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乾笑释义:勉强或做作的笑。《宋书·范晔传》:“﹝妻﹞駡 曄 曰:‘……身死固不足塞罪,奈何枉杀子孙?’曄 乾笑云‘罪至’而已。”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世以笑之不情者为乾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那人笑道:‘我何尝要请你,不过拿我这个法子,骗出你那个法子来罢了。’説罢,一场乾笑。”张天翼《儿女们》:“嘴里‘呃吓’‘呃吓’干笑了几声,吞吞吐吐说上老半天,才叫人听明白是怎么回事。”
- 2.
事始释义:事情的开端。《易·坤》“含章可贞” 三国 魏 王弼 注:“不为事始,须唱乃应,待命乃发,含美而可正者也。”《晋书·刘颂传》:“今陛下每精事始而略于考终。”
- 3.
亲事官释义:唐 代官名,在政府部门中干办具体事务。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省寺所用使令者,名亲事官,自 唐 已有之。按,唐 王守澄 奏:‘宰相 宋申锡、亲事官 王师文 等,同谋反逆。’”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亲事官闻之,白伯父曰:‘夫人请吏部。’”亦省称“亲事”。《通典·职官十七》:“又有亲事帐内。”原注:“六品七品子为亲事,八品九品子为帐内,限年十八以上举诸州,共率万人为之。”唐 韩翃《赠兖州孟都督》诗:“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 兖州。”《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上命 守澄 捕 豆卢著
- 4.
公验释义:官府开具的证件。《隋书·高祖纪下》:“庚寅,勑舍客无公验者,坐及刺史、县令。”宋 王溥《唐会要·逃户》:“见在桑产如无近亲承佃,委本道观察使於官健中取无庄田有人丁者,据多少给付,便与公验,任充永业。”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唐 宣宗 时,中书门下奏:‘若官度僧尼,有闕,则择人补之,仍申祠部给牒。其欲远游寻师者,须有本州公验。’乃知本朝僧尼出游给公验,自 唐 已然矣。”《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并依在先旧行关防体例填付舶商。大船请公验,柴水小船请公凭。”
- 5.
养病院释义:即养病坊。 前蜀 冯鉴《续事始·病坊》:“开元 二十三年,断京城乞儿官为置病坊,给廪食焉。近代改悲田院,或曰养病院。”参见“养病坊”。
- 6.
十二辰属释义:即十二相属。前蜀 冯鉴《续事始》:“黄帝 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以名兽,配十二辰属之。”《宋史·外国传八·吐蕃》:“涣 至,廝囉 迎导供帐甚厚……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曰兔年如此,马年如此。”
- 7.
博陆释义:⒈即双陆。 古代博戏之采名。《说郛》卷十引 五代 马鉴《续事始》:“《声谱》云:‘博陆,采名也。魏 陈思王 曹子建 制双陆局,置骰子二。至 唐 末有叶子之戏,未知谁置,遂加骰子至於六。’按 乌曹 始置六博之戏,乃行十二棋者。”⒉指 霍光。《后汉书·李固传》:“自非 博陆 忠勇,延年 奋发,大 汉 之祀,几将倾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才非 博陆,而受 姬公 负图之託。”南朝 梁 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王室不造,职臣之由。何者?亲则 东牟,任惟 博陆。”
- 8.
备述释义:详尽地叙述:备述其事始末。其中细节,难以备述。
- 9.
好嗜释义:嗜好。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魏徵嗜醋芹》:“魏徵 好嗜醋芹,每食之,欣然称快。”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天下寺立观音像,盖本于 唐文宗 好嗜蛤蜊。”
- 10.
巾子释义:头巾。 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巾幞》:“巾子制,顶皆方平,仗内即头小而圆鋭,谓之内样。”《说郛》卷十引 前蜀 马鉴《续事始·巾子》:“《实録》云:‘隋 大业 十年,左丞相 牛弘 上议,请著巾子,以桐木为之,内皆漆。唐 武德 初,置平头小样巾子。武后 内宴,赐百寮丝葛巾子。中宗 内宴,赐宰相内样巾子。’”
- 11.
强弩释义:⒈亦作“彊弩”。强劲的弓;硬弓。《吴子·应变》:“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彊弩。”汉 桓宽《盐铁论·伐功》:“以 汉 之强,攻击 匈奴 之众,若以强弩溃痈疽。”《新唐书·杨行密传》:“友恭 凿崖开道,以彊弩丛射,杀 章 别将,遂围 武昌。”王闿运《李仁元传》:“强弩洞札,不及其后,瓦合相附,不坚一击。”⒉借指能开硬弓的射手。《后汉书·袁绍传》:“馥 从事 赵浮、程涣 将强弩万人屯 孟津。”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唐 咸通 六年,安南 久屯,两 河 鋭士死瘴毒者十七。宰相 杨收 议罢屯军,以 江西
- 12.
