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迫于 迫于的意思

迫于

简体迫于
繁体迫於
拼音pò yú
注音ㄆㄛˋ ㄩ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ò pǎi,(1) 用强力压制,硬逼。【组词】:逼迫。迫害。压迫。强迫。胁迫。迫降(jiàng )。迫降(xiáng )。迫不得已。(2) 接近。【组词】:迫近。迫冬。(3) 急促。【组词】:急迫。迫切。迫不及待。(4) 狭窄。【组词】:地势局迫。(1) 〔迫击炮〕一种火炮。

yú,(1) 介词(➊在,如“生于北京”;➋到,如“荣誉归于老师”;➌对,如“勤于学习”;➍向,如“出于自愿”;➎给,如“问道于盲”;➏自,从,如“取之于民”;➐表比较,如“重于泰山”;➑表被动,如“限于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3) 姓。

基本含义

迫于表示在某种压力或逼迫下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迫于的意思

迫于 [pò yú]

1. 受到某种压力或限制。

迫于贫困,不得不住在别人家里。

[constrain;]


迫于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自愿释义:自己愿意:自觉自愿。自愿参加。出于自愿。

迫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俄国农奴制改革释义: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 2.
      六月起义释义:法国1848年革命期间巴黎工人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 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于工人压力,开办“国家工厂”,收容失业工人。但另一方面又暗中积聚力量,阴谋打击工人阶级。6月22日,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厂,失业工人走投无路。次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并提出建立“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26日,起义失败。马克思称这次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 3.
      典田释义:亦称“典地”。典当田地。承典人交付典价后,在典当期间,即获得该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并可转典。旧时自耕农民迫于生活需要,又想保持土地回赎权,常采用典田方式。但到期往往无力回赎,变成绝卖。
    • 4.
      势成骑虎释义: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 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 5.
      合久必婚释义:在一起时间长了,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也就凑合地结婚了。
    • 6.
      嗷嗷待食释义: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 7.
      实偪处此释义:本意为迫于形势而占有此地。 后用以表示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如此。
    • 8.
      形服释义:谓迫于形势而屈服。
    • 9.
      第一次世界大战释义:1914—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一方是以德、奥匈、意为首 的同盟国集团,一方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欧洲为主要战场。参战国有33个。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5亿以上。结果同盟国集团战败,德国被迫于1918年11月11日投 降。
    • 10.
      英联邦释义:指英国本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包括保护国和托管地)以及其他类型的联邦成员国的松散联合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统治者迫于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高涨,逐步采用“英联邦”代替“英帝国”的旧名称。
    • 11.
      转头释义:⒈回头;扭头。⒉落枕以后转头很困难。⒊折转;掉头。⒋这儿路面太窄,面的都无法转头。⒌转念;反悔。⒍迫于无奈,只好转头。⒎正在生长的植物器官由于生长顶点不同侧面的生长速度不同而在位置上或多或少的有节奏的变化。
    • 12.
      迫不得已释义: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
    • 13.
      逼疾释义:迫于身体有病。
    • 14.
      马牛释义:⒈马和牛。⒉牛马。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

迫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俄国农奴制改革释义: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 2.
      六月起义释义:法国1848年革命期间巴黎工人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 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于工人压力,开办“国家工厂”,收容失业工人。但另一方面又暗中积聚力量,阴谋打击工人阶级。6月22日,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厂,失业工人走投无路。次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并提出建立“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26日,起义失败。马克思称这次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 3.
      典田释义:亦称“典地”。典当田地。承典人交付典价后,在典当期间,即获得该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并可转典。旧时自耕农民迫于生活需要,又想保持土地回赎权,常采用典田方式。但到期往往无力回赎,变成绝卖。
    • 4.
      势成骑虎释义: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 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 5.
      合久必婚释义:在一起时间长了,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也就凑合地结婚了。
    • 6.
      嗷嗷待食释义: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 7.
      实偪处此释义:本意为迫于形势而占有此地。 后用以表示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如此。
    • 8.
      形服释义:谓迫于形势而屈服。
    • 9.
      第一次世界大战释义:1914—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一方是以德、奥匈、意为首 的同盟国集团,一方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欧洲为主要战场。参战国有33个。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5亿以上。结果同盟国集团战败,德国被迫于1918年11月11日投 降。
    • 10.
      英联邦释义:指英国本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包括保护国和托管地)以及其他类型的联邦成员国的松散联合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统治者迫于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高涨,逐步采用“英联邦”代替“英帝国”的旧名称。
    • 11.
      转头释义:⒈回头;扭头。⒉落枕以后转头很困难。⒊折转;掉头。⒋这儿路面太窄,面的都无法转头。⒌转念;反悔。⒍迫于无奈,只好转头。⒎正在生长的植物器官由于生长顶点不同侧面的生长速度不同而在位置上或多或少的有节奏的变化。
    • 12.
      迫不得已释义: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
    • 13.
      逼疾释义:迫于身体有病。
    • 14.
      马牛释义:⒈马和牛。⒉牛马。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

迫于造句

1.他俩迫于社会压力,只好私订混世魔王。

2.迫于无奈,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说了几句捧场话。

3.人有迫于饥寒之患,为衣食之谋,造次颠沛,未尝忘也。

4.赵师傅不当苦力已有十多年了,迫于生计艰难,现在只能重作冯妇。

5.只有到了迫于生计无法避开的时候,才会不得已而为之。

6.迫于无奈,他把全部资金投在这宗买卖上,破釜沉舟,成功失败,尽在此一举。

7.事情既已迫于眉捷,唯有快刀斩乱麻,才能解决问题。

8.迫于高额的债务,他不得不将大量商品进行抛售。

9.以前农村的女娃头上长虱子,家长迫于无奈给剃个光头,再给包个花头巾去上学,这是个公开的秘密。

10.迫于无奈,他把全部资金投在这宗买卖上,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成功失败,尽在此一举。

迫于(po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迫于是什么意思 迫于读音 怎么读 迫于,拼音是pò yú,迫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迫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