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象人 象人的意思
xiàngrén

象人

简体象人
繁体
拼音xiàng rén
注音ㄒㄧㄤˋ ㄖ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ng,(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组词】: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组词】: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指某人的言行举止像某种动物或物体,用以形容人的特点或行为方式。

象人的意思

象人 [xiàng rén]

1. 木偶人;泥人。

2. 汉代宫廷中一种专职艺人。《汉书·礼乐志》:“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象人,若今戏鱼师子者也。”一说,指戴假面具的人。

4. 描画人像。

象人 引证解释

⒈ 木偶人;泥人。

《周礼·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车象人。”
林尹 注:“象人,以木刻为人而能跳踊者,以其象人,故名。用以送葬。”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 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焦循 正义:“俑则能转动象生人,以其象生人,故即名象人。 《冢人》之象人,即俑之名也。”
《庄子·田子方》:“当是时,犹象人也。”
成玄英 疏:“象人,木偶、土梗人也。”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羽 伪降,立幡旗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

⒉ 汉 代宫廷中一种专职艺人。

《汉书·礼乐志》:“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象人,若今戏鱼师子者也。”
一说,指戴假面具的人。 清 周寿昌 《<汉书>注校补》:“象人,即 孟子 所云‘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但彼以木俑,此以人象耳,如 楚 优孟 著令尹衣冠为 孙叔敖 之类。”

⒊ 描画人像。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袁蒨》:“象人之玅,亚美前贤。”
南朝 陈 姚最 《续画品·谢赫》:“然中兴以后,象人莫及。”


国语词典

象人 [xiàng rén]

⒈ 人偶。

⒉ 祭礼中戴假面具的人。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


象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熊释义:⒈羆的别名。 因其直立行走时象人,故称。⒉狒狒的别名。
    • 2.
      人舞释义:⒈古代祭祀等典礼所用的一种不拿道具的舞蹈。⒉象人一样地舞蹈。
    • 3.
      倒悬之危释义: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4.
      倒悬之急释义: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5.
      倒悬之苦释义: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同“倒悬之急”。
    • 6.
      斗纸牌释义:亦作“鬭纸牌”。 一种博戏。《鼓掌绝尘》第三三回:“一个个衣服儿着得精精緻緻,头髻儿梳得溜溜光光,都在那鬭纸牌儿耍子。”胡祖德《沪谚》卷上:“乖做乖,不要出门斗纸牌。”自注:“《诸事音考》:宋 宣和 二年,有人上疏云:‘共设牙牌二百二十七扇,以按晨辰布列之位。天牌二扇,二十四点,象天之二十四气。地牌二扇,四点,象地之东西南北。人牌二扇,十六点,象人之仁义礼智。和牌二扇,八点,象太和元气流行於八节之间,其他名类皆合。’”
    • 7.
      賫持释义:捧持。汉 王充《论衡·纪妖》:“妖气象人之形,则其所賷持之物,非真物也。”《法苑珠林》卷一○九:“賫持珍宝,赠遗与王。”宋 苏轼《论高丽进奉第二状》:“今来又访问得还是本院行者姓 颜 人,賷持 净源 真影舍利,随舶舩过海。”
    • 8.
      金胜释义:⒈祥瑞之物。一种形状似花的天然金首饰。古代以为天下太平时则出现于世。《宋书·符瑞志下》:“金胜,国平盗贼,四夷宾服则出。晋穆帝 永和 元年二月,舂穀 民得金胜一枚,长五寸,状如织胜。”唐 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卷一一四:“金胜者,象人所剜胜而金色,四夷来即出。”⒉一种金箔剪的彩花。唐 戴叔伦《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元 杨维桢《无题效商隐体》诗之一:“公子银瓶分汗酒,佳人金胜翦春花。”清 吴伟业《茧虎》诗:“越 巫辟恶鏤金胜,汉 将擒生画玉臺。”

象人(xiang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象人是什么意思 象人读音 怎么读 象人,拼音是xiàng rén,象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象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