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身心 身心的意思
shēnxīn

身心

简体身心
繁体
拼音shēn xīn
注音ㄕㄣ ㄒㄧ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xīn,(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组词】:心包。心律。心衰。心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组词】:心腹。中心。(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组词】: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基本含义

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身心的意思

身心 [shēn xīn]

1. 肉体和精神。

身心健康。

[ body and mind; ]

2. 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 mind; ]

3. 指人的品德修养。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刘开《问说》

[ integrity; moral character; ]

身心 引证解释

⒈ 身体和精神。

唐 翁洮 《夏》诗:“身心已在喧闐处,惟羡 沧浪 把钓翁。”
元 张养浩 《水仙子》曲:“山隐隐烟霞润,水潺潺金玉音,因此上留住身心。”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我热爱劳动,锻炼身心。”

⒉ 心思;精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难覩 鶯鶯 面,更有甚身心,书幃里做功课!”
《金瓶梅词话》第八回:“只觉得神思不安,身心恍惚。”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 周大勇 ﹞身心沉浸在一种庄严的向往中。”


国语词典

身心 [shēn xīn]

⒈ 肉体与精神。

《董西厢·卷一》:「费尽身心,终是难逢忔戏种。」


身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觉分释义:佛教修行的七种内容,属于“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即择法觉分(以智慧判别真伪),精进觉分(努力修持),喜觉分(行善而生喜悦),轻安觉分(断除沉重烦恼而身心安适),念觉分(忆念佛法而不忘失),定觉分(心注一境而不散乱),捨觉分(捨弃一切分别而住于平等)。
    • 2.
      不大对头释义: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身心、机能]失调的迹象。
    • 3.
      乐天随缘释义:乐天指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随缘,宗教术语。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也指顺应机缘;顺其自然。乐天随缘的意思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顺其自然。
    • 4.
      习察释义:谓学习省察。语本《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朱熹 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
    • 5.
      五藴释义:梵语意译。佛教语。指色、受、想、行、识五者假合而成的身心。色为物质现象,其余四者为心理现象。佛教不承认灵魂实体,以为身心虽由五蕴假合而不无烦恼、轮迴。又名“五阴”、“五众”。
    • 6.
      令合释义:⒈贤惠的妻子。 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东坡 再謫 惠州 日,一老举人年六十九,为邻。其妻三十岁诞子,为具邀公,公欣然而往。酒酣乞诗,公戏一联云:‘令閤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希年。’”⒉用以敬称对方的妻妾。宋 惠洪《冷斋夜话·刘野夫免德庄火灾》:“刘野夫 上元夕以书约 德庄 曰:‘今夜欲与君语,令閤必尽室出观灯,当清浄身心相候。’德庄 雅敬其为人,危坐三皷矣,家人辈未还,野夫 亦竟不至。俄火自门而烧,德庄 窘,持誥牒犯烈焰而出。顷刻,数百舍为瓦砾之场。明日,野夫 来弔,且欣曰:‘令閤已不出是吾忧,幸出
    • 7.
      令閤释义:⒈贤惠的妻子。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东坡 再謫 惠州 日,一老举人年六十九,为邻。其妻三十岁诞子,为具邀公,公欣然而往。酒酣乞诗,公戏一联云:‘令閤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希年。’”⒉用以敬称对方的妻妾。宋 惠洪《冷斋夜话·刘野夫免德庄火灾》:“刘野夫 上元夕以书约 德庄 曰:‘今夜欲与君语,令閤必尽室出观灯,当清浄身心相候。’德庄 雅敬其为人,危坐三皷矣,家人辈未还,野夫 亦竟不至。俄火自门而烧,德庄 窘,持誥牒犯烈焰而出。顷刻,数百舍为瓦砾之场。明日,野夫 来弔,且欣曰:‘令閤已不出是吾忧,幸出可
    • 8.
      以身相许释义:通常指女子将全部的情感身心奉献给心爱的男子。 如:她与男友两心相契,志同道合,因而决定以身相许,共结良缘。
    • 9.
      伐性释义:危害身心。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唐 杨炯《晦日药园诗序》:“玉帛子女,为伐性之源。”宋 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坐朝不闻諮謨,便殿无所顾问,女宠害之。内则伐性伤和,外则蠹国败政。”参见“伐性之斧”。
    • 10.
      伐性之斧释义:伐:砍伐;性:性命,生机。 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 11.
      依仁游艺释义:旧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以“仁”为依据,用六艺之教陶冶身心。 泛指从事道德修养和技艺的锻炼。
    • 12.
      依皈释义:皈依。佛教谓身心归向佛门。
    • 13.
      修真炼性释义:修真:使心灵纯洁;炼性:磨炼本性。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 14.
      修罗场释义:古 印度 神话中的恶神修罗与天神战斗的场所。 通常用以形容惨酷的场合。邹韬奋《抗战以来》附录:“在 兰州、西安、洛阳、綦江、曲江 等地,则竟有所谓‘集中营’和‘劳动营’,成为伤害青年身心的修罗场。”
    • 15.
      修身养性释义: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 16.
