贵价僦税,以与贫民,伤时害政,为蠹已甚。”
- 10.
充然释义:⒈满足貌。 唐 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坐于罇俎之南,鼓 有虞氏 之《南风》……及暮而退,皆充然若有得也。”明 方孝孺《郑处士墓碣铭》:“开门授徒,学者闻其讲説,各充然若有得。”清 姚鼐《郑大纯墓表》:“日奔走营米以奉父母,而妻子食薯蕷,君意顾充然。”⒉犹浩然。盛大貌。明 方孝孺《赠王生序》:“王生 年二十餘,调为 寧海 关市吏,其容凝然,其气充然,其守甚确。”明 李贽《送郑大姚序》:“观君魁然其容,充然其气,洞然不设城府。”
- 11.
公局释义:⒈官署。宋 洪迈《容斋四笔·唐王府官猥下》:“宝历 中,琼王 府长史 裴简求 具状言:‘诸王府本在 宣平坊,多年摧毁,后付庄宅使收管,遂为公局。’”⒉旧时乡镇所设机构之一。清 龙启瑞《大冈埠团练公局记》:“至 广西 ……各府州县吏荐绅先生,率其乡之所属,日从事於团练,而各村镇关市,始有公局之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我们 广东 地方,各乡都设一个公局,公举几个绅士在局里,遇了乡人有甚么争执等事,都由公局绅士议断。”
- 12.
关吏释义:⒈指管理关市或守关口的官吏。《韩非子·内储说上》:“衞嗣公 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市苛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吏乃舍之。”陈奇猷 集释:“关吏,关市之属吏也。”北齐 颜之推《从周入齐夜度砥柱》诗:“马色迷关吏,鷄鸣起戍人。”唐 岑参《函谷关歌》:“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关索》:“盖前代凡遇高埠置关,关吏备索,以挽舁者,故以名耳。”⒉指海关的官吏。清 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於是有关吏送难者曰:不用呢羽、鐘表、燕窝、玻璃、税将絀。”清 丘逢甲《汕头海关歌寄伯瑶》
- 13.
关市律释义: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共两百零一枚简、律文一百零八条,包括关市律一条。
- 14.
关鄽释义:关市。《魏书·甄琛传》:“今伪弊相承,仍崇关鄽之税;大魏 恢博,唯受穀帛之输。”《北史·甄琛传》引此文作“关廛”。
- 15.
几而不征释义:查问而不征税。几,通“讥”。《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韦昭 注:“几、几异服、识异言也。征,税也。”《荀子·王制》:“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杨倞 注:“几,呵察也。但呵察姦人而不征税也。”
- 16.
卒使释义:差役。汉 贾谊《新书·匈奴》:“夫关市者,固 匈奴 所犯 滑 而深求也,愿上遣使厚与之和,以不得已许之大市。使者反因於要险之所,多为凿开,众而延之,关吏卒使,足以自守。汉 王充《论衡·死伪》:人君之威固严人臣,营卫卒使固多众。”
- 17.
呵难释义:⒈呵斥刁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关市呵难之。”⒉犹诘难,问难。汉 王充《论衡·明雩》:“汉 立博士之官,师弟子相呵难,欲极道之深,形是非之理也。”
- 18.
商贾虞衡释义:贡税制度,相当于现代营业税性质。类似地,还有关市之征。“关市之征”和“商贾虞衡”当成是我国早期营业税和关税的雏形。
- 19.
嘉峪关释义: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西麓。依山凭险,为古代军事要地,明代洪武五年(1372)建成。明长城西起此关。
- 20.
天财释义:⒈自然财富。《管子·国蓄》:“千乘之国封,天财之所殖。”《管子·山国轨》:“轨守其时,有官天财。”汉 桓宽《盐铁论·力耕》:“王者塞天财,禁关市,执準守时,以轻重御民。”⒉天下的财物。《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至於穷竭武力,单用天财。”李贤 注:“言尽用天下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