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西藏 西藏的意思
zàng

西藏

简体西藏
繁体
拼音xī zàng
注音ㄒㄧ ㄗ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西

xī,(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组词】: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组词】:西学。西画。西餐。西医。(3) 姓。

cáng zàng,(1) 隐避起来。【组词】: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2) 收存起来。【组词】:收藏。藏品。藏书。储藏。(1) 储放东西的地方。【组词】:藏府。宝藏。(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组词】: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组词】:藏族。(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5) 同“臟”。

基本含义

比喻将某事物或某人藏匿起来,不让外人知道。

西藏的意思

西藏 [xī zàng]

1. 全称“西藏自治区” ,中国西南部的民族自治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89万,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区内有大小湖泊千余个,雅鲁藏布江水力资源丰富,雅鲁藏布江谷地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以畜牧为主,牦牛为主要畜种,交通以公路为主,是中国的经济落后地区。

[Xizang; Tibet;]


西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脉七轮释义:在西藏密宗里关于气脉的理论,与医学观点不同。
    • 2.
      东女释义:我国少数民族古国名。在今 四川、青海 和 西藏 部分地区。
    • 3.
      东科尔释义:藏语。 意犹僚属。指民主改革以前原 西藏 地方政府及 班禅 系统所属的俗官。
    • 4.
      中英烟台条约释义: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 5.
      乌拉释义:⒈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为官府或农奴主所服的劳役,主要是耕种和运输,还有种种杂役、杂差。⒉服这些劳役的人。‖也作乌喇。⒊东北地区冬天穿的鞋,用皮革制成,里面垫乌拉草。也作靰鞡。
    • 6.
      乌斯藏释义:元 明 时对 西藏 的称呼。
    • 7.
      乾隆释义:⒈清高宗的年号。⒉(1711—1799)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后平定了新疆准噶尔部等叛乱,稳定西藏政局,对西南少数民族继续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管理。对西方殖民势力加以限制,编纂书籍多种,尤以《四库全书》为最。但又屡兴文字狱,多次出游,浪费无度。在位后期,官僚贪污成风,起义蜂起,清王朝自此由盛转衰。
    • 8.
      仔琫释义:清 代 西藏 地方官名。管理财政,掌铸钱。参阅《卫藏通志·番目》。
    • 9.
      代本释义:藏语译名。旧译“戴琫”、“戴绷”或“代奔”。原 西藏 地方政府军职名,为四品官。清 政府于 乾隆 五十七年规定藏军限设三千名,代本六名,每一代本统兵五百名,沿为定制。例由贵族出身的俗官任职。1913年后,西藏 地方政府大量扩军,代本人数也随之增加。
    • 10.
      佛牌释义:泰国独有的一种佛教护身符,和中国西藏的擦擦佛同属于一类,只是体积更小。
    • 11.
      元麦释义:即青稞。 大麦的一种。主要产在 西藏、青海 等地,可做糌粑,又可酿酒。亦指这种植物的子实。
    • 12.
      克黎可足释义:西藏名Khri-gtsuglde-brtsan。
    • 13.
      八思巴释义:(1235—1280)藏传佛教萨斯迦派首领。本名罗追坚赞,号八思巴(圣者),元代乌思藏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人。1264年领总制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和吐蕃地区军政事务。1268年为忽必烈(元世祖)创造八思巴体蒙古新字,对蒙族文化的发展和加强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及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 14.
      关外释义:⒈泛指重要关口以外地区。 ⒉秦、汉、唐等定都在陕西,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⒊即“关东”⒋旧称四川省康 定县以西为关外。康定县是通往西藏的重要关口。
    • 15.
      冈仁波齐峰释义:冈底斯山脉主峰。在西藏西部。海拔6656米。峰顶终年冰雪覆盖。佛教圣地,视为圣山。其东南的玛旁雍错,则被佛教徒视为圣湖。
    • 16.
      冰川运动释义:指冰川的移动。运动速度极为缓慢,一般为每年前进几十米至一二百米。中国西藏东南冰川运动速度较快,每年可达300米左右。大陆冰川边缘伸出的巨大冰舌,断裂后进入海洋成为飘移的冰山。
    • 17.
      初法明道释义:佛学术语,西藏语 chos-snan%-bah!I-sgo chos-snan%-bah!I-tshul-dan%-po。
    • 18.
      办事大臣释义:官名。清代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设有办事大臣,掌理当地军政及宗教事务。
    • 19.
      十万歌颂释义:西藏诗圣密勒日巴的诗歌集。
    • 20.
      卫藏释义:地区名。旧时 西藏 的别称。

