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渤澥 渤澥的意思
xiè

渤澥

简体渤澥
繁体
拼音bó xiè
注音ㄅㄛˊ ㄒㄧ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ó, ◎ 〔渤海〕在中国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海。

xiè,(1) 糊状物或胶状物由稠变稀。【组词】:糨糊澥了。(2) 〔渤澥〕古代称东海的一部分,即“渤海”。(3) 加水使糊状物或胶状物变稀。【例句】:粥太稠,加水澥一澥。

基本含义

指海洋中的渤海和渭澥,比喻困难险阻的境地。

渤澥的意思

渤澥 [bó xiè]

1. 即渤海。

渤澥 引证解释

⒈ 即 渤海。参见“渤海”。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浮 渤澥,游 孟诸。”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渤澥,海别支也。”
南朝 梁 沉约 《和谢宣城》:“将随 渤澥 去,刷羽汎清源。”
清 曹贞吉 《文殊院观铺海歌》:“鼇身一抹映天黑,鲸波万里连 渤澥。”


渤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双凫释义:⒈两只水鸟;两只野鸭。汉 扬雄《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宋 黄庭坚《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元 虞集《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⒉《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 者,河 东人也。显宗 世,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唐 徐凝《送李补
    • 2.
      堕泪释义:指堕泪碑。借喻死者德高望重,百姓望其碑而落泪。南朝 陈 徐陵《司空章昭远墓志》:“长安 传坐,恩礼盛於 西京;襄阳 堕泪,悲慟喧於南北。”唐 苗神客《乙速孤神庆碑》:“庶使波溢 渤澥,识堕泪於千龄。”宋 张齐贤《洛阳縉绅旧闻记·齐王张令公外传》:“知 齐王 於 唐 末有大功,洛 民受赐者四十年,比夫甘棠堕泪,宜昭祀典。”
    • 3.
      孟诸释义:亦作“孟猪”。 亦作“孟瀦”。古泽薮名。在今 河南 商丘 东北、虞城 西北。《书·禹贡》:“导 菏泽,被 孟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余赐女孟诸之麋。”杜预 注:“孟诸,宋 泽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浮 渤澥,游 孟诸。”张守节 正义:“《周礼·职方氏》:‘青州 藪曰 望诸。’郑玄 云:‘望诸,孟瀦 也。’”唐 高适《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宋 苏轼《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谁怜寂寞 高常侍,老去狂歌忆 孟诸。”清 劳伯言《书愤》诗之二:“石填沧海殊 精
    • 4.
      渤澥桑田释义:渤澥,渤海的古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犹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5.
      渤解释义:即渤澥。
    • 6.
      热剌剌释义:⒈形容热得难受。《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这咱晚,热剌剌的还纳鞋。”⒉形容麻辣辣的感觉。鲁迅《呐喊·阿Q正传》:“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⒊形容情绪激动或焦躁。元 汤式《一枝花·客中奇遇寄情代友人作》套曲:“磣可可言誓海深如 渤澥,热剌剌设盟山高似 崆峒。”《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月娘 道:‘桂姐,你心里热剌剌的,不唱罢。’”《红楼梦》第二六回:“越发説得人热剌剌的扔不下,多早晚才请我们?”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我是和不是东西之流开开玩笑
    • 7.
      絶潢释义:与水流隔绝的水池。絶潢造句与水流隔绝的水池。唐 韩愈《送王秀才序》:“故学者必慎其所道,道於 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絶潢,以望至於海也。”明 宋濂《录渔人申鲜生辞》:“吾闻之,安絶潢者,以天下之水无过其大而不知有渤澥之宏深。”
    • 8.
      超腾释义:⒈跳跃;翻腾。 汉 刘向《新序·杂事五》:“子独不见夫玄猿乎?当其居桂林之中,峻叶之上,从容游戏,超腾往来。”唐 李邕《斗鸭赋》:“超腾兮往来,澄潭为之濆濩。”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三·钱塘十咏》:“超腾 渤澥 三千界,照耀 阎浮 四百州。”《东周列国志》第四四回:“一军凡三百乘,无不超腾而上者。”⒉飞腾;驰骤。《文选·王褒<洞箫赋>》:“状若捷武,超腾踰曳,迅漂巧兮。”吕向 注:“簫声状如捷武之人,超腾於空也。”唐 李白《东海有勇妇》诗:“学剑 越 处子,超腾若流星。”宋 陆游《夜归》诗:“须臾一饱各

渤澥(box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渤澥是什么意思 渤澥读音 怎么读 渤澥,拼音是bó xiè,渤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渤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