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方尺 方尺的意思
fāngchǐ

方尺

简体方尺
繁体
拼音fāng chǐ
注音ㄈㄤ ㄔ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ng,(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组词】:方根。平方。开方。(3) 人的品行端正。【组词】:方正。方直。(4) 一边或一面。【组词】:方向。方面。(5) 地区,地域。【组词】: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组词】: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7) 种,类。【组词】:变幻无方。仪态万方。(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组词】:药方。(9) 违背。【组词】:方命。(10) 正在,正当。【组词】:方今盛世。方兴未艾。(11) 才,刚刚。【组词】:方才。如梦方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组词】:土石方。(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组词】:几方石章。(14) 姓。

chǐ chě,(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组词】: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2) 量长度的器具。【组词】:竹尺。(3) 像尺的东西。【组词】:铁尺。仿尺。戒尺。(4) 形容微少或短小。【组词】:尺布。咫尺天涯。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基本含义

方尺是指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在成语中,方尺比喻严格的标准或规范。

方尺的意思

方尺 [fāng chǐ]

1. 一尺见方。平方尺。

方尺 引证解释

⒈ 一尺见方。

《后汉书·刘陶传》:“虽方尺之钱,何能有救!”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其重寳,则有径寸之珠,方尺之璧。”


方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售释义:⒈卖不出去。《诗·邶风·谷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郑玄 笺:“如卖物之不售。”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唐氏 之弃地,货而不售。”宋 秦观《谢王学士书》:“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操数寸之管,书方尺之纸,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而己独碌碌抱不售之器以自滨於飢寒。”⒉指嫁不出去。汉 刘向《列女传·齐钟离春》:“﹝ 钟离春 ﹞年四十无所容入,衒嫁不售……谓謁者曰:‘妾,齐 之不售女也。’”唐 杜甫《负薪行》:“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唐 李商隐《无题》诗之四:“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
    • 2.
      径寸珠释义:直径一寸的大珠。《韩诗外传》卷十:“若寡人之小国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无寳乎?”《三国志·魏志·苏则传》:“前破 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 献径寸大珠,可復求市益得不?”明 刘基《郁离子·九难》:“其重寳,则有径寸之珠,方尺之璧。”
    • 3.
      方尺释义:⒈一尺见方。 ⒉平方尺。
    • 4.
      皮币释义:⒈毛皮和缯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贵重礼物。《管子·五行》:“出皮币,命行人修春秋之礼於天下诸侯。”《国语·吴语》:“春秋皮币玉帛子女,以宾服焉。”⒉汉 代用白鹿皮制成的货币。《史记·平準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繢,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按,此币发行于 汉武帝 元狩 四年(公元前119年),是一种信用货币。
    • 5.
      细鸟释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鸟。又称候日虫。《洞冥记》:“元封 五年,勒毕国 贡细鸟,以方尺之玉笼盛数百头,形如大蝇,状似鸚鵡,声闻数里之间,如黄鵠之音也。国人常以此鸟候时,亦名曰候日虫。”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汉武 时,毕勒国 献细鸟,以方尺玉为笼,数百头状如蝇,声如鸿鵠。”
    • 6.
      蝉鸟释义:传说中的一种小鸟。《太平广记》卷四六三引 汉 郭宪 《洞冥记·细鸟》:“ 汉 元封 五年, 勒毕国 贡细鸟,以方尺玉笼盛数百头,大如蝇……上得之,放於宫内,旬日之间,不知所止,惜甚,求不復得。明年,此鸟復来集於帷幄之上,或入衣袖,因更名曰蝉鸟。”

方尺(fangc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方尺是什么意思 方尺读音 怎么读 方尺,拼音是fāng chǐ,方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方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