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 [dà xiàng]
1. 《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
2. 大道,常理。
3. 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
5. 动物名。即象。
大象 引证解释
⒈ 《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
引《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唐 孔颖达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
⒉ 大道,常理。
引《老子》:“执大象,天下往。”
河上公 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
⒊ 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
引晋 陆机 《应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
晋 陶潜 《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观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
⒋ 动物名。即象。
引《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六年正月, 永昌 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
国语词典
大象 [dà xiàng]
⒈ 目前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鼻长,无骨,具有嗅觉、喝水、摄食、打斗、抚慰小象的功用。营群居生活。以青草、树叶为食。可供劳役、交通工具。参见「象」条。
⒉ 本指世界一切事物的本原。后指旧时帝王一统天下。
引《文选·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于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
⒊ 《易传》的组成部分。依据一卦的基本观念,扩大说明事物变化和人事现象,称为「大象」。以别于说明各爻的小象。
⒋ 北周宇文衍(静帝)的年号(西元579~580)。
大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悆释义:谓病重不起。帝王病重的讳称。《北史·隋文帝纪》:“﹝ 大象 二年五月﹞乙未,周宣帝 不悆。”《北史·刘昉传》:“及帝不悆,召 昉 及 之仪 俱入内,属以后事。”参见“不豫”。
- 2.
中宫释义:⒈指北极星所在的区域。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称为宫。《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司马贞 索隐引《文耀鉤》:“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后汉书·杨震传》:“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师地动……其日戊辰,三者皆土,位在中宫,此中臣近官盛於持权用事之象也。”《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既以歷於中宫,乃回眸而自东。”苗为 注:“中宫,紫微垣也。”⒉皇后居住之处。因以借指皇后。《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常紿我言从中宫来,即从中宫来,许美人 儿何从生中?”颜师古 注:“中宫,皇后所居。
- 3.
举隅释义:举一端为例。 意在使人由此一端而推知其他。语出《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復也。”唐 杜甫《壮游》诗:“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清 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夫子作《大象》,多於《卦》《爻》之辞之外,别起一义以示学者,使之触类而通,此即举隅之説也。”参见“举一反三”。
- 4.
人心不足蛇吞象释义:比喻人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 5.
使译释义:传译的信使。《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六年春正月,永昌 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倭 人在 带方 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餘国,汉 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三国志·魏志·东夷传》:“魏 世 匈奴 遂衰,更有 乌丸、鲜卑,爰及 东夷,使译时通。”
- 6.
八谷释义:⒈八种谷物。指黍、稷、稻、粱、禾、麻、菽、麦。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动植·八谷》引《本草》注。一说为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见《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苗为注。⒉星名。
- 7.
凝洁释义:⒈庄重高洁。《周书·皇后传·宣帝陈皇后》:“﹝ 大象 ﹞二年二月,改 天左大皇后。册曰:‘咨尔仪范柔闲,操履凝洁,淑问彰於远近,令则冠於宫闈。’”⒉柔滑洁白。清 葆光子《物妖志·狐》:“酈 中有鬻衣之妇曰 张十五娘 者,肌体凝洁。”
- 8.
卡富埃国家公园释义:万平方千米。 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象、狮子、河马、犀牛、狒狒、蚁熊、猎豹等,有鸟类六百多种。风景秀丽,为非洲著名旅游地。
- 9.
品色衣释义:北周 侍卫官的礼服。 《周书·宣帝纪》:“﹝ 大象 二年三月丁亥﹞詔天臺侍衞之官,皆著五色及红紫緑衣,以杂色为缘,名曰品色衣。有大事,与公服间服之。”
- 10.
大象释义:⒈《易》传之一。 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 孔颖达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⒉大道,常理。《老子》:“执大象,天下往。”河上公 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晋 干宝《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⒊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晋 陆机《应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晋 陶潜《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
- 11.
大象棋释义:一种巨大的木制象棋模型。 进行棋赛时,将大象棋盘悬挂于壁,通过移动和悬挂棋子,反映双方走子的情况,供观众观看。常用于表演赛。
- 12.
大象漫步释义:大象漫步(也译成象步游行),是一个空军术语,形容多架军机起飞前以最小的间距首尾相连滑行,以便最短时间起飞最多架军机。
- 13.
奚仲释义:⒈夏 之车正,传说姓 任,黄帝 之后,为车的创造者,春秋 薛 之始祖。见《左传·定公元年》、《山海经·海内经》郭璞 注引《世本》。《墨子·非儒》、《荀子·解蔽》、《吕氏春秋·君守》并谓“奚仲 作车”。⒉星名。《星经·奚仲》:“奚仲四星在天津北,帝王东宫之官也。”《隋书·天文志上》:“天津北四星如衡状,曰奚仲,古车正也。”《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天津横汉以摛光,奚仲临津而泛影。”苗为 注:“奚仲四星在天津北,主军兵。”
- 14.
封兽释义:⒈古指大象。 ⒉泛指大兽。
- 15.
巨象释义:⒈大象。⒉比喻强敌。
- 16.
巴蛇吞象释义: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心极大,不知满足。
- 17.
拽象拖犀释义: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动犀牛。形容勇力过人。
- 18.
