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伏兔 伏兔的意思

伏兔

简体伏兔
繁体
拼音fú tù
注音ㄈㄨˊ ㄊ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ú,(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 姓。

tù,(1) 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组词】:兔子。兔脱(迅速地逃走)。兔毫笔。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2) 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

基本含义

伏兔意指“蹲下来捕捉兔子”。比喻抓住机会,迅速取得成功。

伏兔的意思

伏兔 [fú tù]

1. 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2. 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3. 指织机上的部件。

4. 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

6. 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

伏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文选·邹阳<上书吴王>》:“今 胡 数涉北河之外,上覆飞鸟,下不见伏兔。”
李善 注引 苏林 曰:“言 胡 上射飞鸟,下尽地之伏兔。”
《汉书·邹阳传》作“伏菟”。 唐 沉佺期 《七夕曝衣篇》:“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⒉ 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周礼·考工记·辀人》:“良輈环灂,自伏兔不至轨七寸。”
贾公彦 疏:“伏兔衔车轴,在舆下,短不至轨。”

⒊ 指织机上的部件。

南朝 梁 刘孝威 《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机顶挂流苏,机旁垂结珠。青丝引伏兔,黄金绕鹿卢。”

⒋ 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

《灵枢经·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髕中。”
《针灸甲乙经》卷三:“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间,足阳明脉气所发。”

⒌ 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


伏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菟释义:⒈见“伏兔”。 ⒉见“伏兔”。
    • 2.
      当兔释义:指处在两伏兔之间的部分车辕。伏兔,古代车厢底板下面扣住横轴的两个部件,也叫做轐。
    • 3.
      自投罗网释义:比喻自取灾祸,自己送死。宋苏轼《策别十七·去奸民》:“譬如猎人终日驰驱践蹂于草茅之中,搜求伏兔而搏之,不待其自投于网罗而后取也。” 罗、网:捕鸟的器具。
    • 4.
      车屐释义:即伏兔。古代车上部件。《左传·僖公十五年》“车説其輹”孔颖达 疏引《子夏易传》:“輹,车下伏兔也,今人谓之车屐,形如伏兔,以绳缚于轴,因名缚也。”参见“伏兔”。
    • 5.
      阴市释义:穴位名。在伏兔穴下三寸。《医宗金鉴·足部主病针灸要穴歌》:“阴市主刺痿不仁,腰膝寒如注水浸,兼刺两足拘挛痹,寒疝少腹痛难禁。”

伏兔(fu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伏兔是什么意思 伏兔读音 怎么读 伏兔,拼音是fú tù,伏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伏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