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苍黄 苍黄的意思
cānghuáng

苍黄

简体苍黄
繁体蒼黃
拼音cāng huáng
注音ㄘㄤ ㄏㄨ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āng,(1) 青色(包括蓝和绿)。【组词】:苍翠。苍松。苍天。苍穹(苍天)。苍龙。(2) 灰白色。【组词】:苍白。苍苍(➊灰白;➋苍茫)。苍老。苍劲(苍老挺拔,多指树木形态或书画笔力)。(3) 姓。

huáng,(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组词】: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2) 特指中国黄河。【组词】:黄灾。治黄。黄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例句】: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组词】:事情黄了。(5) 姓。

基本含义

形容颜色苍白、黯淡,也用来形容人衰老、消瘦。

苍黄的意思

苍黄 [cāng huáng]

1. 灰黄色。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鲁迅《故乡》
病人面色苍黄。

[ be greenish yellow; ]

2.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后来用“苍黄”比喻事物的变化。

[ black or yellow; ]

3. 匆促慌张。

神色苍黄。

[ in a flurry; in panic; ]

苍黄 引证解释

⒈ 青色和黄色。

元 许谦 《冯公岭》诗:“寒松荒草间苍黄,照眼峥嶸三十里。”

⒉ 黄而发青;暗黄色。

《素问·五常政大论》:“其色苍黄。”
王冰 注:“色黄之物外兼苍也。”
唐 元稹 《酬李六醉后》诗:“健羡觥飞酒,苍黄日映篱。”
丁玲 《奔》:“夹在这里奔着的,还有那些苍黄的不像人样的女人们。”

⒊ 引申为苍凉。

唐 于逖 《野外作》诗:“穷郊日萧索,生意已苍黄。”
清 倪瑞璿 《过凌城庙谒古戴二公忠义冢》诗:“老树枝交天,苍黄覆古庙。”

⒋ 以“苍黄”比喻事物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终始参差,苍黄翻覆。”
唐 张说 《王氏神道碑》:“苍黄反覆,哀哉命也!”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⒌ 匆促;慌张。

唐 温庭筠 《湖阴曲》:“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
《金史·完颜奴申传》:“俄闻军败 衞州,苍黄走 归德。”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隐》:“李白 于 天宝 十四年冬初确曾回过 梁园,遇 安禄山 之乱而苍黄南奔。”

⒍ 指天地。

清 王吉武 《重修六贤祠成展祭作》诗:“乾坤有倾折,凭谁奠苍黄。”


国语词典

苍黄 [cāng huáng]

