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论法 论法的意思
lùn

论法

简体论法
繁体論法
拼音lùn fǎ
注音ㄌㄨㄣˋ ㄈ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fǎ,(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组词】: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8) 姓。

基本含义

以法律为准绳进行讨论或判断

论法的意思

论法 [lùn fǎ]

1. 讨论法律。

2. 依法处置。

4. 论说推理的法则。

论法 引证解释

⒈ 讨论法律。

北齐 刘昼 《新论·法术》:“今法者则溺於古律,儒者则拘於旧礼,而不识情移法宜变改也。此可与守法而施教,不可与论法而立教。”

⒉ 依法处置。

元 柳贯 《元故义乌县主簿张公墓碑铭》:“比境有疑狱当讞,輒移府君就鞠,虽鉤得其情,而论法常务平允。”

⒊ 论说推理的法则。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但其多言天鬼,颇及他界,肇创论法,渐阐哲理。”


论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段论释义: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之一,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也叫三段论法或三段论式。
    • 2.
      三段论式释义:逻辑名词。也叫三段论、三段论法。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故称。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
    • 3.
      准格释义:⒈标准;准则。晋 葛洪《抱朴子·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準格。”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六》:“故论法治之大体,必以圣人为準格;圣人之所务,必以大道通其法。”⒉犹言标准,规格。《新五代史·杂传·李怿》:“懌 笑曰:‘年少举进士登科,盖偶然尔。后生可畏,来者未可量,假令予復就礼部试,未必不落第,安能与英俊为准格?’”
    • 4.
      名词释义:⒈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如“人、牛、水、友谊、团体、今天、中间、北京、孔子”。⒉(名词儿)术语或近似术语的字眼(不限于语法上的名词):化学名词。新名词儿。⒊表达三段论法结构中的概念的词。
    • 5.
      断按释义:形式逻辑三段论法中的结论。
    • 6.
      真元释义:⒈谓玄妙。唐 应物《题化城寺》诗:“偶与游人论法要,真元浩浩理无穷。”⒉指人的元气。唐 元稹《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诗:“时物欣外奬,真元随内修。”宋 苏辙《病退》诗:“病根欲去真元在,昨夜梦游何有乡。”元,一本作“源”。《剪灯新话·牡丹灯记》:“今子与幽阴之魅同处而不知,邪秽之物共宿而不悟,一旦真元耗尽,灾眚来临,惜乎以青春之年,而遂为黄壤之客也,可不悲夫。”《再生缘》第五六回:“夜夜发烧无气力,朝朝减食损真元。”⒊指本性。清 洪昇《长生殿·神诉》:“悔深顿令真元露,情坚鍊出金丹固。”徐朔方 校注
    • 7.
      议法释义:斟酌法度;讨论法制。
    • 8.
      讲花释义:相传佛祖论法,感动天神,诸天落下各色香花,谓之“讲花”。 因用以形容说法之妙。
    • 9.
      论法释义:⒈讨论法律。⒉依法处置。⒊论说推理的法则。
论法是什么意思 论法读音 怎么读 论法,拼音是lùn fǎ,论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论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