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关于 关于的意思
guān

关于

简体关于
繁体關於
拼音guān yú
注音ㄍㄨㄢ ㄩ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ān,(1) 闭,合拢。【组词】:关门。关闭。关张。关停并转(zhǎn)。(2) 拘禁。【组词】:关押。关禁。(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组词】:关口。关隘。关卡(qiǎ)。关塞(sài)。关津。嘉峪关。(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组词】:海关。关税。(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组词】:关节。难关。年关。(6) 牵连,联属。【组词】:关连。关联。关心。关涉。关乎。关注。关于。有关。(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组词】:关饷。(8) 姓。

yú,(1) 介词(➊在,如“生于北京”;➋到,如“荣誉归于老师”;➌对,如“勤于学习”;➍向,如“出于自愿”;➎给,如“问道于盲”;➏自,从,如“取之于民”;➐表比较,如“重于泰山”;➑表被动,如“限于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3) 姓。

基本含义

◎ 关于 guānyú
(1) [about;concerning;in the matter of]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或事物,组成介词结构,用在主语前面,作状语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这一带发现的文物得到说明。——翦伯赞《内蒙访古》
(2) [with regard to] ——介绍事物涉及的范围或内容,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作定语,跟中心词之间一般要用“的”
要认真贯彻政府关于知识分子的政策
(3) [for]∶就…而言
关于那个话题就谈到这里

关于的意思

关于 [guān yú]

1.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或事物,组成介词结构,用在主语前面,作状语。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这一带发现的文物得到说明。——翦伯赞《内蒙访古》

[ about; concerning; in the matter of; ]

2. 介绍事物涉及的范围或内容,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作定语,跟中心词之间一般要用“的”

要认真贯彻政府关于知识分子的政策。

[ with regard to; ]

3. 就…而言。

关于那个话题就谈到这里。

[ for; ]

关于 引证解释

⒈ 见“关於”。亦作“关于”。

⒉ 关系到。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但大 齐 仁圣之道,关於至诚,睦邻之怀,由於孝德。”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自天子、大臣至於羣下,自掖庭至於四方幽隐,一有得失善恶,关於政理,公无不极意反復,为上力言。”
朱自清 《论老实话》:“真话不一定关于事实,主要的是态度。”

⒊ 介词。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状语。

明 宋濂 《<辛亥京畿乡闱纪录>序》:“而关於考功,復课试其可者而第之,此其初制也。”
鲁迅 《书信集·致唐弢》:“来信问我的几件事情之中,关于书籍的,我无法答复。”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风雪里》:“关于这个 朝鲜 小姑娘的问题,你们不要着急,要很好照顾她。”

⒋ 介词。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定语(现代汉语后面要加‘的’)。现代汉语也在“是……的”式中做谓语。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窃惟陛下天性纯孝,振古无伦,事无大小,关於祖宗者,未尝不勤身苦体,小心翼翼,以奉承之。”
宋 苏轼 《策略》二:“而其閒暇,则收罗天下之俊才,治其战攻守御之策,兼听博採,以周知敌国之虚实,凡事之关於境外者,皆以付之。”
巴金 《寒夜》一:“无论如何,向父亲告别的时候, 小宣 应该问一句关于妈的话。”

如:今天在厂里开了一个会,是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


国语词典

关于 [guān yú]

⒈ 介词。表示事物所牵涉的一定范围。

如:「关于推行国语,政府有一定的计划。」


关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看待释义:对待:把他当亲兄弟看待。
    • 2.
      对付释义:⒈处理事务;办理。⒉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水浒传》这种事情不难对付。⒊击败或挡开全国政府必须对付省的分裂主义。⒋将就;凑合这双旧鞋还能对付着穿一年。⒌应付他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对付这次期末考试。⒍〈方〉:设法弄到手烦您给对付二条好烟。⒎〈方〉:感情相投;对心思他俩一向不对付说对付了,她也许能听你的。
    • 3.
      对于释义: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于公共财产,无论大小,我们都应该爱惜。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是一致的。
    • 4.
      对待释义:⒈处于相对的情况:高山与平地对待,不见高山,哪见平地?。 工作和休息是互相对待的,保证充分的休息,正是为了更好地工作。⒉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朋友要真诚。要正确对待批评。