⒈ 黄绿色。

《黄帝内经素问·卷二〇·五常政大论》:「其味酸甘,其色苍黄。」

⒉ 匆促忙乱的样子。

《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艺传中·郑虔传》:「上书告虔私撰国史,虔苍黄焚之。」


苍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淮释义:⒈宋 熙宁 后分 淮南路 为东、西二路,简称 淮东、淮西,后合称其地为“两淮”。 《宋史·地理志一》:“高宗 苍黄渡 江,驻蹕 吴会,中原、陕右 尽入於 金,东画长 淮,西割 商 秦 之半,以 散关 为界。其所存者 两浙 两淮 …… 广西 十五路而已。”《元史·世祖纪十二》:“﹝ 至元 二十五年正月﹞己酉,詔 中兴、西凉 无得沮坏河渠,两淮 两浙 无得沮坏岁课。”元 吴莱《风雨渡扬子江》诗:“三楚 畸民类鱼鱉,两淮 大将犹熊虎。”⒉指今 江苏省 长江 以北 淮河 南北的大部地区。明 王鏊《震泽长语·食货》
    • 2.
      仓皇释义:匆忙而慌张:仓皇失措。 神色仓皇。也作仓黄、仓惶、苍黄。
    • 3.
      击柝释义: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易·繫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唐 杜甫《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復乌啼。”《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 宋 沉括《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蜀 民尚怀击柝之惴。”明 高启《中秋翫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市头的电灯发出苍黄的冷光,击柝的声音三下,电车早已停了。”
    • 4.
      吠雪释义:岭 南少雪,狗见之而吠。喻少见多怪。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前六七年,僕来南,二年冬,幸大雪,踰 岭 被 南越 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宋 杨万里《荔枝歌》:“粤 犬吠雪非差事,粤 人语冰夏虫似。”宋 陆游《秋夜读书有感》诗:“南犬固应多吠雪,夏虫那得解知冰。”
    • 5.
      森索释义:绵延离散貌。 唐 温庭筠《湖阴曲》:“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顾嗣立 补注:“《晋书·天文志》:‘永昌 元年七月甲午,有流星大如瓮,长百餘丈,青赤色,从西方来,尾分为百餘岐,或散。’”
    • 6.
      槁项黄馘释义:槁: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 7.
      牧圉释义:⒈牛马。借指播迁中的君王车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杜预 注:“牛曰牧,马曰圉。”《旧唐书·杜让能传》:“沙陀 逼京师,僖宗 苍黄出幸。是夜 让能 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 让能 谢曰:‘臣家世歷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扞牧圉,臣之幸也。’”明 张煌言《北征录》:“众以 李将军 无兵,恐虏骑突至,则无以捍牧圉,留余保障。”⒉指养牛马的人。《左传·襄公十四年》:“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暱。”《
    • 8.
      电炬释义:电灯。柯灵《踯躅》:“年红灯织成的云彩从紫色烟霭中透出,电炬苍黄如寒星。”碧野《闪光的浪花》:“使激流变成平湖,使电炬照耀千里。”
    • 9.
      苍黄释义:⒈黄而发青;灰暗的黄色:病人面色苍黄。时近深秋,竹林变得苍黄了。⒉苍指青色,黄指黄色,素丝染色,可以染成青的,也可以染成黄的(语本《墨子·所染》)。比喻事物的变化。⒊同“仓皇”。
    • 10.
      苍黄反复释义: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 11.
      苍黄翻覆释义: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 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12.
      踣鹿释义:⒈《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踣之。 ”后以“踣鹿”比喻得到旁人帮助。⒉指援助他人。王闿运《哀江南赋》:“临 湘 苍黄,危巢不覆。桓桓总兵,功齐踣鹿。”
    • 13.
      遐睎释义:远望。唐 韩愈 《南山诗》:“苍黄忘遐睎,所瞩纔左右。”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奇虑恣迴转,遐睎纵逢迎。”
    • 14.
      风驰雨骤释义:形容像风雨一样迅捷猛烈。 《旧五代史·梁书·谢彦章传》:“每敦阵整旅,左旋右抽,虽风驰雨骤,亦无以喻其迅捷也,故当时骑士咸乐为用。”明 黄周星《楚州酒人歌》:“帝顾 巫阳 笑扶酒人去,风驰雨骤苍黄謫置 楚州 城。”《宦海》第十二回:“任大老爷 亲自骑着快马,带着八十名亲兵小队,风驰雨骤的在后赶来。”

