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得兼 得兼的意思
jiān

得兼

简体得兼
繁体
拼音dé jiān
注音ㄉㄜˊ ㄐㄧ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é de děi,(1) 获取,接受。【组词】: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2) 适合。【组词】: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3) 满意。【组词】:得意。扬扬自得。(4) 完成,实现。【组词】: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例句】:不得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1) 必须,须要。【组词】:可得注意。(2) 极舒服,极适意。【例句】: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组词】:要不得。拿得起来。(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组词】:跑得快。香得很。

jiān,(1) 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例句】:兼旬(两个十天)。兼程。兼并。(2) 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组词】: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顾。兼职。兼任。兼课。

基本含义

同时得到两种或多种好处或利益

得兼的意思

得兼 [dé jiān]

1. 兼得,同时获得。

得兼 引证解释

⒈ 兼得,同时获得。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郭沫若 《创造十年》一:“你们又要爱国,又要诳文凭,二者是不可得兼的。”


得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子释义:⒈求子嗣。《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著述凡数十篇”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列女传》:“爽 从弟 文叔,妻 譙郡 夏侯文寧 之女,名 令女。文叔 早死,服闋,自以年少无子,恐家必嫁己,乃断髮以为信…… 司马宣王 闻而嘉之,听使乞子字养,为 曹氏 后,名显于世。”晋 周处《风土记》:“便拜而乞愿:乞富、乞寿、乞子。惟得乞一,不得兼求。”⒉求乞的人。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明 之末世,五遭倾覆。一命之士,文学之儒,无不建义旗以抗仇敌者。下至贩夫乞子,儿童走卒,执志不屈,而仰药剚刃以死者,不可胜计也。”@
    • 2.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释义: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 3.
      得兼释义:兼得,同时获得。《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郭沫若《创造十年》一:“你们又要爱国,又要诳文凭,二者是不可得兼的。”
    • 4.
      熊鱼释义:《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后因以“熊鱼”比喻难以兼得的事物。
    • 5.
      知制诰释义: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 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开元 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宋 代因之,为清要之职。明 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得兼此职。清 代废。唐 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权德舆 ﹞转起居舍人,遂知制誥,凡撰命词九年,以类集为五十卷,天下称其能。”《旧唐书·韦郊传》:“郊 文学尤高,累歷清显。自礼部员外郎知制誥,正拜中书舍人。”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上》:“唐 之中书舍人,宋 之知制誥,皆就省中
    • 6.
      舍生取义释义:《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 7.
      郭巨埋儿释义:《太平御览》卷四一一引 汉 刘向《孝子图》:“郭巨 ……甚富。 父没,分财二千万为两,分与两弟,己独取母供养……妻产男,虑养之则妨供养,乃令妻抱儿,欲掘地埋之。于土中得金一釜,上有铁券云:‘赐孝子 郭巨。’巨 还宅主,宅主不敢受,遂以闻官,官以券题还 巨,遂得兼养儿。”后世因以“郭巨埋儿”为事亲至孝之典。
    • 8.
      酒榷释义:古代政府所行的酒类专卖制度。 亦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汉书·贾捐之传》:“元狩 六年,民赋数百,造盐、铁、酒榷之利,以佐用度。”《后汉书·鲜卑传》:“因 文 景 之蓄,藉天下之饶,数十年间,官民俱匱,乃兴盐、铁、酒榷之利。”《宋史·食货志下七》:“景德 二年,詔毋增榷,自后制置使不得兼领酒榷。”
    • 9.
      韦编三絶释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絶。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汉书·儒林传序》:“蓋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絶,而爲之傳。”颜师古 注:“編,所以聯次簡也。言愛玩之甚,故編簡之韋爲之三絶也。”后遂以“韋編三絶”为读书勤奋、刻苦治学之典。晋 葛洪《<抱朴子>自叙》:“聖者猶韋編三絶,以勤經業,凡才近人,安得兼修。”唐 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在 卭笮 十餘載,沉研《易》象,韋編三絶,賦詩縱酒,以樂當年。”元 耶律楚材《过天德和王辅之》之四:“韋編三絶
    • 10.
      高户释义:⒈富室。唐 无名氏《大唐传载》:“乾元 二年,御史中丞 元载 为 江 淮 五道租庸使,高户定数徵钱,谓之白著榷酤。”《新唐书·食货志五》:“﹝ 开元 ﹞十八年,復给京官职田。州县籍一岁税钱为本,以高户捉之,月收赢以给外官。”《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元 胡三省 注:“唐 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⒉高大的房屋。唐 陆龟蒙《记梦游甘露寺》诗:“高户承北风,声号太波白。”⒊比喻酒量大的人。唐 白居易《戏赠梦得兼呈思黯》诗:“陈郎中 处为高户,裴
    • 11.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释义:欲:原意为“想要的”,这里引申为“喜欢的” 熊掌:熊的脚掌,熊掌比鱼更珍贵、味道更美。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 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取:选取。舍生而取义者也,取:求取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

得兼(dej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得兼是什么意思 得兼读音 怎么读 得兼,拼音是dé jiān,得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得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