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步 [xíng bù]
1. 走动。
例行步如常。——清·方苞《狱中杂记》
英[walk about;]
行步 引证解释
⒈ 行走。
引《礼记·经解》:“燕处,则听《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及 侯景 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阿翁嬾惰久,觉儿行步奔。”
《水浒传》第四四回:“今见兄长行步非常,因此唤一声看,不想果是仁兄,正是天幸,无心得遇。”
郭沫若 《怀董维键》:“维键 同志的神经系统是受了侵犯的,大约是由于感觉神经的麻痹吧,行步不十分自由。”
行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驱释义: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易·比》:“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孔颖达 疏:“褚氏 诸儒皆以为三面著人驱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於后,皆有驱之。”一说,田猎一年以三次为度。陆德明 释文引 马融 云:“三驱者,一曰乾豆,二曰宾客,三曰君庖。”《汉书·五行志上》:“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车有和鸞之节,田猎有三驱之制。”此谓田猎以三驱为度,见 颜师古 注。唐 吴兢《贞观政要·君道》:“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戈直 注:“三驱者,围合其
- 2.
企矩释义:谓行步合矩。比喻行事符合法度。
- 3.
伎伎释义:行步舒展貌。
- 4.
何郎释义:⒈三国 魏 驸马 何晏 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 何郎”。 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松之 注引《魏略》。唐 宋璟《梅花赋》:“儼如傅粉,是谓 何郎。”唐 许浑《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诗:“犹恐 何郎 热,冰生白玉盘。”⒉借作驸马的美称。唐 刘禹锡《题于家公主旧宅》诗:“何郎 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⒊指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何逊 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唐 李商隐《漫成》诗之三:“雾夕
- 5.
作动释义:⒈举止动作。 《列子·说符》:“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作动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⒉指孕妇产前发生的胎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我看女人肚子痛得那么利害,或者是作动要生小孩子,也未可知。”
- 6.
俛偻释义:低头曲背。 《汉书·蔡义传》:“义 为丞相时年八十餘,短小无须眉,貌似老嫗,行步俛僂,常两吏扶夹乃能行。”颜师古 注:“俛即俯字也,僂,曲背也。”
- 7.
博徒论释义:博徒见农夫戴笠持耨,以芸蓼荼,面色骊黑,手足骈胝,肤如桑朴,足如熊蹄,蒲望陇亩,汗出调泥,乃谓曰:“子触热耕芸,背上生盐,胫如烧椽,皮如领革,锥不能穿,行步狼跋,蹄戾胫酸。谓子草木,支体屈伸;谓子禽兽,形容似人,何受命之薄,禀性不纯?”。
- 8.
坐死释义:⒈谓坐罪被处死。 汉 王充《论衡·实知》:“沟有流澌,泽有枯骨,髮首陋亡,肌肉腐絶,使人询之,能知其农商、老少、若所犯而坐死乎?”唐 元稹《唐故越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文铭》:“以酒禁坐死者,每岁不知数。”《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辛未,文静 及 文起 坐死,籍没其家。”⒉徒然而死。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及 侯景 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 9.
天步释义:⒈天之行步。 指时运、国运等。《诗·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朱熹 集传:“步,行也。天步,犹言时运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阳消阴息,故天步屯蹇;否剥成象,岂足多讥?”唐 李邕《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天步未亨,人事将殆。”宋 司马光《言郭昭选札子》:“国初草创,天步尚艰。”清 陈梦雷《抒哀赋》:“嗟天步之踖躩兮,长蛇洊其肆虐。”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征题敬赋》诗:“迍邅天步遘阳九,朱明 痛失皇纲纽。”⒉谓天体星象的运转。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匝日域以迴騖,穷天步
- 10.
宛蜒释义:同“宛延”。《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驾应龙象舆之蠖略委丽兮,驂赤螭青虬之蚴蟉宛蜒。”颜师古 注:“蠖略、委丽、蚴蟉、宛蜒,皆其行步进止之貌也。”
- 11.
局蜷释义:艰于行步,举步维艰。
- 12.
循步释义:行步;漫步。
- 13.
打滑澾释义:同“打滑”。《崇明县志·方言》:“打滑澾,行步欲倾跌也。
- 14.
扶挟释义:亦作“扶夹”。夹持;护持。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见前园横索生树桐,乐府吹巧也;见后房锻者扶挟鼓小震者,宫女鼓乐也。”《汉书·蔡义传》:“义 为丞相时年八十餘……行步俛僂,常两吏扶夹乃能行。”《后汉书·祭祀志上》“后有圣人,正失误,刻石记”刘昭 注引 汉 应劭《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两从者扶挟。”
- 15.
推步释义:⒈推算天象历法。古人谓日月转运于天,犹如人之行步,可推算而知。⒉犹推命。
- 16.
敝撤释义:行步困难貌。 敝,通“蹩”。
- 17.
方领矩步释义: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 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18.
欹危释义:⒈倾斜危险貌;倾斜欲坠貌。 宋 陆游《永秋》诗:“小彴欹危度,邻园曲折通。”清 吴伟业《归云洞》诗:“万载长欹危,撑拄良亦苦。”⒉歪斜不平貌。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之二:“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宋 欧阳修《和丁宝臣游甘泉寺》:“欹危一径穿林樾,盘石苍苔留客歇。”⒊危难。唐 元稹《答胡灵之》诗:“潦倒沉泥滓,欹危践矫衡。”宋 苏辙《和子瞻新居欲成》:“过此欹危空比梦,年来瘴毒冷如冰。”清 郑燮《淮安舟中寄舍弟墨》:“囊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至于缺阨欹危之处,亦往往得人之力。”
- 19.
步历释义:⒈推算岁时节候。《左传·文公元年》“归餘於终事则不悖”唐 孔颖达 疏:“日月转运於天,犹如人之行步,故推历谓之步历。”⒉指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及长,明 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
- 20.
治步释义:谓修整仪态,行步中规矩。 《资治通鉴·汉冲帝永嘉元年》:“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治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胡三省 注:“治步,言修治容仪,行步中规矩也。”按,《后汉书·李固传》作“冶步”,谓举止妖冶。参见“冶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