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zhài,(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组词】: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2) 供奉鬼神或祖先。【组词】:祭祖。祭天。祭祀。祭灶。(3) 使用(法宝)。【例句】:祭起一件法宝。(1) 姓。
fú fù,(1) 衣裳。【组词】:服装。制服。(2) 穿衣裳。【组词】: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组词】:服务。服刑。服兵役。(4) 顺从。【组词】: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组词】:不服水土。(6) 吃(药)。【组词】:内服。(7) 乘,用。【例句】:服牛乘(chéng )马。(8) 姓。 ◎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组词】:两服药。
1. 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历代形制有异。
⒈ 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历代形制有异。
引《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
贾公彦 疏:“《礼记·祭义》亦云:蚕事既毕,遂朱緑之,玄黄之,以为祭服。此亦当染之以为祭服也。”
《诗·豳风·七月》“为公子裳” 毛 传:“祭服,玄衣纁裳。”
孔颖达 疏:“玄黄之色施於祭服。”
《国语·周语上》“晋侯 端委以入” 三国 吴 韦昭 注:“説云:‘衣玄端,冠委皃,诸侯祭服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南设一大幕次,谓之‘大次’,更换祭服,天平冠,二十四旒,青裳龙服,中单朱舃,纯玉佩。”
⒈ 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
引《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