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平价 平价的意思
píngjià

平价

简体平价
繁体平價
拼音píng jià
注音ㄆ一ㄥˊ ㄐ一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jià jie jiè,(1) 〈方〉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组词】:不价。(2) 副词性词尾。【组词】:震天价响。

基本含义

指价格公平合理,不高不低。

平价的意思

平价 [píng jià]

1. 平抑的价格。

平价白布。

[par; parity;]

平价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平贾”。平抑的价格。

《管子·轻重丁》:“请以五穀菽粟布帛文采者,皆勿敢左右,国且有大事,请以平贾取之。”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所冀平价之上,利得三钱二钱。”
清 梅曾亮 《馆陶知县张君墓表》:“糶仓穀,平价振口粮,士民皆欢洽。”
巴金 《寒夜》十一:“今日理箱子,找出一段平价白布来。”

⒉ 降低上涨的物价,使之平稳。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直百钱》:“无官市,则直百钱亦不能行,但要紧在平价,则民不扰,而从之如水矣。”

⒊ 指一国本位货币规定的含金量。亦指两个金本位(或银本位)国家间本位货币法定含金量(或含银量)的比值。


国语词典

平价 [píng jià]

⒈ 不高不低的普通价格。

如:「像我们这样靠薪水过日子的公务员,购买东西时,当然要求平价啰!」

⒉ 使上涨的物价平稳。

如:「最近物价节节上涨,政府将拟订一套平价措施,以免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⒊ 国际间通货价值的兑换比率,或是两国间的本位货币单位与含纯金量的比值。如以黄金表示的平价,便称为「金平价」,以美元表示,便称为「美元平价」。


平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价释义:谓将应缴纳的粮米、军马以现银平价折算,而缴纳官库。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马之入价也,漕之改折也,虽一时之便,而非立法之初意也。太僕之马价,原为江南有不宜马之地而入价,於北地市之也。漕粮之改折,亦为一时凶荒之极,米价腾涌而入价,以俟丰年之补糴也。”
    • 2.
      利率平价释义:利率平价(英语:Interest rate parity)也称作利息率平价,指所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外汇市场所达到的均衡条件。
    • 3.
      和价释义:谓官定的平价。
    • 4.
      和售释义:平价交易。 《新唐书·吴凑传》:“京师苦宫市彊估取物,而有司附媚中官,率阿从无敢争。凑 见便殿,因言……宜料中官高年谨信者为宫市令,平贾和售,以息众讙。”
    • 5.
      固定汇率释义:指一国的货币汇价,应根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只能在平价上下一定的幅度内波动。当汇率涨跌到上限或下限时,中央银 行有义务进行维持。如果一种货币宣布贬值或升值时,就重新订出平价。由于美元危机深化,以美元为 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崩溃,自1973年以来,各国都先后放弃固定汇率,改用浮动汇率。
    • 6.
      大笪地释义:粤语中有“一大块空地”、“开阔、简陋、专卖平价货品的地方”意思。
    • 7.
      市易法释义:宋 王安石 新法之一。宋神宗 熙宁 五年(公元1072年)颁布实施,于 汴京 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市易法于 元丰 八年(1085年)后陆续废除。
    • 8.
      常平盐释义:唐 盐铁使 刘晏 仿常平仓制,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当商绝盐贵时,用平价出售,以稳定盐价,称为“常平盐”。 后代亦有仿行。
    • 9.
      平价释义:⒈旧指平定上涨的物价。⒉平定了的货物价格:平价米。⒊也叫法定汇率。指两种货币之间按各自含纯金的数量规定的兑换比率。如1971年12月美元贬值前,它的含金量为888671克,英镑含金量为13281克,英镑对美元的平价便为13281÷888671=4,即1英镑合4美元。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也叫金平价。⒋指国家正式规定的价格。与“议价”相对:计划供应的粮食,仍按平价出售。
    • 10.
      平籴释义:旧时指官府在丰收时用平价买进谷物,以待荒年卖出。
    • 11.
      平贾释义:见“平价”。
    • 12.
      挹损释义:⒈减少;缩小。《管子·轻重乙》:“国贫而用不足,请以平价取之,子皆案囷窌而不能挹损焉。”《汉书·谷永杜邺传赞》:“及 钦 欲挹损 凤 权,而 鄴 附会 音商。永陈三七之戒,斯为忠焉。”⒉贬抑。《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明史·宦官传二·冯保》:“保 属 居正 草帝罪己手詔,令颁示阁臣。词过挹损,帝年已十八,览之内惭。”⒊谦逊。汉 蔡邕《和熹邓后谥》:“允恭挹损,密勿在勤。”《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文帝 纳后于 鄴”裴松之 注引 三国
    • 13.
      散粜释义:谓米价暴涨时,政府出售平价米。明 丘濬《治国平天下之要·制国用·市籴之令》:“岁凶而民不足,则重穀,因其重之之时,官为散糶,则重者轻。”
    • 14.
      浮动汇率释义:一国货币同他 国货币之间不规定平价,任其在外汇市场上根据供求关系自由浮动。一般说来,中央银行没有维持的义 务,但实际上,在汇率波动过剧时,仍通过买进或卖出加以维持。参见〔固定汇率〕
    • 15.
      溢价释义:高于面值或原定的价格;高于平价的价格:溢价发行。 溢价成交。
    • 16.
      议价释义:指市场上根据货物多寡临时议定的价格。与“平价”相对:计划外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可以议价出售。
    • 17.
      长沙抢米风潮释义:1910年春湖南滨湖各县水灾歉收,米价上涨,饥民涌入长沙,各家米店纷纷被抢。 湖南巡抚下令镇压,民众被枪杀二十余人。数万民众愤怒捣毁巡抚衙门、银行、教堂等。外国军舰配合镇压,民众伤亡惨重。清政府后以罢免巡抚,出售平价米,平息了风潮。
    • 18.
      闭籴释义:禁止籴米。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晋 饥,秦 输之粟;秦 饥,晋 闭之糴。”《二刻拍案惊奇》卷一:“米价踊贵,各处禁糶闭糴,官府严示平价,越发米不入境了。”
    • 19.
      闹粜释义:谓饥民强迫粮主平价粜粮。 《彭德怀自述》一:“当年大旱,饥馑严重,地主富商囤积居奇,饥民自发闹粜,吃排饭,我也参加了。”编辑组注:“旧社会灾荒之年,官府、地主、商人常囤积粮食,抬高市价。饥民被迫起来斗争,强迫他们平价粜粮,叫闹粜。”

平价(ping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平价是什么意思 平价读音 怎么读 平价,拼音是píng jià,平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平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