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有成 有成的意思
yǒuchéng

有成

简体有成
繁体
拼音yǒu chéng
注音ㄧㄡˇ ㄔ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ǒu yòu,(1) 存在。【组词】: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 表示所属。【例句】:他有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组词】:有病。情况有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例句】:水有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组词】:有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组词】:有劳。有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组词】:有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组词】:有夏。有宋一代。(1)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chéng,(1) 做好,做完。【组词】: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组词】: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3) 变为。【组词】:长成。变成。(4) 可以,能行。【例句】:成,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例句】:他办事麻利,真成。(6) 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句】:成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组词】: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8) 十分之一。【组词】:增产三成。(9) 平定,讲和。【例句】:“会于稷,以成宋乱”。(10) 姓。

基本含义

指事物有所成就或达到一定水平。

有成的意思

有成 [yǒu chéng]

1. 有成就;有成效。

三年有成。

[there's the hope of success;]

有成 引证解释

⒈ 成功;有成效;有成就。

《诗·小雅·黍苗》:“召伯 有成,王心则寧。”
《论语·子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唐 韩愈 《魏博书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田侯 稽首,臣愚不肖,迨兹有成,祖考之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娘子侍 鶯 左右,但欲假你一言,申予肺腑。如万一有成,不忘厚德。”
清 恽敬 《与二小姐》:“次孙 滎孙,相貌英发,声音宏朗,或可有成。”

如:双方意见已渐接近,谈判可望有成

⒉ 有收获。谓丰收。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晋朝饗乐章》:“八表无事,三秋贺有成。”


国语词典

有成 [yǒu chéng]

有成效、有收获。

《论语·子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董西厢·卷三》:「如万一有成,不忘厚德。」


有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文一武释义:文指学业有成,武指从军有成就。 文质兼备的。
    • 2.
      一无所成释义:一点没有成就。
    • 3.
      三加释义:⒈古代男子行加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称为三加。《礼记·冠义》:“故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郑玄 注:“冠者,初加緇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每加益尊,所以益成也。”《梁书·处士传·阮孝绪》:“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 诫曰:‘三加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勗,以庇尔躬。’”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於是天子御 文德殿,百僚在位,命官行三加礼毕,当命字,仪典甚盛。”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二》:“然则,不必三加,而未始不冠;不必六礼,而未始不婚。”⒉指三次加兵。《左传·定
    • 4.
      三年有成释义:三年有成就了。
    • 5.
      不劳而成释义: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 6.
      不成文法释义: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也包括判例法。与“成文法”相对。
    • 7.
      不成气候释义:比喻没有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
    • 8.
      不果释义:⒈没有成为事实;终于没有实行。⒉不果决。⒊果然。不,语助词。
    • 9.
      不败之地释义: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 10.
      为所为为释义:这个人有成大事的潜能,一般用于前辈夸奖后生。
    • 11.
      主句释义:⒈即句子的主体,能单独使用或出现的句子。⒉指在转换生成语法中,包含有成分句的句子。与传统语法中的主要从句相吻合。
    • 12.
      久坐必有一禅释义:喻长期坚持最后必有成效。
    • 13.
      乐以教和释义: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出自:《山中避雨》,作者: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 14.
      亏成释义:谓缺损与完满;失败与成功。语出《庄子·齐物论》:“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 昭氏 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 昭氏 之不鼓琴也。”宋 王安石《昭文斋》诗:“当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宋 范成大《荆公墓》诗:“百岁谁人巧拙,一丘底处亏成。”宋 张孝祥《西江月》词:“世间功业谩亏成,华髮萧萧满镜。”
    • 15.
      人模人样释义:〗指小儿有成人像。
    • 16.
      作家释义: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
    • 17.
      信心十足释义:做事情前的一种心态。 比喻对所要做的事充满干劲,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去做好,完成,胸有成竹。
    • 18.
      借留释义: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唐 白居易《乔弁可巴州刺史制》:“巴州 刺史 乔弁 前假竹符,俾临 巴郡。一心为理,三年有成;州人借留,廉使置奏。”《宋史·何承矩传》:“﹝ 咸平 ﹞三年,召还,拜引进使。州民百餘诣闕贡马,乞借留 承矩。”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一:“﹝ 陈鎰 ﹞尝以议事还朝、民讹传得代,遮道借留者数千人。”参见“借寇”。
    • 19.
      公有制经济释义: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或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所有的经济形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它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 20.
      出师未捷释义:出师,就是出兵打仗的意思;未捷,即是没有成功。所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出去打仗而没有成功。

