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丁米释义:按人口缴纳的税米。 《宋史·高宗纪四》:“己酉,詔 湖南 丁米三分之二均取於民田,其一取之丁口。”《文献通考·户口二》:“道州 丁米,每岁犹为二千石,人甚苦之。”
- 2.
三大户释义:后周 显德 五年,令乡村中以百户为一团,每团选三大户为耆长,察民家之姦盗,均民田之耗登。 见《文献通考·职役一》。后因称耆长为三大户。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罕 曰:‘贼者多以庄客,何以御之?’仍召每村三大户,与之帖,使人募壮丁二百。”宋 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嘉祐 以前,长名衙前除差三大户外,许免其餘色役。”
- 3.
下年释义:⒈欠收的年岁;荒年。《管子·大匡》:“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隋书·百官志中》:“凡颁禄,视年之上下。亩至四釜为上年,上年颁其正。三釜为中年,中年颁其半,二釜为下年,下年颁其一。”⒉道家以六七十岁为下年。《云笈七籤》卷五九:“修真之品有三:上年、中年、下年……下年者,六十、七十也。”⒊次年;明年。《元史·河渠志二》:“本处民田税粮全免一年,官租减半。今秋收成,下年农隙举行。”如:瑞雪兆丰年,下年定是好年成。
- 4.
专封释义:⒈擅自分封。《穀梁传·僖公二年》:“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⒉指无限占田。汉 荀悦《汉纪·文帝纪下》:“《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今豪民佔田,或至数百千顷,富过王侯,是自专封也。”按,《申鉴·时事》作“诸侯不专封。富人民田踰限,富过公侯,是自封也。”
- 5.
中岁释义:⒈农业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礼·地官·均人》“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汉 郑玄 注:“人食三鬴为中岁。”《宋史·食货志上四》:“熙河 四州田无虑万五千顷,十分取一以为公田,大约中岁亩一石,则公田所得十五万石。”⒉中年。南朝 齐 谢朓《赋贫民田》诗:“中岁歷三臺,旬月典邦政。”唐 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明 吴承恩《斋居》诗之一:“中岁志丘壑,茅斋寄城郭。”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娥月悲掩曜,中岁忽云徂。”
- 6.
乾荒释义:旱灾。《西游记》第八七回:“连年亢旱,累岁乾荒,民田菑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澮空。”
- 7.
册籍释义:⒈名册。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我受了你香灯祭祀,与你名下勾抹了该死的册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 英 领事在册籍上一查,没有这个人的名字。”⒉记事记帐的簿册。 明 陆深 《溪山馀话》:“今东南之田有二则:曰官田,曰民田。然官田未必尽重,而民田未必尽轻,存诸册籍,有此异同。”《水浒传》第一一○回:“那时 胡俊 已是招降了兄弟 胡显 ,将 东川 军民版籍、户口,及钱粮册籍,前来献纳听罪。” 清 方苞 《<吴宥函文稿>序》:“士之声实虽未得备知,而歷试之册籍可稽也,其乡之士大夫可访也。
- 8.
占冒释义:⒈强占冒领。 《元典章·户部九·立社》:“官豪势要之自行占冒年深岁荒闲地土,从本处官司勘当得实,打量见数付给附近无地之家。”《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杭州 有 钱塘湖,溉民田数十顷,钱氏 置撩清军以疏导淤滞,既纳国后,不治,葑土堙塞,为豪族僧坊所占冒,湖水益狭。”⒉占空额冒充。
- 9.
县师释义:⒈县军。《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议郎 曹纯 曰:‘今县师深入,难以持久。’”参见“县军”。⒉周 官名。地官之属。《周礼·地官·县师》:“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及其六畜车輦之稽。”《墨子·迎敌祠》:“凡守城之法,县师受事。”
- 10.
受田释义:古代有授给人民田地的制度,民年二十后可受公家分与的田地,六十归还。参阅《汉书·食货志上》、《通典·食货一、二》。
- 11.