西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脉七轮释义:在西藏密宗里关于气脉的理论,与医学观点不同。
    • 2.
      东女释义:我国少数民族古国名。在今 四川、青海 和 西藏 部分地区。
    • 3.
      东科尔释义:藏语。 意犹僚属。指民主改革以前原 西藏 地方政府及 班禅 系统所属的俗官。
    • 4.
      中英烟台条约释义: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 5.
      乌拉释义:⒈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为官府或农奴主所服的劳役,主要是耕种和运输,还有种种杂役、杂差。⒉服这些劳役的人。‖也作乌喇。⒊东北地区冬天穿的鞋,用皮革制成,里面垫乌拉草。也作靰鞡。
    • 6.
      乌斯藏释义:元 明 时对 西藏 的称呼。
    • 7.
      乾隆释义:⒈清高宗的年号。⒉(1711—1799)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后平定了新疆准噶尔部等叛乱,稳定西藏政局,对西南少数民族继续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管理。对西方殖民势力加以限制,编纂书籍多种,尤以《四库全书》为最。但又屡兴文字狱,多次出游,浪费无度。在位后期,官僚贪污成风,起义蜂起,清王朝自此由盛转衰。
    • 8.
      仔琫释义:清 代 西藏 地方官名。管理财政,掌铸钱。参阅《卫藏通志·番目》。
    • 9.
      代本释义:藏语译名。旧译“戴琫”、“戴绷”或“代奔”。原 西藏 地方政府军职名,为四品官。清 政府于 乾隆 五十七年规定藏军限设三千名,代本六名,每一代本统兵五百名,沿为定制。例由贵族出身的俗官任职。1913年后,西藏 地方政府大量扩军,代本人数也随之增加。
    • 10.
      佛牌释义:泰国独有的一种佛教护身符,和中国西藏的擦擦佛同属于一类,只是体积更小。
    • 11.
      元麦释义:即青稞。 大麦的一种。主要产在 西藏、青海 等地,可做糌粑,又可酿酒。亦指这种植物的子实。
    • 12.
      克黎可足释义:西藏名Khri-gtsuglde-brtsan。
    • 13.
      八思巴释义:(1235—1280)藏传佛教萨斯迦派首领。本名罗追坚赞,号八思巴(圣者),元代乌思藏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人。1264年领总制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和吐蕃地区军政事务。1268年为忽必烈(元世祖)创造八思巴体蒙古新字,对蒙族文化的发展和加强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及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 14.
      关外释义:⒈泛指重要关口以外地区。 ⒉秦、汉、唐等定都在陕西,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⒊即“关东”⒋旧称四川省康 定县以西为关外。康定县是通往西藏的重要关口。
    • 15.
      冈仁波齐峰释义:冈底斯山脉主峰。在西藏西部。海拔6656米。峰顶终年冰雪覆盖。佛教圣地,视为圣山。其东南的玛旁雍错,则被佛教徒视为圣湖。
    • 16.
      冰川运动释义:指冰川的移动。运动速度极为缓慢,一般为每年前进几十米至一二百米。中国西藏东南冰川运动速度较快,每年可达300米左右。大陆冰川边缘伸出的巨大冰舌,断裂后进入海洋成为飘移的冰山。
    • 17.
      初法明道释义:佛学术语,西藏语 chos-snan%-bah!I-sgo chos-snan%-bah!I-tshul-dan%-po。
    • 18.
      办事大臣释义:官名。清代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设有办事大臣,掌理当地军政及宗教事务。
    • 19.
      十万歌颂释义:西藏诗圣密勒日巴的诗歌集。
    • 20.
      卫藏释义:地区名。旧时 西藏 的别称。

西藏造句

1.听到一声大喊,孩子们吓得东躲西藏,四面散去。

2.孔繁森把自己的一片丹心献给了西藏人民。

3.他因赌博欠债而东躲西藏

4.解放军兵不血刃,和平解放西藏

5.毕业后,他响应党的号召,到西藏安家落户了。

6.孔繁森的事迹,在西藏是有口皆碑的。

7.青藏公路修成以后,内地与西藏的交通就畅通无阻了。

8.那个女孩眉飞色舞地谈论着在西藏的经历。

9.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奔赴西藏,支援边疆建设。

10.一朵朵小蓝花、小红花和小黄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在绿叶间东躲西藏

11.西藏高原,我们看到了许多奇特的景象。

12.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贱的肉体,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爱把最珍贵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13.西藏人民世代生活在高原上,过着以畜牧为主的生活。

14.西藏人民跨越了几个世纪,从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5.哥哥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到西藏工作。

16.我不要去云南,不要去浙江,我这次只想去西藏

17.我们响应支边的号召,赴西藏工作。

18.在各国的圣火传递途中,众多中华儿女坚决地捍卫了我国政府对西藏的政策。

19.哥哥大学毕业后,恳切要求到西藏工作。

20.西藏工作,最初几天,身体很不适应。

西藏(xic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西藏是什么意思 西藏读音 怎么读 西藏,拼音是xī zàng,西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西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