关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分为二释义: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 指统一物的可分性。《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都包含着这一命题的内容。《黄帝内经·太素·知石》:“一分为二,谓天地也。” 明确使用了这一命题。毛泽东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通俗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的方法。
    • 2.
      一切智释义: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
    • 3.
      一切种智释义: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 (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
    • 4.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释义: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宋史·王安礼传》:“今以一指蔽目,虽 泰,华 在前弗之见。”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凡是不如个人的意的事就死记在心,把它扩大;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5.
      一脚门万释义:江湖春点中的词语,关于姓氏黑话,姓“李”的意思。
    • 6.
      一览释义:⒈看一眼:一览无余。 ⒉放眼观看:登山临水,一览江南春色。⒊用图表或简明的文字做成的关于概况的说明(多用于书名):《北京名胜古迹一览》。
    • 7.
      三大改造释义:指一九五六年基本完成的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确实有一股势力、一股思潮是反社会主义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 8.
      三天释义:⒈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⒉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⒊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⒋泛指天空。⒌指清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 9.
      三患五耻释义:“三患五耻”是儒家关于“君子”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对我们今天的修身和实践都是具有参照价值的。
    • 10.
      三脉七轮释义:在西藏密宗里关于气脉的理论,与医学观点不同。
    • 11.
      不拘文法释义:不拘文法,是汉语词汇,指处理政务等不受条文限制,关于掌握纲领。
    • 12.
      不熟释义:⒈谓谷物歉收。 《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君子之为国也,必有三年之委。一年不熟,告糴,讥也。”唐 韩愈《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原其本末,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债负,遂相典贴,渐以成风。”《豆棚闲话·党都司死枭生首》:“也令这些后生小子手里练习些技艺,心上经识些智着。万一时年不熟,转到荒乱时,也还有些巴栏,有些担架。”⒉食物未煮熟。《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冰心《关于女人·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假如饭生煮不熟,或小孩喧哗吵闹,做丈夫的就会以责备的眼光看太太。”⒊不熟习;不熟悉。
    • 13.
      专访释义:⒈只就某个问题或对某个人进行采访:接受记者专访。⒉这样采访写成的文章:登载了一篇关于他的模范事迹的专访。
    • 14.
      东方释义:⒈太阳升起的那个大方向;面朝北时的右方。⒉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⒊具有东方特点的事物(如民族、文艺或风俗)⒋--复姓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 15.
      丧心释义:⒈心理反常;丧失理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宋 叶适《终论三》:“使兵犹有法,则彼之所为乃丧心失灵狂惑而求死者也。”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如此迷惑丧心之语,犹拔作南宫首卷,文字安得不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一听到新思想,一看到 俄国 的小说,更其害怕,对于较特别的思想,较新思想尤其丧心发抖。”⒉犹言丧天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一日,饮既卧,贾 潜起,搜诸衣底。真 觉之曰:‘子真丧心,不可处矣!’”
    • 16.
      中国剩余定理释义:又称“孙子定理”。 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 17.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释义: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18.
      主流媒体释义:主流媒体的定义还没有得到基本的统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关于主流媒体的概念。目前大致归类有四种定义:从政治、经济、经营、综合四个角度下的不同的定义。
    • 19.
      义利之辨释义: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孔子重义轻利,反对不讲道德而获得富贵,把义利两者分离。韩非则注重功利,认为人与人之间首先是利害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重义轻利的道义论基本上占据着统治地位。
    • 20.
      乌托邦释义:英语音译词。 “乌”是“没有”,“托邦”是“地方”,“乌托邦”就是“没有的地方”。是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莫尔所写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一书的简称,也是此书中虚构的社会组织的名称。后来乌托邦成为“空想”的同义语。