堙废释义:荒废;淤塞。 《后汉书·张禹传》:“徐县 北界有 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唐 刘禹锡《复荆门县记》:“起我堙废而完之,徠我荡析而安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元年》:“淮南、江、浙、荆湖 制置发运使 封丘 赵贺,言 苏州 太湖 塘岸坏及并海支渠堙废,水侵民田。”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许多堙废了的陂塘和河渠,先后恢复或扩建起来。”
- 12.
干荒释义:旱灾。 《西游记》第八七回:“连年亢旱,累岁乾荒,民田菑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澮空。”
- 13.
当价释义:等价。宋 袁文《瓮牖闲评》卷五:“然太史集中亦有:‘颇似 山阴 写《道经》,虽与羣鹅不当价’之诗,而太史亦不误也。”《宋史·食货志上五》:“官市民田,虑不当价。”
- 14.
径易释义:⒈直接平易。 《荀子·正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杨倞 注:“径疾平易而不违拂,谓易晓之名也。”⒉快速便利。《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光五年》:“大司农 郑当时 言:‘穿 渭 为渠,下至 河,漕 关 东粟径易,又可以溉渠下民田万餘顷。’”⒊引申为便当。严复《救亡决论》:“后世学者,乐其径易,便于惰窳敖慢之情,遂羣然趋之,莫之自返。”
- 15.
悚庆释义:欢庆。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癸巳,杖杀入内高品 江守恩 於 郑,坐擅取民田麦穗及私役军士故也。论者谓朝廷行罚不私,中外莫不悚庆。”
- 16.
春首释义:春头,初春。唐 韩愈《为宰相贺雪表》:“去岁冬间,雨雪颇少,今年春首,宿麦未滋。”宋 吴自牧《梦粱录·祠祭》:“郊祀在 嘉会门 外三里 净明院 左右,春首上辛祈穀、四月夏雩、冬至冬报,皆郊坛行礼。”《宋史·河渠志五》:“兴元府 褒斜谷 口古有六堰,浇溉民田,顷亩浩瀚,每春首随食水户田亩多寡,均出夫力修葺。”
- 17.
浦溇释义:与大水相通的渠道。《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湖州 实濒 太湖,有隄为之限制,且列二十七浦漊,引导湖水以溉民田。”
- 18.
涨溢释义:⒈水流上涨泛滥。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赵昱斩蛟》:“时嘉陵涨溢,水势汹然。”《金史·马讽传》:“境有河曰八尺口,每秋潦涨溢害民田,讽视地高下,疏决之,其患遂息。”⒉喻人的感情激动。
- 19.
疏瀹释义:⒈洗涤;沐浴。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纪艺中》:“知微 凡画圣像,必先斋戒疏瀹,方始援笔。”⒉特指烹茗。唐 颜真卿 等《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流华浄肌骨,疏瀹涤心原。”⒊疏浚,疏通。《宋史·神宗纪二》:“河 决害民田,所属州县疏瀹,仍蠲其税,老幼疾病者振之。”清 袁枚《新齐谐·猫怪》:“屋角有沟,久弗疏瀹。淫雨不止,水溢於堂。”清 魏堃《浚漕河篇》:“一年疏瀹可十年,何必年年事调遣?”⒋犹舒畅。宋 刘跂《述怀》诗:“精神倍疏瀹,激昂登文石。”
- 20.
监地释义:官府将放牧马群的官地交给农民开垦、耕种,称为监地。 宋 欧阳修《论监牧札子》:“惟闻今 河东 嵐石之间,山荒甚多,及 汾河 之侧,草地亦广,其间草软水甘,最宜牧养,往时 河东 军马常在此处牧放。今马数全少,闲地极多,此乃 唐 楼烦 监地也。”《宋史·河渠志六》:“比年水势稍改,自海门过 赭山,即回薄 巖门、白石 一带北岸,坏民田及盐亭、监地,东西三十餘里,南北二十餘里。”《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五》:“凡田地之别:有民田,有更名地,有屯田,有灶地……有牧地,有监地。”原注:“国初沿 明 制,於 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