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德 [nǚ dé]
1. 犹妇德。旧指妇女应具备的品德。女色。尼姑。
女德 引证解释
⒈ 犹妇德。旧指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妇怨无终。”
《国语·晋语八》:“昼选男德以象穀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南朝 齐 王融 《永嘉长公主墓志铭》:“肃穆妇容,静恭女德。”
⒉ 女色。
引《史记·晋世家》:“重耳 爱 齐 女,毋去心…… 齐 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汉书·杜周传》:“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於高年。”
颜师古 注:“女德不厌,言好色之甚也。”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盘于游田,耽于女德,三代之亡恒必由此。”
⒊ 尼姑。
引《宋史·徽宗纪四》:“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国语词典
女德 [nǚ dé]
⒈ 女子的德性。
引《国语·晋语八》:「故食谷者,昼选男德以象谷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南朝齐·王融〈永嘉长公主墓志铭〉:「肃穆妇容,静恭女德。」
⒉ 女色。
引《汉书·卷六〇·杜周传》:「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于高年。」
《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齐王芳纪》:「耽淫内宠,沉漫女德,日延倡优,纵其丑谑。」
⒊ 尼姑。
引《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纪四》:「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女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失欲释义:淫佚贪欲。谓放荡于声色游乐。《汉书·杜钦传》:“﹝礼﹞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於高年。《书》云‘或四三年’,言失欲之生害也。”颜师古 注:“《周书·亡逸篇》曰:‘惟湛乐之从,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谓逸欲过度则损寿也。‘失’读曰‘佚’。‘佚’与‘逸’同。”
- 2.
女德释义:⒈犹妇德。旧指妇女应具备的品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妇怨无终。”《国语·晋语八》:“昼选男德以象穀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南朝 齐 王融《永嘉长公主墓志铭》:“肃穆妇容,静恭女德。”⒉女色。《史记·晋世家》:“重耳 爱 齐 女,毋去心…… 齐 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汉书·杜周传》:“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於高年。”颜师古 注:“女德不厌,言好色之甚也。”《晋书·石季龙载记上》:“盘于游田,耽于女德,
- 3.
女德班释义:2014年9月21日,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这16个字,被形容为学堂倡导的“女德”四项基本原则。目前这类女德班正在全国遍地开花:从北京、山东、河北一直绵延到陕西、广东和海南。1。
- 4.
师氏释义:⒈周代官名。掌辅导王室,教育贵族子弟以及朝仪得失之事。⒉指学官或教师。⒊女师。指抚育古代贵族女子并教授其女德者。
- 5.
无极释义:⒈无穷尽;无边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女怨无终。”汉 枚乘《七发》:“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唐 元稹《奉和窦容州》:“自叹风波去无极,不知何日又相逢?”王西彦《乡下朋友》:“广大无极的田园景色,简直叫人无暇接收。”⒉中国 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老子》:“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归於无极。”宋 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老残游记》第
- 6.
柔规释义:犹阃范。 旧时指女德。
- 7.
男色释义:⒈谓男子以美色受宠。《汉书·佞幸传赞》:“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⒉指出卖色相的男子。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夫男色,天犹妬之,况妇人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姦杀本相寻,其中妬更深,若非男色败,何以警邪淫?”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三:“淫荡喜男色,有相交数十年不絶者。”参见“男宠”。
- 8.
衣冠优孟释义:楚 相 孙叔敖 死,优孟 着 孙叔敖 衣冠,摹仿其神态动作,楚庄王 及左右不能辨,以为 孙叔敖 复生。事见《史记·滑稽列传》。后因称登场演戏为“衣冠優孟”。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衣冠優孟,最易動人,而淫戲靡靡,有聲有色,能使女德之貞静者轉入邪淫,則其弊不可勝言。”参见“優孟衣冠”。
- 9.
郝钟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汝南 少无婚,自求 郝普 女。 司空以其痴,会无婚处,任其意,便许之。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 东海,遂为 王氏 母仪…… 王司徒 妇,钟氏 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