关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分为二释义: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 指统一物的可分性。《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都包含着这一命题的内容。《黄帝内经·太素·知石》:“一分为二,谓天地也。” 明确使用了这一命题。毛泽东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通俗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的方法。
    • 2.
      一切智释义: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
    • 3.
      一切种智释义: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 (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
    • 4.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释义: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宋史·王安礼传》:“今以一指蔽目,虽 泰,华 在前弗之见。”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凡是不如个人的意的事就死记在心,把它扩大;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5.
      一脚门万释义:江湖春点中的词语,关于姓氏黑话,姓“李”的意思。
    • 6.
      一览释义:⒈看一眼:一览无余。 ⒉放眼观看:登山临水,一览江南春色。⒊用图表或简明的文字做成的关于概况的说明(多用于书名):《北京名胜古迹一览》。
    • 7.
      三大改造释义:指一九五六年基本完成的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确实有一股势力、一股思潮是反社会主义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 8.
      三天释义:⒈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⒉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⒊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⒋泛指天空。⒌指清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 9.
      三患五耻释义:“三患五耻”是儒家关于“君子”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对我们今天的修身和实践都是具有参照价值的。
    • 10.
      三脉七轮释义:在西藏密宗里关于气脉的理论,与医学观点不同。
    • 11.
      不拘文法释义:不拘文法,是汉语词汇,指处理政务等不受条文限制,关于掌握纲领。
    • 12.
      不熟释义:⒈谓谷物歉收。 《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君子之为国也,必有三年之委。一年不熟,告糴,讥也。”唐 韩愈《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原其本末,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债负,遂相典贴,渐以成风。”《豆棚闲话·党都司死枭生首》:“也令这些后生小子手里练习些技艺,心上经识些智着。万一时年不熟,转到荒乱时,也还有些巴栏,有些担架。”⒉食物未煮熟。《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冰心《关于女人·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假如饭生煮不熟,或小孩喧哗吵闹,做丈夫的就会以责备的眼光看太太。”⒊不熟习;不熟悉。
    • 13.
      专访释义:⒈只就某个问题或对某个人进行采访:接受记者专访。⒉这样采访写成的文章:登载了一篇关于他的模范事迹的专访。
    • 14.
      东方释义:⒈太阳升起的那个大方向;面朝北时的右方。⒉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⒊具有东方特点的事物(如民族、文艺或风俗)⒋--复姓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 15.
      丧心释义:⒈心理反常;丧失理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宋 叶适《终论三》:“使兵犹有法,则彼之所为乃丧心失灵狂惑而求死者也。”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如此迷惑丧心之语,犹拔作南宫首卷,文字安得不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一听到新思想,一看到 俄国 的小说,更其害怕,对于较特别的思想,较新思想尤其丧心发抖。”⒉犹言丧天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一日,饮既卧,贾 潜起,搜诸衣底。真 觉之曰:‘子真丧心,不可处矣!’”
    • 16.
      中国剩余定理释义:又称“孙子定理”。 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 17.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释义: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18.
      主流媒体释义:主流媒体的定义还没有得到基本的统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关于主流媒体的概念。目前大致归类有四种定义:从政治、经济、经营、综合四个角度下的不同的定义。
    • 19.
      义利之辨释义: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孔子重义轻利,反对不讲道德而获得富贵,把义利两者分离。韩非则注重功利,认为人与人之间首先是利害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重义轻利的道义论基本上占据着统治地位。
    • 20.
      乌托邦释义:英语音译词。 “乌”是“没有”,“托邦”是“地方”,“乌托邦”就是“没有的地方”。是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莫尔所写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一书的简称,也是此书中虚构的社会组织的名称。后来乌托邦成为“空想”的同义语。

关于造句

1.关于我们的产品你完全可以放心,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2.现在新华书店里关于电脑方面的书真是指不胜屈。

3.关于这次争论,虽收视反听,也还是不得要领。

4.关于考试的日程学校一直都秘而不宣。

5.他是我的顶头上司,关于工作上的问题,我需直接向他汇报。

6.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决策鼓舞人心,人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7.关于小李偷了西瓜的谣言很快就不攻自破了。

8.关于如何解决银行业危机,这个行长一直举棋不定。

9.流言未可轻信,但空穴来风,关于她的那些传闻,怕还是事出有因吧?

10.摘要目前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定义众说纷纭。

11.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听听那些千虑一得的好建议。

12.土地改革是一件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

13.关于扩建学校的计划,甲案和乙案大同小异。

14.关于他的父亲在宴会上大发雷霆的事,他只是轻描淡写地给我描述了一下,所以我也是一知半解。

15.关于电脑,我孤陋寡闻,得多向你请教。

16.关于这位电影明星的私生活,他的经纪人守口如瓶。

17.关于这件事,我们要找出癥结所在,才好对症下药。

18.他这番关于公司发展的崇论闳议,赢得了领导的高度赞赏。

19.关于要跟约翰还是汤姆出去,她左右为难。

20.关于虫豸的这一章是由一个年高德劭的专家写的。

关于(guan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关于是什么意思 关于读音 怎么读 关于,拼音是guān yú,关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关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