苍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淮释义:⒈宋 熙宁 后分 淮南路 为东、西二路,简称 淮东、淮西,后合称其地为“两淮”。 《宋史·地理志一》:“高宗 苍黄渡 江,驻蹕 吴会,中原、陕右 尽入於 金,东画长 淮,西割 商 秦 之半,以 散关 为界。其所存者 两浙 两淮 …… 广西 十五路而已。”《元史·世祖纪十二》:“﹝ 至元 二十五年正月﹞己酉,詔 中兴、西凉 无得沮坏河渠,两淮 两浙 无得沮坏岁课。”元 吴莱《风雨渡扬子江》诗:“三楚 畸民类鱼鱉,两淮 大将犹熊虎。”⒉指今 江苏省 长江 以北 淮河 南北的大部地区。明 王鏊《震泽长语·食货》
    • 2.
      仓皇释义:匆忙而慌张:仓皇失措。 神色仓皇。也作仓黄、仓惶、苍黄。
    • 3.
      击柝释义: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易·繫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唐 杜甫《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復乌啼。”《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 宋 沉括《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蜀 民尚怀击柝之惴。”明 高启《中秋翫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市头的电灯发出苍黄的冷光,击柝的声音三下,电车早已停了。”
    • 4.
      吠雪释义:岭 南少雪,狗见之而吠。喻少见多怪。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前六七年,僕来南,二年冬,幸大雪,踰 岭 被 南越 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宋 杨万里《荔枝歌》:“粤 犬吠雪非差事,粤 人语冰夏虫似。”宋 陆游《秋夜读书有感》诗:“南犬固应多吠雪,夏虫那得解知冰。”
    • 5.
      森索释义:绵延离散貌。 唐 温庭筠《湖阴曲》:“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顾嗣立 补注:“《晋书·天文志》:‘永昌 元年七月甲午,有流星大如瓮,长百餘丈,青赤色,从西方来,尾分为百餘岐,或散。’”
    • 6.
      槁项黄馘释义:槁: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 7.
      牧圉释义:⒈牛马。借指播迁中的君王车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杜预 注:“牛曰牧,马曰圉。”《旧唐书·杜让能传》:“沙陀 逼京师,僖宗 苍黄出幸。是夜 让能 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 让能 谢曰:‘臣家世歷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扞牧圉,臣之幸也。’”明 张煌言《北征录》:“众以 李将军 无兵,恐虏骑突至,则无以捍牧圉,留余保障。”⒉指养牛马的人。《左传·襄公十四年》:“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暱。”《
    • 8.
      电炬释义:电灯。柯灵《踯躅》:“年红灯织成的云彩从紫色烟霭中透出,电炬苍黄如寒星。”碧野《闪光的浪花》:“使激流变成平湖,使电炬照耀千里。”
    • 9.
      苍黄释义:⒈黄而发青;灰暗的黄色:病人面色苍黄。时近深秋,竹林变得苍黄了。⒉苍指青色,黄指黄色,素丝染色,可以染成青的,也可以染成黄的(语本《墨子·所染》)。比喻事物的变化。⒊同“仓皇”。
    • 10.
      苍黄反复释义: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 11.
      苍黄翻覆释义: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 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12.
      踣鹿释义:⒈《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踣之。 ”后以“踣鹿”比喻得到旁人帮助。⒉指援助他人。王闿运《哀江南赋》:“临 湘 苍黄,危巢不覆。桓桓总兵,功齐踣鹿。”
    • 13.
      遐睎释义:远望。唐 韩愈 《南山诗》:“苍黄忘遐睎,所瞩纔左右。”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奇虑恣迴转,遐睎纵逢迎。”
    • 14.
      风驰雨骤释义:形容像风雨一样迅捷猛烈。 《旧五代史·梁书·谢彦章传》:“每敦阵整旅,左旋右抽,虽风驰雨骤,亦无以喻其迅捷也,故当时骑士咸乐为用。”明 黄周星《楚州酒人歌》:“帝顾 巫阳 笑扶酒人去,风驰雨骤苍黄謫置 楚州 城。”《宦海》第十二回:“任大老爷 亲自骑着快马,带着八十名亲兵小队,风驰雨骤的在后赶来。”

苍黄造句

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2.迎春花是春的使者,也叫报春花。它既不像玫瑰那样红艳,也不像万寿菊那么苍黄。它那小巧玲珑的模样,惹人喜爱。

3.苍黄的天底下,远处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4.病中的妈妈脸色苍黄,十分难看。

5.苍黄的天空下,一个骨瘦如柴的农夫正在守望着来年的丰收。

6.秋天,在一场紧张的收割之后,转眼间一切都褪了颜色,一望无垠的土地苍黄地裸露着。

苍黄(canghu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苍黄是什么意思 苍黄读音 怎么读 苍黄,拼音是cāng huáng,苍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苍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