有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文一武释义:文指学业有成,武指从军有成就。 文质兼备的。
    • 2.
      一无所成释义:一点没有成就。
    • 3.
      三加释义:⒈古代男子行加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称为三加。《礼记·冠义》:“故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郑玄 注:“冠者,初加緇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每加益尊,所以益成也。”《梁书·处士传·阮孝绪》:“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 诫曰:‘三加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勗,以庇尔躬。’”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於是天子御 文德殿,百僚在位,命官行三加礼毕,当命字,仪典甚盛。”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二》:“然则,不必三加,而未始不冠;不必六礼,而未始不婚。”⒉指三次加兵。《左传·定
    • 4.
      三年有成释义:三年有成就了。
    • 5.
      不劳而成释义: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 6.
      不成文法释义: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也包括判例法。与“成文法”相对。
    • 7.
      不成气候释义:比喻没有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
    • 8.
      不果释义:⒈没有成为事实;终于没有实行。⒉不果决。⒊果然。不,语助词。
    • 9.
      不败之地释义: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 10.
      为所为为释义:这个人有成大事的潜能,一般用于前辈夸奖后生。
    • 11.
      主句释义:⒈即句子的主体,能单独使用或出现的句子。⒉指在转换生成语法中,包含有成分句的句子。与传统语法中的主要从句相吻合。
    • 12.
      久坐必有一禅释义:喻长期坚持最后必有成效。
    • 13.
      乐以教和释义: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出自:《山中避雨》,作者: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 14.
      亏成释义:谓缺损与完满;失败与成功。语出《庄子·齐物论》:“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 昭氏 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 昭氏 之不鼓琴也。”宋 王安石《昭文斋》诗:“当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宋 范成大《荆公墓》诗:“百岁谁人巧拙,一丘底处亏成。”宋 张孝祥《西江月》词:“世间功业谩亏成,华髮萧萧满镜。”
    • 15.
      人模人样释义:〗指小儿有成人像。
    • 16.
      作家释义: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
    • 17.
      信心十足释义:做事情前的一种心态。 比喻对所要做的事充满干劲,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去做好,完成,胸有成竹。
    • 18.
      借留释义: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唐 白居易《乔弁可巴州刺史制》:“巴州 刺史 乔弁 前假竹符,俾临 巴郡。一心为理,三年有成;州人借留,廉使置奏。”《宋史·何承矩传》:“﹝ 咸平 ﹞三年,召还,拜引进使。州民百餘诣闕贡马,乞借留 承矩。”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一:“﹝ 陈鎰 ﹞尝以议事还朝、民讹传得代,遮道借留者数千人。”参见“借寇”。
    • 19.
      公有制经济释义: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或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所有的经济形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它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 20.
      出师未捷释义:出师,就是出兵打仗的意思;未捷,即是没有成功。所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出去打仗而没有成功。

有成造句

1.李明用这个方案整治班上的纪律卓有成效。

2.时光飞逝,曾经的同窗好友如今已经事业有成

3.老先生管教很严,几个儿子都学业有成,有“芝草无根”的美誉。

4.强中更有强中手,年轻人有成就后切忌夜郎自大。

5.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

6.各个国家的文明都要有成人之美的度量。

7.即使有成绩,也不可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8.只有冲破昔日那些清规戒律,改革开放才能富有成效。

9.这时,我显得胸有成竹,其他人也不甘示弱紧追不舍。

10.进德修业贵在持恆,一暴十寒难有成就。

11.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

12.不要害怕失败,事在人为,只要努力干下去,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13.我们所有成员要休戚相关地互相关怀、互相合作。

14.他对答如流的态度是那么的胸有成竹,那十拿九稳的神情,真是让我无地自容,暗暗发窘。

15.小明参加这次比赛,不急不躁,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可真是神枪手打靶十拿九稳呀。

16.小公司老板和公司白领类似,很多都是白领半路出家去创业,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小有成就的这批人。

17.目前,世界各国对该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18.一个人做事情老是半途而废,怎能有成

19.由于他奋发而卓有成效地工作,任务完成得很好。

20.当然,教育是两国高度重视的卓有成效的交流领域。

有成(you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有成是什么意思 有成读音 怎么读 有成,拼音是yǒu chéng,有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有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