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名篇 名篇的意思
míngpiān

名篇

简体名篇
繁体
拼音míng piān
注音ㄇ一ㄥˊ ㄆ一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人或事物的称谓。【组词】: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 起名字。【例句】:“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例句】: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组词】:不可名状。 (5) 声誉。【组词】: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组词】: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 占有。【组词】:不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组词】:三名工人。

piān,(1)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组词】:篇章。诗篇。篇目。篇什(shí)(《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篇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篇什”)。篇幅。长篇大论。千篇一律。(2)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组词】:一篇论文。

基本含义

指优秀的文章或作品。

名篇的意思

名篇 [míng piān]

1. 著名的诗文。

名篇 引证解释

⒈ 著名的诗文。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登 金华 以问道,得 石室 之名篇。”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往世名篇,当今巧製,分诸麟阁,散在鸿都。”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这种文字游戏,不只有玷名篇,也略见君臣之间日常相处的风格面貌。”


名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发释义:辞赋名篇。
    • 2.
      三都赋释义:晋 左思 作。 构思十年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 为之纸贵。见《晋书·左思传》。后因以“三都赋”指广为流传的名篇。明 冯惟敏《不伏老》第四折:“再来不上《三都赋》,此去休过 万里桥。”
    • 3.
      两头纤纤释义:杂体诗之一种。古乐府有无名氏诗,首句为“两头纤纤月初生”,因以名篇。后人仿其体,遂沿为杂体诗之一。
    • 4.
      九些释义:《楚辞·招魂》句末都用助词“些”字,而《楚辞》多以“九”名篇,如《九辩》、《九歌》、《九章》,故称《楚辞》为“九些”。
    • 5.
      五杂俎释义:亦作“五杂组”。古乐府名。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其词曰:“五杂俎,冈头草。往復还,车马道。不获已,人将老。”后人仿其作,成为诗体的一种。见 明 冯惟讷《古诗纪·统论》。
    • 6.
      伊索寓言释义:书名。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小亚细亚弗利基亚人,获释奴隶,善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希腊、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成书于1世纪,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其中名篇有《狼和小羊》《乌龟和兔》等。
    • 7.
      吴远哲释义: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 8.
      大诰释义:⒈《尚书》篇名。 《书·大诰序》:“武王 崩,三监及 淮 夷叛,周公 相 成王,将黜 殷,作《大誥》。”孔 传:“陈大道以誥天下,遂以名篇。”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周书·苏绰传》:“自 有晋 之季,文章竞为浮华,遂成风俗。太祖 欲革其弊,因 魏帝 祭庙,羣臣毕至,乃命 绰 为大誥,奏行之。”⒉明 洪武 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
    • 9.
      张九龄释义:张九龄(678-740):唐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感遇诗》十二首为其名篇。有《曲江集》。
    • 10.
      报刘一丈书释义:散文篇名。明代宗臣作。明嘉靖年间,奸相严嵩父子擅权纳贿,朝政腐败。作者揭露了当时无耻士大夫奔走权门的丑态,以及奸相的做作虚伪和相府门人的敲诈勒索,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立场。笔锋犀利,是传诵的讽刺名篇。
    • 11.
      曩篇释义:指前人的名篇佳句。
    • 12.
      曾巩释义:(1019-1083)北宋文学家。 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讲究章法,有《墨池记》等名篇。有《元丰类稿》。
    • 13.
      李将军列传释义:传记篇名。 西汉司马迁作。载于《史记》。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多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 14.
      枫桥夜泊释义:诗篇名。唐代张继作。枫桥,在今江苏苏州枫桥镇。全文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江南水乡的秋夜风景和旅人的客愁,意境幽美清远,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 15.
      沈楼释义:楼名。原名 玄畅楼,又名 八咏楼。后避 清 康熙 玄烨 讳又改为 元畅楼。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南隅,婺江 北岸。南朝 齐 隆昌 元年 沉约 为 东阳 太守时所建。崔融、崔颢、严维、李清照 等都曾登楼揽胜,赋留名篇。宋 元 以来迭经毁建,现存建筑系 清 代重建。唐 许浑《送客归兰溪》诗:“众水喧 严瀨,羣峯抱 沉楼。”
    • 16.
      王勃释义:唐代文学家。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死。为“初唐四杰”之一。以写离别怀人之作较著名,有《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名篇。文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王子安集》。
    • 17.
      白行简释义:(776-826)唐代文学家。字知退,下b02c(今陕西渭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年间进士。历任左拾遗、主客员外郎、膳部郎中。以写作传奇著称,有《李娃传》等名篇。
    • 18.
      看大释义:“看大”为《中国散文大辞典》里的一个栏目条目,它所在的栏目为散文名篇,该条目字数为179字,在原书的732页。看大多作为其它字词的后续来使用,多与见小‘、从小等结合起来表示特定的意思。
    • 19.
      秋声赋释义:赋篇名。 北宋欧阳修作。文中以各种比喻描摹秋声,将无形的秋声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最后引发出对人生、自然的深沉感慨。语言夸张,声势宏大,音节优美,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 20.
      答司马谏议书释义:散文篇名。北宋王安石作。司马谏议:即“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大夫,曾写信指责作者的变法举措。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

名篇(mingp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名篇是什么意思 名篇读音 怎么读 名篇,拼音是míng piān,名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名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