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诘责 诘责的意思
jié

诘责

简体诘责
繁体詰責
拼音jié zé
注音ㄐㄧㄝˊ ㄗ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é jí,(1) 〔诘屈〕曲折。亦作“佶屈”。(2) 〔诘屈聱牙〕(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zé zhài,(1) 同“债”。

基本含义

指责、责备他人的过错或错误。

诘责的意思

诘责 [jié zé]

1. 诘问谴责。

诘责甚厉。

[closely question;]

诘责 引证解释

⒈ 责问。

《汉书·翟方进传》:“咸 詰责 方进,冀得其处, 方进 心恨。”
宋 叶适 《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上蹙然,遂极论踰数刻,因以公语詰责执政。”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⒉ 诘问索求。

《旧五代史·唐书·李继韬传》:“吾仲兄被罪,父子诛死。大兄不仁,略无动怀,而便蒸淫妻妾,詰责货财。惭耻见人,生不如死。”


国语词典

诘责 [jié zé]

⒈ 谴责。

《汉书·卷五一·贾山传》:「言柴唐子为不善,足以戒。章下诘责,对以为『钱者,亡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贵。』」

驳诘 非难 诘难 诘问 责问


诘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诘问释义:追问;责问。
    • 2.
      诘难释义:责难。
    • 3.
      责备释义:原意是要求人尽善尽美,后指批评、指责过失。
    • 4.
      责怪释义:责备;埋怨:是我没说清楚,不能责怪他。
    • 5.
      责问释义:用责备的口气问:厉声责问。
    • 6.
      非难释义:指摘和责问:遭到非难。 他这样做是对的,是无可非难的。
    • 7.
      驳诘释义:亦作“駮詰”。辩驳诘问。

诘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夸奖释义:称赞:大家夸奖他做了一件好事。
    • 2.
      表扬释义: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表扬劳动模范。 他在厂里多次受到表扬。

诘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台檄释义:古代朝廷用于征召、晓谕、诘责等方面的文书。
    • 2.
      薄责释义:⒈用低标准来要求。 《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⒉轻微的责备或责罚。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而自 建隆 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明史·徐阶传》:“故圣帝明王,有言必察。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金生色》:“俄邻子以执奸自首,既薄责逐释讫;而妇兄 马彪 素健讼,具词控妹冤。”⒊簿责。根据文书所列的罪状来诘责审理。宋 范仲淹《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序:“公於部中择其挟贵人势力,州县不敢动者一二家,薄责于庭,众皆
    • 3.
      镌诮释义:诘责。
    • 4.
      镌谯释义:诘责。

诘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台檄释义:古代朝廷用于征召、晓谕、诘责等方面的文书。
    • 2.
      薄责释义:⒈用低标准来要求。 《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⒉轻微的责备或责罚。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而自 建隆 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明史·徐阶传》:“故圣帝明王,有言必察。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金生色》:“俄邻子以执奸自首,既薄责逐释讫;而妇兄 马彪 素健讼,具词控妹冤。”⒊簿责。根据文书所列的罪状来诘责审理。宋 范仲淹《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序:“公於部中择其挟贵人势力,州县不敢动者一二家,薄责于庭,众皆
    • 3.
      镌诮释义:诘责。
    • 4.
      镌谯释义:诘责。

诘责造句

1.看着她委屈的模样,他也不忍再诘责她了。

2.他会诘责你的粗枝大叶。

3.咱们没有核武器,那些领有核武器的国度该当排除核武,而不是诘问诘责其它国度领有或想领有核武。

4.当他的亲人、朋友都诘责他为何要深陷魔道,他的回答却是——因为很有趣罢了。

5.受到诘问诘责的教练把面包卸到可接近的路旁。

6.真正认识他的人不会诘责他虚张阵容。

诘责(jiez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诘责是什么意思 诘责读音 怎么读 诘责,拼音是jié zé,诘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诘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