      倦鸟思归释义:原意是疲倦的鸟儿想着归回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身心俱疲的人厌倦了漂泊的生活打算回家的意思。
    • 17.
      健全释义:⒈强健而没有缺陷:身心健全。头脑健全。⒉(事物)完善,没有欠缺:设施健全。⒊使完备:健全基层组织。健全生产责任制度。
    • 18.
      僞蔽释义:谓偏蔽而不正。清 姚莹《从祖惜抱先生行状》:“世之孤生,徒抱俗儒讲説,举 汉、唐 以来传註,屏弃不观,斯固可厌;陋而矫之者,乃专以考订、训詁、制度为实学,于身心性命之説,则斥为空疏无据;其文章之士,又喜逞才气,放蔑礼法,以讲学为迂拙:是皆不免於伪蔽。”
    • 19.
      儿童福利事业释义: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而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如:建立儿童公园、儿童娱乐中心、儿童剧场、儿童医院及保健中心、儿童图书馆以及儿童福利院等。
    • 20.
      入定释义: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身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觉分释义:佛教修行的七种内容,属于“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即择法觉分(以智慧判别真伪),精进觉分(努力修持),喜觉分(行善而生喜悦),轻安觉分(断除沉重烦恼而身心安适),念觉分(忆念佛法而不忘失),定觉分(心注一境而不散乱),捨觉分(捨弃一切分别而住于平等)。
    • 2.
      不大对头释义: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身心、机能]失调的迹象。
    • 3.
      乐天随缘释义:乐天指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随缘,宗教术语。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也指顺应机缘;顺其自然。乐天随缘的意思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顺其自然。
    • 4.
      习察释义:谓学习省察。语本《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朱熹 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
    • 5.
      五藴释义:梵语意译。佛教语。指色、受、想、行、识五者假合而成的身心。色为物质现象,其余四者为心理现象。佛教不承认灵魂实体,以为身心虽由五蕴假合而不无烦恼、轮迴。又名“五阴”、“五众”。
    • 6.
      令合释义:⒈贤惠的妻子。 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东坡 再謫 惠州 日,一老举人年六十九,为邻。其妻三十岁诞子,为具邀公,公欣然而往。酒酣乞诗,公戏一联云:‘令閤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希年。’”⒉用以敬称对方的妻妾。宋 惠洪《冷斋夜话·刘野夫免德庄火灾》:“刘野夫 上元夕以书约 德庄 曰:‘今夜欲与君语,令閤必尽室出观灯,当清浄身心相候。’德庄 雅敬其为人,危坐三皷矣,家人辈未还,野夫 亦竟不至。俄火自门而烧,德庄 窘,持誥牒犯烈焰而出。顷刻,数百舍为瓦砾之场。明日,野夫 来弔,且欣曰:‘令閤已不出是吾忧,幸出
    • 7.
      令閤释义:⒈贤惠的妻子。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东坡 再謫 惠州 日,一老举人年六十九,为邻。其妻三十岁诞子,为具邀公,公欣然而往。酒酣乞诗,公戏一联云:‘令閤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希年。’”⒉用以敬称对方的妻妾。宋 惠洪《冷斋夜话·刘野夫免德庄火灾》:“刘野夫 上元夕以书约 德庄 曰:‘今夜欲与君语,令閤必尽室出观灯,当清浄身心相候。’德庄 雅敬其为人,危坐三皷矣,家人辈未还,野夫 亦竟不至。俄火自门而烧,德庄 窘,持誥牒犯烈焰而出。顷刻,数百舍为瓦砾之场。明日,野夫 来弔,且欣曰:‘令閤已不出是吾忧,幸出可
    • 8.
      以身相许释义:通常指女子将全部的情感身心奉献给心爱的男子。 如:她与男友两心相契,志同道合,因而决定以身相许,共结良缘。
    • 9.
      伐性释义:危害身心。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唐 杨炯《晦日药园诗序》:“玉帛子女,为伐性之源。”宋 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坐朝不闻諮謨,便殿无所顾问,女宠害之。内则伐性伤和,外则蠹国败政。”参见“伐性之斧”。
    • 10.
      伐性之斧释义:伐:砍伐;性:性命,生机。 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 11.
      依仁游艺释义:旧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以“仁”为依据,用六艺之教陶冶身心。 泛指从事道德修养和技艺的锻炼。
    • 12.
      依皈释义:皈依。佛教谓身心归向佛门。
    • 13.
      修真炼性释义:修真:使心灵纯洁;炼性:磨炼本性。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 14.
      修罗场释义:古 印度 神话中的恶神修罗与天神战斗的场所。 通常用以形容惨酷的场合。邹韬奋《抗战以来》附录:“在 兰州、西安、洛阳、綦江、曲江 等地,则竟有所谓‘集中营’和‘劳动营’,成为伤害青年身心的修罗场。”
    • 15.
      修身养性释义: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 16.
      倦鸟思归释义:原意是疲倦的鸟儿想着归回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身心俱疲的人厌倦了漂泊的生活打算回家的意思。
    • 17.
      健全释义:⒈强健而没有缺陷:身心健全。头脑健全。⒉(事物)完善,没有欠缺:设施健全。⒊使完备:健全基层组织。健全生产责任制度。
    • 18.
      僞蔽释义:谓偏蔽而不正。清 姚莹《从祖惜抱先生行状》:“世之孤生,徒抱俗儒讲説,举 汉、唐 以来传註,屏弃不观,斯固可厌;陋而矫之者,乃专以考订、训詁、制度为实学,于身心性命之説,则斥为空疏无据;其文章之士,又喜逞才气,放蔑礼法,以讲学为迂拙:是皆不免於伪蔽。”
    • 19.
      儿童福利事业释义: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而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如:建立儿童公园、儿童娱乐中心、儿童剧场、儿童医院及保健中心、儿童图书馆以及儿童福利院等。
    • 20.
      入定释义: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身心造句

