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门 [yíng mén]
1. 军营之门。
3. 借指营门的守卫者。
营门 引证解释
⒈ 军营之门。
引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灞水 楼船渡,营门 细柳 开。”
《说岳全传》第二六回:“营门外有一 吉青 将军要见。”
⒉ 借指营门的守卫者。
引《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已乘 王丰 小马先到矣,而营门不觉。”
营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和释义:⒈兵营左右门。 ⒉借指守卫营门的军士。⒊友好的两方。
- 2.
乐营释义:旧时官妓的坊署。 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二:“二君皆以长年,精求释道,乐营子女,厚给衣粮,任其外住。若有饮宴,方一召来。柳际花间,任为娱乐。”唐 罗虬《比红儿诗》之五:“乐营门外柳如荫,中有佳人画阁深。若使五陵公子见,买时应不啻千金。”清 吴伟业《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碧玉班中怕点留,乐营门外 卢 家泣。”
- 3.
亚夫营释义:汉 将 周亚夫 驻军 细柳(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 渭河 北),防御 匈奴,营中戒备森严。文帝 亲来劳军亦不得入,及至以天子名义下诏令,始开营门。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因以“亚夫 营”称戒备森严的军营。唐 杜甫《春远》诗:“故乡归不得,地入 亚夫 营。”清 孔尚任《桃花扇·誓师》:“不怕烟尘四面生,江头尚有 亚夫 营。”
- 4.
子推释义:春秋 时 晋国 人,姓 介。 也称 介之推、介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 赏从亡者。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杜预 注:“介推,文公 微臣。之,语助。”《庄子·盗跖》:“介子推 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 文公,文公 后背之,子推 怒而去,抱木而燔死。”成玄英 疏:“晋文公,重耳 也,遭 驪姬 之难,出奔他国,在路困乏,推 割股肉以飴之。公后还三日,封於后者,遂忘 子推。子推 作《龙蛇之歌》,书其营门,怒而逃。公后慙谢,追 子推 於 介山。子推 隐避,公因放火烧山,庶其走出。火至,子推 遂抱树而焚死焉
- 5.
旗门释义:古代军队临时驻地树立旗帜表示的营门。
- 6.
柢枑释义:古代官衙或军营门前阻拦人马通行的木架。
- 7.
横门释义:⒈栅栏门;营门。 亦特指守门军吏。⒉方言。旧时江南一带对媵妾之称。⒊喻非正当途径。门,门路。⒋汉代长安城北西头的第一门,是通向西域的大道。
- 8.
沟门释义:沟门,汉语词语,意思是营门
- 9.
满引释义:斟满饮尽。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蠙 知之,挈酒一壶,谓 鐸 曰:‘公将登庸矣,吾恐不可及也!愿先事少接左右。’鐸 妻疑置酖,使婢言之。蠙 惊曰:‘吾岂酖者!’即命大白,满引而去。”明 屠隆《綵毫记·预识汾阳》:“斟佳醖且深杯满引,醉倚营门,高歌击剑动星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七年》:“酒数行,至堂中路石桥少憩,帝捧觴,太上、寿皇 皆釂饮,帝亦满引。”
- 10.
营门释义:⒈军营之门。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 灞水 楼船渡,营门 细柳 开。”《说岳全传》第二六回:“营门外有一 吉青 将军要见。”⒉借指营门的守卫者。《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已乘 王丰 小马先到矣,而营门不觉。”
- 11.
门旗释义:⒈亦作“门旂”。⒉军阵、军营门前的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