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á,(1) 绊倒。【例句】:“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2) (蹄)趾。【例句】:“得白骡,蹄跲都白,日行二百里。”
dì zhì,(1) 阻擋,限止。《説文•叀部》。【组词】:“疐,礙不行也。”《廣韻•至韻》:“疐,頓也。”(2) 牽絆;顛仆。也作“躓”。《爾雅•釋言》。【组词】:“疐,仆也。”又“疐,跲也。”(1) 用同“蒂”。瓜果的蒂部。引申為去掉瓜果的蒂。《爾雅•釋木》。【组词】:“棗李曰疐之。” 《集韻•霽韻》:“疐,去本也。”(2) 通“嚏”。打噴嚏。《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厲》。【组词】:“鼻腔壞,刺其鼻不疐。”。《説文•口部》:“嚔,悟解气也。”《玉篇•口部》:“嚔,噴鼻也。”
1. 倾跌。 引申为颠沛困顿。清 钱谦益《文肃王公行状》:“谦益 衰迟白首,惭负师门,追惟二十年餘,登顿跲疐,与党论相终始,痛定思痛,有餘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