1.应该向领导讲清自己的顾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工作。

2.退休回家后,我是清闲自在,每天只是读书看报,锻炼身体,如今身心都健康了许多。

3.爸爸妈妈为了我们,累的身心交病。

4.这些伤风败俗的非法出版物,对青少年身心的毒害是不容忽视的。

5.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地教育儿童,才能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6.即使他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而已经瘦骨嶙峋,但他小小的身心却依旧心甘情愿的为这个快要破碎的家付出。

7.我开始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身心俱疲的老外,百无聊赖,我需要继续前行来改变自己眼前的风景。

8.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

9.精舍的暮鼓晨钟,能洗涤我的身心

10.经常锻炼身体有益身心健康。

11.这类书籍严重麻醉和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2.过量的烟酒严重地损伤着他的身心健康。

13.爸爸妈妈为了我们,都身心交病。

14.为了避免毒品对青少年身心所造成的损害,我们应该防微杜渐,事先做好预防的教导与宣传工作。

15.学习雷锋的精神,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提高自我的身心素质。

16.母爱是一座高山,蕴藏着万物,哺育我们成长,强壮我们的身心

17.学校是一盆炭火,温暖着我的身心

18.校园是一盆炭火,温暖着我的身心

19.疲乏中的身心依然紧张,有如失眠的人,愈困倦而神经愈敏锐。

20.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

身心(shenx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身心是什么意思 身心读音 怎么读 身心,拼音是shēn xīn,身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身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