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藏 [xù cáng]
1. 储存。
英[store;]
蓄藏 引证解释
⒈ 积蓄储藏。
引《荀子·荣辱》:“於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
宋 苏辙 《次韵柳见答》:“烹煎厓蜜真牵强,慙愧山峰久蓄藏。”
明 唐顺之 《施推官墓志铭》:“又善谈,对客呫呫不休,意所蓄藏,如噎物,必吐之乃已。”
蓄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呫呫释义:⒈轻声小语貌。《子华子·神气》:“今世之人,其平居把握,附耳呫呫,相为然约。”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芳云 向妹呫呫耳语,遂掩口而笑。”⒉多言貌;絮语貌。唐 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贪常嗜琐者,犹呫呫然动其喙。”宋 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之二:“变态不可穷,诗者徒呫呫。”明 唐顺之《施推官墓志铭》:“﹝公﹞善谈,对客呫呫不休,意所蓄藏如噎物,必吐之乃已。”清 孙枝蔚《庐山道中作用王介甫望九华山韵》:“归见 汪仲子,称述羞呫呫。”⒊诵读貌。清 戴名世《<困学集>自序》:“余
- 2.
宛藏释义:积聚,蓄藏。
- 3.
山委释义:谓堆积如山。 《新唐书·永王璘传》:“时 江 淮 租赋鉅亿万,在所山委。”《宋史·食货志下一》:“元祐 元年,右司諫 苏辙 论 河 北保甲之害,因言:元丰 及内库财物山委,皆先帝多方蓄藏,以备缓急。”元丰,库名。
- 4.
蓄家释义:蓄藏财货颇多之家。
- 5.
蓄怒释义:蓄藏愤怒。清 恽敬《三代因革论六》:“严束之,则积怨蓄怒於一役而不安。”清 叶廷琯《吹网录·陈夫人年谱》:“后行聘时,柳姬 欲 瞿 回礼与正室 陈夫人 同。而 瞿 仅等之 孺飴 之生母,柳 因蓄怒。”
- 6.
蓄艾释义:《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本指蓄藏多年之艾以治久病,后以“蓄艾”比喻应长期积蓄以备急用。清 侯方域《代司徒公屯田奏议》:“狃因循,则疑更弦之为扰;猎捷效,则厌蓄艾之为迟。”
- 7.
赢藏释义:蓄藏的馀财。
- 8.
邦储释义:国库,国家的蓄藏。
- 9.
韬含释义:怀藏;蓄藏。 谓饱学。
- 10.
马蓼释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初夏开花成穗,略带红色。又称大蓼。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马蓼》:“凡物大者,皆以马名之,俗呼大蓼是也。高四五尺,有大小二种。”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菽》:“凡蓄藏緑豆种子,或用地灰、石灰,或用马蓼,或用黄土拌收,则四、五月间不愁空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