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藏修 藏修的意思
cángxiū

藏修

简体藏修
繁体
拼音cáng xiū
注音ㄘㄤˊ ㄒㄧ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áng zàng,(1) 隐避起来。【组词】: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2) 收存起来。【组词】:收藏。藏品。藏书。储藏。(1) 储放东西的地方。【组词】:藏府。宝藏。(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组词】: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组词】:藏族。(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5) 同“臟”。

xiū,(1) 装饰,使完美。【组词】:修饰。修辞。装修。(2) 整治,恢复完美。【组词】: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组词】:修剪。(4) 兴建,建造。【组词】:修建。修筑。(5) 编纂,撰写。【组词】:修书。修史。修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组词】:修学。修业。修养。(7) 长(cháng ),高。【组词】: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组词】:修行。修女。(9) 姓。

基本含义

指隐藏修养,指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显露自己的修养和才能,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

藏修的意思

藏修 [cáng xiū]

1. 亦作“藏修”。

3. 《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郑玄注:“藏谓怀抱之;修,习也。”后以“藏修”指专心学习。

藏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藏脩”。

《礼记·学记》:“君子之於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
郑玄 注:“藏谓怀抱之;脩,习也。”
后以“藏修”指专心学习。 唐 牟融 《题孙君山亭》诗:“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
明 宋濂 《恒山精舍记》:“恆山精舍者, 盱江 王君 伯昭 藏脩之所也。”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今日特请 微之 过来,撮其要旨,讲论一番,庶丽泽不虚,藏修有待。”


藏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昧真火释义:道教谓元神、元气、元精函藏修炼能生真火,谓之三昧真火。
    • 2.
      尘氛释义:⒈犹言灰尘烟雾。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弃赫奕之朝华,避僨车之险略;吟啸苍崖之间,而万物化为尘氛。”《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是日也,尘氛蔽日,金 人初不测其多寡,遂相拒踰日。”清 魏源《圣武记》卷四:“贼果至,德 令於众曰:‘望其尘氛,虽不过千,然皆亡命必死之贼。’”⒉尘俗的气氛。唐 牟融《题孙君山亭》诗:“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论。”明 唐顺之《寿张通政》诗:“蚤躭玄寂谢尘氛,隐身犹嫌名可闻。”姚莹《论诗绝句》之六:“游仙诗思絶尘氛,服石餐霞气軼羣。”⒊犹言凡俗之貌。《初刻拍案惊奇
    • 3.
      藏修释义:亦作“藏脩”。《礼记·学记》:“君子之於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郑玄 注:“藏谓怀抱之;脩,习也。”后以“藏修”指专心学习。唐 牟融《题孙君山亭》诗:“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明 宋濂《恒山精舍记》:“恆山精舍者,盱江 王君 伯昭 藏脩之所也。”明 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今日特请 微之 过来,撮其要旨,讲论一番,庶丽泽不虚,藏修有待。”
    • 4.
      蟠结释义:⒈盘曲纠结。宋 苏轼《孙莘老寄墨》诗之三:“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明 叶盛《水东日记·衣和庵主》:“雪竇 妙高峯 左 千丈巖 巔有藤一枝,蜿蜒其上,下临不测,乃蟠结成龕,为藏修之所,故号 栖云。”清 刘大櫆《游黄山记》:“而松於罅中直上达顶,露其半可窥,更旁裂一石,乃屈曲蟠结于峰顶之四周。”⒉互相勾结。《明史·吴贞毓传》:“﹝ 马吉翔 ﹞遂与 定国 客蟠结,尽握中外权。”清 戴名世《三山存业序》:“及其成进士,为达官,座主门生,同年故旧,纠合蟠结,相倚为声势,以蠹国家而取富贵。”⒊犹聚集。宋 范成大

藏修(cangx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藏修是什么意思 藏修读音 怎么读 藏修,拼音是cáng xiū,藏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藏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