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 [hán rú]
1. 贫寒的读书人。
寒儒 引证解释
⒈ 贫寒的读书人。
引宋 欧阳修 《读书》诗:“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
《三侠五义》第二三回:“他虽是饱学名士,却是一个寒儒,家道艰难,止於餬口。”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颐渊画松》诗之一:“论定盖棺离乱日,寒儒终不变初衷。”
寒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休退释义:官吏辞职赋闲。唐 赵璘《因话录·羽》:“张曇 为 汾阳王 从事,家尝有怪。召术者问之,言以大祸将至,惟休退则免。”宋 司马光《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臣以寒儒荷陛下大恩,位至将相,是以冒重祸而不疑不悔。年垂七十,逼于休退。”《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汉 代诸陵,尽在于此,吾徒幸无案牘之劳,且有休退之日,登高能赋,此其时乎?”
- 2.
景运释义:好时运。 《周书·独孤信传》:“今景运初开,椒闈肃建。”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景祐 元年所赐诗末句曰:‘寒儒逢景运,报国合如何?’”李大钊《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在此一大横的联合中,各个性都得自由,都是平等,就是大同的景运。”
- 3.
牛表释义:元 曲中称农村少年子弟。元 赵显宏《满庭芳·耕》曲:“赛社处王留宰猪,劝农田牛表牵驴。”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则这寒儒,则索村居,教伴哥读书,牛表描硃,为甚么怕去 长安 应举。”
- 4.
秦庭朗镜释义:传说 秦始皇 有镜,能照见人肠胃五脏等。 见《西京杂记》卷三。后因以“秦庭朗鏡”比喻明于审案的官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負屈寒儒,得遇 秦 庭朗鏡;行凶詭計,難逃 蕭相 明條。”
- 5.
钟鼎释义:⒈钟和鼎。 《吕氏春秋·节丧》:“夫玩好货寳,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不可胜数。”明 王鏊《震泽长语·杂论》:“近世 山东、河南 粥钟鼎尊匜,穷极巧丽,皆墓中物也。”⒉喻富贵荣华。宋 黄庭坚《次韵答王眘中》:“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迺弟 诚轩《炙背诗》曰:‘……钟鼎形骸外,溪山梦寐餘。’”廖仲恺《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史 家里的进士、翰林、举人都有。实生在钟鼎之家。”参见“钟鸣鼎食”。⒊指钟鼎文。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一:“鼻上有八篆文,中有‘鲁国’二字可识之,奇古如钟
- 6.
黄虀白饭释义:指粗恶的饭食。 明 陈汝元《金莲记·焚券》:“風雨蕭條,衡門暫留,黄虀白飯度春秋。”亦作“黄虀淡飯”。《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房德 日常不過黄虀淡飯,尚且自不全,間或覓得些酒肉,也不能勾趁心醉飽。”《白雪遗音·八角鼓·雪映竹窗》:“嘆寒儒,紅爐缺炭冷難當,無奈何,拆了竹籬煎茶湯,黄虀淡飯且充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