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氏姓 氏姓的意思
shìxìng

氏姓

简体氏姓
繁体
拼音shì xìng
注音ㄕˋ ㄒ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 zhī,(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组词】: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1) 〔阏(yān)氏〕见“阏”。(2) 〔月氏〕见“月”。

xìng,(1) 表明家族的字。【组词】:姓氏。姓名。贵姓(询问对方姓氏的敬辞)。(2) 平民。【组词】:万姓。老百姓。

基本含义

指家族姓氏,也表示人的身份和家世。

氏姓的意思

氏姓 [shì xìng]

1. 氏与姓。

2. 指姓。

4. 谓宗族谱系。

氏姓 引证解释

⒈ 氏与姓。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
孔颖达 疏:“人臣有大功者,天子封为国君,又赐之以姓,诸侯以国为氏,言其得封又得姓,兼受之也。”
《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

⒉ 指姓。

《后汉书·乌桓传》:“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亦有氏姓本复,减省从单,或去‘万纽’而留‘于’,或止存‘狄’而除‘厙’。”
鲁迅 《热风·不懂的音译》:“但于外国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个《百家姓》里所有的字,却几乎成了现在译界的常习。”

⒊ 谓宗族谱系。

《新唐书·李守素传》:“通氏姓学,世号‘肉谱’。”


氏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祀释义:⒈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⒉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 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 句芒,火正曰 祝融,金正曰 蓐收,水正曰 玄冥,土正曰 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礼记·月令》:“﹝孟冬
    • 2.
      人物志释义:唐 李守素 的绰号。因其精通氏姓之学,故称。
    • 3.
      命姓释义:赐姓氏;建立姓氏。谓赐姓以示褒崇。《国语·周语下》:“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三国志·魏志·管宁传》“会 寧 卒,时年八十四”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傅子》:“寧 以哀乱之时,世多妄变氏族者,违圣人之制,非礼命姓之意,故著《氏姓论》以原本世系。”
    • 4.
      本系释义:⒈原来的谱系。《隋书·经籍志二》:“氏姓之书,其所由来远矣…… 秦 兼天下,剗除旧迹,公侯子孙,失其本繫。”⒉谓宗族的世系。《汉书·高帝纪赞》:“汉 帝本系,出自 唐 帝。”《左传·文公十八年》“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唐 孔颖达 疏:“其八人者,不能知其出生本系、枝派远近,故略言其苗裔耳。”唐 刘知几《史通·序传》:“又近古人伦,喜称阀閲,其蓽门寒族,百代无闻,而騂角挺生,一朝暴贵,无不追述本系,妄承先哲。”
    • 5.
      楼季释义:⒈战国魏时善于腾跳的勇士。⒉复姓。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通志·氏族四》。
    • 6.
      氏姓释义:⒈氏与姓。《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孔颖达 疏:“人臣有大功者,天子封为国君,又赐之以姓,诸侯以国为氏,言其得封又得姓,兼受之也。”《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⒉指姓。《后汉书·乌桓传》:“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唐 刘知几《史通·叙事》:“亦有氏姓本复,减省从单,或去‘万纽’而留‘于’,或止存‘狄’而除‘厙’。”鲁迅《热风·不懂的音译》:“但于外国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个《百家姓》里所有
    • 7.
      瞻葛释义:复姓。传说春秋 宋景公 时有 瞻葛祁。见 雷学淇 校辑《世本·氏姓》。
    • 8.
      訾辱释义:复姓。见 汉 王符《潜夫论·志氏姓》。
    • 9.
      译界释义:翻译界。 鲁迅《热风·不懂的音译》:“这‘屠介纳夫’和‘郭歌里’,虽然古雅赶不上‘柯伯坚’,但于外国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个《百家姓》里所有的字,却几乎成了现在译界的常习。”《修辞学习》1986年第2期:“把只有在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会有的人和事,硬塞到外国人写的作品里去,就会令人感到不伦不类,甚至成为译界趣谈。”
    • 10.
      踣毙释义:⒈亦作“踣弊”。败亡;衰落。《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韦昭 注:“踣,僵也。”唐 柳宗元《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及今閤下以仁义正直,入居相位,宗元 实抚心自庆,以为获其所望。故敢致其辞以声其哀,若又捨而不顾,则知沉埋踣毙无復振矣。”唐 柳宗元《祭从兄文》:“中遭诸武,抑压讎寃,踣弊不振,数逾百年。”⒉倒毙。《清史稿·兵志十二》:“凡牧马毙,则验其皮,踣毙例须赔抵,有一九、一七之罚。”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四四回:“若閲四五年之久,
    • 11.
      隶圉释义:指低贱的身份或地位。《左传·哀公二年》:“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杨伯峻 注:“隶圉,亦奴隶,隶服杂役,圉养马。”《国语·周语下》:“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韦昭 注:“隶,役也。圉,养马者。”汉 王符《潜夫论·论荣》:“处隶圉不足以为耻,抚四海不足以为荣。”

氏姓(shi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氏姓是什么意思 氏姓读音 怎么读 氏姓,拼音是shì xìng,氏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氏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