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谐体 [pái xié tǐ]
1. 旧时诗文中内容诙谐的游戏之作称俳谐体。
俳谐体 引证解释
⒈ 旧时诗文中内容诙谐的游戏之作称俳谐体。又如 唐 杜甫 有《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宋 范成大 有《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等。参见“俳谐文”。
引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绍兴 中,有贵人好为俳谐体诗及笺启。”
俳谐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俳体释义:⒈骈体文。⒉即俳谐体。
- 2.
俳谐体释义:旧时诗文中内容诙谐的游戏之作称俳谐体。
- 3.
孛娄释义:糯米花。宋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捻粉团欒意,熬稃腷膊声”自注:“炒糯穀以卜,俗名孛娄,北人号糯米花。”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六:“糯穀爆花名孛娄。见 吴郡 姑苏 二志,张司直 寅《太仓志》因之。范 志云:亦曰米花。李戒庵《漫笔》有《米花》诗:‘东入 吴 城十万家,家家爆穀卜年华。就锅抛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粧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髩斜。’《姑苏志》云:‘又曰卜流,言卜流年也。’”
- 4.
投琼释义:⒈《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后以“投琼”喻施惠于人。北周 庾信《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投琼实有慰,报李更无蹊。”⒉掷骰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君独不观夫博者乎?或欲大投,或欲分功,此皆君之所明知也”南朝 宋 裴駰 集解:“投,投琼也。”宋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酒壚先叠鼓,灯市蚤投琼。”明 陈继儒《群碎录》:“投琼,即今之掷投子。”⒊指骰子。《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帝復与宗戚饮博於宫中,酒酣,朱全昱 忽以投琼击盆中迸散。”胡三省 注:“此所谓投
- 5.
春茧释义:⒈亦作“春蠒”。春季的蚕茧。宋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桑蚕春茧劝,花蝶夜蛾迎。”宋 陆游《宿武连县驿》诗:“宦情薄似秋蝉翼,乡思多於春茧丝。”⒉用春蚕丝织成的锦袍。唐 皮日休《和鲁望风人》之一:“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⒊食品名。犹今之春卷。宋 吴自牧《梦粱录·荤素从食店》载有“子母春蠒”、“活糖沙馅诸色春蠒”、“莱萃皮春蠒”等名目。参阅 宋 周密《武林旧事·市食》。
- 6.
村田乐释义:宋、元、明 时表现农村生活的一种民间舞蹈。宋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村田簑笠野,街市管弦清”自注:“村田乐。”元 无名氏《朝天子》曲:“耕种锄鉋,无烦无恼,卧东窗日影高,芭棚下饭饱,麦场上醉倒,快活煞村田乐。”明 朱有燉《醉花阴》套曲:“贺贺贺,一齐的舞起村田乐。”
- 7.
笺啓释义:下达上的笺记和书启。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绍兴 中,有贵人好为俳谐体诗及笺启……后生遂有以为工者。”
- 8.
雪英释义:⒈白色的花。 唐 沉传师 《和李德裕观玉蕊花见怀之作》:“雪英飞舞近,烟叶动摇深。” 唐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半山驛墙谁画得,雪英相倚两三枝。” 宋 王安石 《花下》诗:“雪英飞舞近,疑是故人来。”⒉雪花状的花饰。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鳬子描丹笔,鹅毛剪雪英。”自注:“剪鹅毛为雪花,与夜蛾并戴。”⒊名茶名。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茶﹞第一名曰试新,第二名曰贡新,第三名有……雪叶、雪英。” 宋 熊蕃 《宣和北苑贡茶录》:“自白茶、胜雪以次,厥名实繁,今列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