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相 [jūn xiāng]
1. 国君的上傧。
3. 国君与国相。
君相 引证解释
⒈ 国君的上傧。
引《周礼·秋官·司仪》:“每门止一相。及庙,唯君相入。”
郑玄 注:“惟君相入,客臣也;相不入矣。”
⒉ 国君与国相。
引《国语·晋语九》:“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
韦昭 注:“君, 康子 ;相, 段规。”
君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盟释义:古指诸侯或国君相互会面并结盟。
- 2.
利施释义:⒈谓施展势力。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君相 秦 ,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 三川 ,以实 宜阳 。” 张守节 正义:“施,犹展也。”⒉谓布施财物。 唐 张籍 《游襄阳山寺》诗:“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
- 3.
尧禅释义:相传 帝尧 年老,让位于 舜。 后以“尧禪”指称盛世政治清明,明君相继。南朝 陈 徐陵《让右仆射初表》:“昔 李广 遗恨,不值 汉 初;宁戚 自悲,不逢 尧 禪。”清 顾炎武《述古》诗:“空有济世心,生不逢 尧 禪。”
- 4.
恶限释义:犹厄运。宋 洪迈《夷坚甲志·倪辉方技》:“辉 曰:‘与君相见无日矣,明年吾入恶限。’”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水浒传》第六一回:“吴用 道:‘员外贵造,一向都行好运,独今年时犯岁君,正交恶限。’”
- 5.
烧器释义:⒈指锅釜之类烧煮东西的器具。晋 张华《博物志》卷二:“俚子弓长数尺,箭长尺餘,以燋铜为鏑,涂毒药於鏑锋,中人即死……燋铜者,故烧器。其长老唯别燋铜声,以物杵之,徐听其声,得燋毒者,便凿取以为箭鏑。”《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 兰成 ﹞距 君相 营五十里,见其抄者负担向营,兰成 亦与其徒负担蔬米、烧器,诈为抄者,择空而行听察,得其号及主将姓名。”胡三省 注:“烧器,锅釜之属。”⒉用火烧热器皿。
- 6.
猖披释义:⒈衣不系带,散乱不整貌。谓狂妄偏邪。《楚辞·离骚》:“何 桀 紂 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王逸 注:“猖披,衣不带之貌。”姜亮夫 校注:“猖披当为偏邪狂妄。”游国恩 纂义:“猖披本当作裮被,《广雅·释训》:裮被,不带也……裮被二字以比肆行不谨。”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讥 桀 紂 之猖披,伤 羿(后羿)浇(过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周振甫 注:“猖披,狂妄偏邪。”章炳麟《代议然否论》:“美国 之法,代议士在乡里,有私罪不得举告,其尊与帝国之君相似。猥鄙则如此,猖披则如彼。”⒉引申为放荡不
- 7.
相属释义:⒈相接连;相继。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卿 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宋 叶适《总干黄公行状》:“丧还,赴于涂、哭于郊、弔于家者,相属也。”廖仲恺《迈陂塘·题北郭秧针图》词:“锋芒如许禁磨折,风雨晦明相属。”⒉相关;相类。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人生在世,望於后身,似不相属。”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僧 一行 之言曰:‘星之与土,以精气相属,而不係於方隅。’”清 夏燮《中西纪事·外洋助剿》:“内忧外患,其事不相属,而其害实相因。”⒊互相劝酒;向人敬酒。唐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
- 8.
草玄释义:指 汉 扬雄 作《太玄》。《汉书·扬雄传下》:“哀帝 时,丁、傅、董贤 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后因以“草玄”谓淡于势利,潜心著述。唐 杜甫《酬高使君相赠》诗:“草《玄》吾岂敢,赋或似 相如。”宋 辛弃疾《定风波》词:“孤负寻常 山简 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清 沉炯《书怀》诗:“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类猴。”
- 9.
蜂虿释义:⒈亦作“蠭蠆”。蜂和虿。都是有毒刺的螫虫。《国语·晋语九》:“蜹蚁蜂蠆,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侍御史谓之掐毒,言如蜂蠆去其芒刺也。”清 唐甄《潜书·全学》:“士或遇蠭蠆而色变,触棘刺而失声。”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三:“小小的讥刺可以惨于蜂虿,小小的慰借可以暖于春阳。”⒉比喻恶人或敌人。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檄移》:“摧压鲸鯢,抵落蜂蠆。”唐 杜甫《遣愤》诗:“蜂蠆终怀毒,雷霆可振威。”唐 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一战而蜂蠆尽歼,不时而梟獍就戮。”⒊比喻
- 10.
责实释义:求实;符合实际。 《史记·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宋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右臣伏以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法,在於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吏皂隶,未尝无人,而况於学校贡举乎!”《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八年》:“今舍其大而举其细,岂责实之议乎!”
- 11.
资敬释义:语出《孝经·士》:“资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谓用尊敬父亲的态度尊敬君王。《宋书·武帝纪上》:“公命世英纵,藏器待时,因心资敬,誓雪国耻,慨愤陵夷,诚发宵寐。”《文选·王俭<褚渊碑文>》:“义在资敬,情同布衣。” 吕延济 注:“义在用谨敬之心与君相亲。” 唐玄宗 《<孝经>序》:“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
- 12.
跷踦释义:高低不平。 梨园戏《入窑》:“桥又险,坑又深,木桥蹺踦,全望我君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