攀慕释义:⒈谓对去世帝王的哀悼思慕。 《梁书·简文帝纪》:“大行皇帝奄弃万国,攀慕号躃,厝身靡所。”宋 苏轼《天章阁权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将往宅於灵宫,永怀攀慕;愿少安於祕殿,无尽瞻依。”清 恽敬《太子少师体仁阁大学士戴公墓志铭》:“高宗纯皇帝 宾天……公夙夜攀慕。”参见“攀髯”。⒉泛指哀悼。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以 大象 元年薨於州镇……吏民攀慕,飞走变色。”
- 19.
渡河香象释义:渡:横渡江河。大象过河,脚踏河底。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 20.
盲人摸象释义:传说几个瞎子摸一只大象,摸到腿的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身躯的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条蛇,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大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悆释义:谓病重不起。帝王病重的讳称。《北史·隋文帝纪》:“﹝ 大象 二年五月﹞乙未,周宣帝 不悆。”《北史·刘昉传》:“及帝不悆,召 昉 及 之仪 俱入内,属以后事。”参见“不豫”。
- 2.
中宫释义:⒈指北极星所在的区域。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称为宫。《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司马贞 索隐引《文耀鉤》:“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后汉书·杨震传》:“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师地动……其日戊辰,三者皆土,位在中宫,此中臣近官盛於持权用事之象也。”《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既以歷於中宫,乃回眸而自东。”苗为 注:“中宫,紫微垣也。”⒉皇后居住之处。因以借指皇后。《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常紿我言从中宫来,即从中宫来,许美人 儿何从生中?”颜师古 注:“中宫,皇后所居。
- 3.
举隅释义:举一端为例。 意在使人由此一端而推知其他。语出《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復也。”唐 杜甫《壮游》诗:“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清 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夫子作《大象》,多於《卦》《爻》之辞之外,别起一义以示学者,使之触类而通,此即举隅之説也。”参见“举一反三”。
- 4.
人心不足蛇吞象释义:比喻人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 5.
使译释义:传译的信使。《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六年春正月,永昌 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倭 人在 带方 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餘国,汉 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三国志·魏志·东夷传》:“魏 世 匈奴 遂衰,更有 乌丸、鲜卑,爰及 东夷,使译时通。”
- 6.
八谷释义:⒈八种谷物。指黍、稷、稻、粱、禾、麻、菽、麦。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动植·八谷》引《本草》注。一说为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见《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苗为注。⒉星名。
- 7.
凝洁释义:⒈庄重高洁。《周书·皇后传·宣帝陈皇后》:“﹝ 大象 ﹞二年二月,改 天左大皇后。册曰:‘咨尔仪范柔闲,操履凝洁,淑问彰於远近,令则冠於宫闈。’”⒉柔滑洁白。清 葆光子《物妖志·狐》:“酈 中有鬻衣之妇曰 张十五娘 者,肌体凝洁。”
- 8.
卡富埃国家公园释义:万平方千米。 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象、狮子、河马、犀牛、狒狒、蚁熊、猎豹等,有鸟类六百多种。风景秀丽,为非洲著名旅游地。
- 9.
品色衣释义:北周 侍卫官的礼服。 《周书·宣帝纪》:“﹝ 大象 二年三月丁亥﹞詔天臺侍衞之官,皆著五色及红紫緑衣,以杂色为缘,名曰品色衣。有大事,与公服间服之。”
- 10.
大象释义:⒈《易》传之一。 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 孔颖达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⒉大道,常理。《老子》:“执大象,天下往。”河上公 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晋 干宝《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⒊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晋 陆机《应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晋 陶潜《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
- 11.
大象棋释义:一种巨大的木制象棋模型。 进行棋赛时,将大象棋盘悬挂于壁,通过移动和悬挂棋子,反映双方走子的情况,供观众观看。常用于表演赛。
- 12.
大象漫步释义:大象漫步(也译成象步游行),是一个空军术语,形容多架军机起飞前以最小的间距首尾相连滑行,以便最短时间起飞最多架军机。
- 13.
奚仲释义:⒈夏 之车正,传说姓 任,黄帝 之后,为车的创造者,春秋 薛 之始祖。见《左传·定公元年》、《山海经·海内经》郭璞 注引《世本》。《墨子·非儒》、《荀子·解蔽》、《吕氏春秋·君守》并谓“奚仲 作车”。⒉星名。《星经·奚仲》:“奚仲四星在天津北,帝王东宫之官也。”《隋书·天文志上》:“天津北四星如衡状,曰奚仲,古车正也。”《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天津横汉以摛光,奚仲临津而泛影。”苗为 注:“奚仲四星在天津北,主军兵。”
- 14.
封兽释义:⒈古指大象。 ⒉泛指大兽。
- 15.
巨象释义:⒈大象。⒉比喻强敌。
- 16.
巴蛇吞象释义: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心极大,不知满足。
- 17.
拽象拖犀释义: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动犀牛。形容勇力过人。
- 18.
攀慕释义:⒈谓对去世帝王的哀悼思慕。 《梁书·简文帝纪》:“大行皇帝奄弃万国,攀慕号躃,厝身靡所。”宋 苏轼《天章阁权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将往宅於灵宫,永怀攀慕;愿少安於祕殿,无尽瞻依。”清 恽敬《太子少师体仁阁大学士戴公墓志铭》:“高宗纯皇帝 宾天……公夙夜攀慕。”参见“攀髯”。⒉泛指哀悼。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以 大象 元年薨於州镇……吏民攀慕,飞走变色。”
- 19.
渡河香象释义:渡:横渡江河。大象过河,脚踏河底。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 20.
盲人摸象释义:传说几个瞎子摸一只大象,摸到腿的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身躯的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条蛇,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固执一点,乱加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