拜帛释义:⒈新媳妇请见公婆时所献的素绢。前蜀 冯鉴《续事始·拜帛》:“妇见后故要参舅姑,即令人持香缨諮白,许见则出,不许即收之…… 隋 大业 五年,宰相 牛弘 建议,古礼妇执香缨以为请讯,未为允当,自今后请以素绢八尺中擗,名曰‘拜帛’,以代香缨。詔从之。”⒉跪拜接受赐与之帛。唐 李庾《西都赋》:“御阶昼阴,帝座春深。繽纷宦闥,窈窕嬪林。既受赐於逮昏,尽拜帛而怀金。”
- 13.
持念释义:谓僧徒念诵经咒。《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每年诞节,诸州府奏荐僧道,其僧尼欲立讲论科……持念科。”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近臣奏且詔 不空三藏 入内持念。明皇 秉香炉,不空 诵《仁王护国陁罗尼》。”
- 14.
杂史释义: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 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隋书·经籍志二》:“然其大抵皆帝王之事,通人君子,必博采广览,以酌其要,故备而存之,谓之杂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杂史类》:“杂史之目,肇於《隋书》。盖载籍既繁,难於条析,义取乎兼包众体,宏括殊名。故 王嘉《拾遗记》、《汲冢璅语》得与《魏尚书》、《梁实録》并列,不为嫌也。然既繫史名,事殊小説,著书有体,焉可无分,今仍用旧文,立此一类。凡所著録,则务示别裁。大抵取其事繫庙堂,语关军国,或但具
- 15.
比昵释义:⒈同“比昵”。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江南讹传》:“事始於世家之比暱匪人,张於游氏之好为捭闔,成於文帅之借端倖功。”《明史·刘元珍传》:“一贯 自秉政以来,比暱憸人,丛集姦慝。”清 戴名世《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阮大鋮 ﹞聚贵用事,与中官比暱,逐諫臣。”参见“比昵”。⒉亲近。《金史·海陵纪》:“比昵羣小,官赏无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革 善諛悦,与近习相比昵,由是名达於上。”清 昭槤《啸亭杂录·牧庵相国》:“任司寇时,比昵某尚书。”
- 16.
汉酺释义:皇上赏赐给臣下的干肉,事始于 汉,故称。宋 姜夔《翠楼吟》词:“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 汉 酺初赐。”
- 17.
病坊释义:收养贫病平民的机构。《太平广记》卷九五引 唐 牛肃《纪闻·洪昉禅师》:“昉 於 陕 城中,选空旷地造 龙光寺。又建病坊,常养病者数百人。”宋 马鉴《续事始·病坊》:“开元 二十三年,断京城乞儿官,为置病坊,给廪食焉。近代改悲田院,或曰养病院。”宋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宋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公曰:杭,水陆之会,因疫病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緡得二千,復发私槖得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以待之。”
- 18.
皇太孙释义:经册立为继承皇位的皇孙。《旧唐书·高宗纪下》:“戊午,立皇孙 重照 为皇太孙…… 王方庆 曰:‘按 周 礼,有嫡子无嫡孙。汉 魏 已来,皇太子在,不立太孙,但封王耳。’”前蜀 马鉴《续事始》卷十:“晋 永康 元年,立 愍怀太子 第二子 临淮王 为皇太孙。”参见“皇孙”。
- 19.
直阁释义:⒈亦作“直閤”。官名。北齐 时属左、右卫。隋 承其制,亦有此官。《隋书·百官志中》:“直阁属官,有朱衣直阁、直阁将军、直寝、直斋、直后之属。”《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烈(于烈)子左中郎将 忠 领直閤,常在 魏 主左右。”胡三省 注:“北齐 左、右卫有直閤,属官有朱衣直閤、直閤将军、直寝、直斋、直后之属。”⒉官名。宋 时称供职 龙图阁、祕阁 等机构者为“直阁”。位次于修撰。《宣和遗事》前集:“检籍同修撰,校经同直阁。”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直阁名官》:“真宗 大中祥符 末,元 尝讲易泰卦,赐五
- 20.
营田使释义:官名,掌管屯田诸事宜,唐玄宗 时始置,后多由节度使兼领。 《新唐书·宋庆礼传》:“以习识边事,拜 河东、河北 营田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二月,壬子朔,命 河北东、西路 招置营田,以 陈恕 等为营田使。”参阅《说郛》卷十引 前蜀 冯鉴《续事始·营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