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藩台 藩台的意思
fāntái

藩台

简体藩台
繁体藩臺
拼音fān tái
注音ㄈㄢ ㄊ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n,(1) 篱笆。【组词】:藩篱。(2) 屏障,保卫。【例句】: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3)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组词】: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tái tāi,(1) 高平的建筑物。【组词】:亭台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组词】:井台。窗台。灯台。(3) 量词。【组词】:一台戏。(4) 台湾省的简称。【组词】:台胞。台币。(5) 姓。(6) 桌子、案子。【组词】:写字台。(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组词】:台鉴。台甫。(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基本含义

藩台是指边陲地区的城堡或要塞,也可比喻边疆地区的官员。

藩台的意思

藩台 [fān tái]

1. 明清时布政使的俗称。

藩台 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时布政使的俗称。

清 蒋士铨 《第三碑·上冢》:“新藩臺 季公 传见,则索趋赴左右。”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只要在藩臺衙门里一问就知道的。”


国语词典

藩台 [fān tái]

⒈ 职官名。明代掌理一省民政和财政的官员。参见「布政司」条。

《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先生若爱看诗句,前时在此,有时同抚台、藩台及诸位当事在湖上唱和的一卷诗,取来请教。」


藩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大宪释义:清 代地方官员对抚台(巡抚)、藩台(布政使)、臬台(提刑按察使)的合称。《冷眼观》第二回:“我们应酬多,一年三百六十日,差不多三大宪上司衙门里的幕友,倒有三百五十天在 钓鱼巷 做议政厅。”
    • 2.
      两台释义:⒈指唐武则天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两台》。⒉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 3.
      佽助释义:帮助;资助明日我上衙门去,当面求藩台佽助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4.
      别敬释义:旧时贿赂的讳称。《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自己到四衙里辞了典史,送了十两别敬,託那典史看顾。”《官场现形记》第三回:“后来这位藩台大人出京的时候,还教长班送了他四两银子的别敬。”按,旧时别敬名目繁多。夏天送财礼叫冰敬,冬天称炭敬,送给女人的是妆敬,送给学子的是文仪,喜庆为喜敬,年节为年敬、节敬,给门房或仆人的叫门敬、跟敬。还有陪敬、菲敬、加敬等等。
    • 5.
      布政使释义:别称藩台。明清两代的地方官名。明初各省设布政使司,是省的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职位为布政使。清代为总督、巡抚的属官,管一省财赋、民政等。
    • 6.
      护院释义:⒈清制,抚台离职,由藩台或臬台暂时代理,称为“护院”。院,指抚院。⒉护卫家院的安全。
    • 7.
      饬知释义:⒈旧时公文的一种。专用于上级官署通知下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过得几天,南京 藩台的飭知到了,继之 便打点到 南京 去稟谢。”⒉指命令使知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此时 继之 已经奉了札子,飭知到任。”

藩台(fant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藩台是什么意思 藩台读音 怎么读 藩台,拼音是fān tái,藩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藩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