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滞积 滞积的意思
zhì

滞积

简体滞积
繁体滯積
拼音zhì jī
注音ㄓˋ ㄐ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组词】: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例句】:“此有滞穗”。

jī,(1) 聚集。【组词】: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2)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组词】: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基本含义

指积聚、阻滞,不流畅或不顺利。

滞积的意思

滞积 [zhì jī]

1. 积压。亦指积压的财物。

3. 指郁积的思想感情。

滞积 引证解释

⒈ 积压。亦指积压的财物。

《左传·襄公九年》:“国无滞积,亦无困人。”
《国语·鲁语上》:“不腆先君之币器,敢告滞积,以紓执事。”
韦昭 注:“滞,久也……穀久积则将朽败,执事所忧也。”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粟帛滞积,大业惟兴。”
宋 司马光 《知人论》:“丰衣食,衍货财,通有无,紓滞积,此司会之职也。”

⒉ 指郁积的思想感情。

汉 蔡邕 《瞽师赋》:“咏新诗之悲歌,舒滞积而宣鬱。”


国语词典

滞积 [zhì jī]

⒈ 因滞销而积存的货物。

《左传·襄公九年》:「国无滞积,亦无困人。」
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粟帛滞积,大业惟兴。」

⒉ 郁积困顿的感觉。

汉·蔡邕〈瞽师赋〉:「舒滞积而宣郁,何此声之悲痛兮。」


滞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共职释义:供奉,贡献。共,通“供”。《左传·昭公四年》:“小国共职,敢不荐守?”《国语·鲁语上》:“不腆先君之币器,敢告滞积,以紓执事;以救弊邑,使能共职。”《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周惠王 大喜曰:‘楚 不共职久矣,今效顺如此,殆先王之灵乎?’”
    • 2.
      困人释义:⒈困苦的人。 《左传·襄公九年》:“国无滞积,亦无困人。”晋 郭澄之《郭子》:“周叔治 为 晋陵,周 侯(周顗)、仲智 送之。叔治 将别,泣涕不止,仲智 恚之曰:‘困人及妇人别,惟知啼。’”⒉使人困倦。宋 苏轼《浣溪沙》词:“困人天气近清明。”元 白朴《东墙记》第一折:“今乃三春天气,好生困人。”
    • 3.
      播扬释义:⒈张扬发动。《左传·昭公三十年》:“我盍姑亿吾鬼神,而寧吾族姓,以待其归。将焉用自播扬焉。”⒉传扬;传布。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五》:“方今外有遗虏,遐夷未宾;旗鼓尚在边境,干戈不得韜刃。斯乃播扬洪烈,立功垂名之秋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颜氏》:“深恐播扬,致天子召问,貽笑海内耳。”老舍《赵子曰》第十九:“我不愿与他交朋友,我不屑与他惹气,我可也不愿意播扬他的劣迹。”⒊散布;扬弃。晋 成公绥《啸赋》:“散滞积而播扬,荡埃蔼之溷浊。
    • 4.
      滞伏释义:谓沉滞,滞积。
    • 5.
      滞积释义:⒈积压。亦指积压的财物。《左传·襄公九年》:“国无滞积,亦无困人。”《国语·鲁语上》:“不腆先君之币器,敢告滞积,以紓执事。”韦昭 注:“滞,久也……穀久积则将朽败,执事所忧也。”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粟帛滞积,大业惟兴。”宋 司马光《知人论》:“丰衣食,衍货财,通有无,紓滞积,此司会之职也。”⒉指郁积的思想感情。汉 蔡邕《瞽师赋》:“咏新诗之悲歌,舒滞积而宣鬱。”
    • 6.
      热积释义:邪热滞积于里出现的症候,如吐泻、头晕、腹痛、烦躁等。
    • 7.
      留居释义:维持现状,停住居留,滞积滞涩。
    • 8.
      积溜释义:亦作“积霤”。滞积的水流。
    • 9.
      贪民释义:贪婪的人。《左传·襄公九年》:“国无滞积,亦无困人;公无禁利,亦无贪民。”《管子·大匡》:“朝之争禄相刺裚领而刎颈者不絶。鲍叔 谓 管仲 曰:‘国死者众矣,毋乃害乎!’管仲 曰:‘安得已然,此皆其贪民也。’”
    • 10.
      连翘圆释义:一种药名,主治治男子、妇人脾胃不和,气滞积聚,心腹胀满,乾呕醋心,饮食不下,胸膈噎塞,胁肋疼痛,酒积面黄,四肢虚肿,行步不能,但是脾胃诸疾,并宜服之。

滞积(zhi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滞积是什么意思 滞积读音 怎么读 滞积,拼音是zhì jī,滞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滞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