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蛟螭 蛟螭的意思
jiāochī

蛟螭

简体蛟螭
繁体
拼音jiāo chī
注音ㄐㄧㄠ ㄔ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āo,(1) 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组词】:蛟龙得水。(2) 指鼍、鳄之类的动物。

chī,(1) 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组词】:螭头。(2) 古同“魑”,魑魅。

基本含义

指龙的形象,也泛指巨大的水生动物。

蛟螭的意思

蛟螭 [jiāo chī]

1. 犹蛟龙。亦泛指水族。

2. 指器物上的螭形图案。

4. 指形似蛟龙的拐杖。

蛟螭 引证解释

⒈ 犹蛟龙。亦泛指水族。参见“蛟龙”。

汉 扬雄 《羽猎赋》:“探巖排碕,薄索蛟螭。”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倚天长剑泣蛟螭,那怕金垒汤池。”
章炳麟 《印度人之观日本》:“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儒书文艺近取 支那,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无二国者, 日本 则终古为蛟螭蜃蛤耳。”

⒉ 指器物上的螭形图案。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蛟螭露笋簴,縞练吹组帐。”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⒊ 指形似蛟龙的拐杖。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蛟螭盘拏露头角,熊经树颠虎山脚。”


蛟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鼇释义:指科考中高第者。 宋 罗烨《醉翁谈录·王魁负心桂英死报》:“天马果然先骤跃,神龙不肯后蛟螭。海中空却云鼇窟,月里都无丹桂枝。”
    • 2.
      水物释义:水中生物;水产。《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水物也。”晋 左思《蜀都赋》:“水物殊品,鳞介异族,或藏蛟螭,或隐碧玉。”《南史·徐羡之传》:“城北有陂泽,水物丰盛。”《南史·谢灵运传》:“会稽 东郭有 回踵湖,灵运 求决以为田,文帝 令州郡履行。此湖去郭近,水物所出,百姓惜之,顓 坚执不与。”
    • 3.
      蝶拍释义:喻檀板。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其年 题《珂雪词》云:‘万马齐瘖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算蝶拍鶯簧休混。’”
    • 4.
      豺虎释义:⒈豺与虎。 泛指猛兽。《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晋 张载《七哀诗》:“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明 李东阳《风雨叹》诗:“山豗谷汹豺虎嘷,万木尽拔乘波涛。”清 陈鹏年《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蛟螭蟠地轴、豺虎踞天关。”⒉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汉 王粲《七哀诗》:“西京 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唐 杜甫《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明 王鏊《震泽长语·国猷》:“当时 燕 蓟 沦于 契丹 不能取,是中国与豺虎杂此土以处也。”清 徐昂发《铁岭关》诗:“缅昔豺
    • 5.
      金兽释义:⒈指金色虎首形铺首。 唐 薛逢《宫词》:“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⒉指兽形的香炉。宋 张耒《秋蕊香》词:“帘幕疎疎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明 刘基《望江南》词:“金兽有烟飞不起,玉虫无燄翳还明。”清 龚自珍《莺啼序》词:“残年半销金兽,啟朱帘琐户。”⒊铜镜上兽形花纹。清 陈维崧《虞美人·咏镜》词:“香奩凉鑑蟠金兽,背压蛟螭钮。”⒋古台名。汉 建安 十八年,曹操 建于 邺城 西北。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六:“三臺者,陆翽《鄴中记》云:魏武 於 鄴城 西北立三臺,中名 铜雀,南名 金兽,北名 冰井
    • 6.
      长鬣释义:⒈长须。古代男子以长须为美。《国语·楚语上》:“使富都那竖赞焉,而使长鬣之士相焉,臣不知其美也。”韦昭 注:“长鬣,美鬚髯也。”唐 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长鬣 张郎 三十八,天遣裁诗花作骨。”⒉指多须或多须的人。《左传·昭公十七年》:“吴 伐 楚 ……﹝ 吴公子光 ﹞使长鬣者三人,潜伏於舟侧,曰:‘我呼餘皇,则对。’”杜预 注:“长鬣,多髭鬚。与 吴 人异形状,诈为 楚 人。”清 钱谦益《拂水竞渡曲》之七:“长鬣三呼作水嬉,餘皇出没弄蛟螭。”
    • 7.
      黑蛟螭释义:比喻墨汁。因其黑色,挥笔书写蜿蜒如蛟龙,故称。 清 魏源 《寰海》诗之十:“愁絶钓鼇沧海客,墨池冻卧黑蛟螭。”

蛟螭(jiaoc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蛟螭是什么意思 蛟螭读音 怎么读 蛟螭,拼音是jiāo chī,蛟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蛟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