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气 中气的意思
zhōng

中气

简体中气
繁体中氣
拼音zhōng qì
注音ㄓㄨㄥ ㄑ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含义

指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中气的意思

中气 [zhōng qì]

1. 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中和之气。指丹田之气。中医名词。指中焦脾胃运转机能的原动力。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有重要作用。

中气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

《逸周书·周月》:“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表》:“伏承王子,以中气正月,钟灵纳和。”
唐 白居易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⒉ 中和之气。

唐 白居易 《中和节颂》:“吉辰伊何,号为中和。和维大和,中维大中。以畅中气,以播和风。”
唐 皎然 《答郑方回》诗:“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孔林》:“享殿正对 伯鱼 墓,圣人葬其子得中气。”

⒊ 中医名词。指中焦脾胃运转机能的原动力。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有重要作用。

《灵枢经·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盖中气虽虚,表尚未和,不敢大补。”

⒋ 指丹田之气。

清 张裕钊 《答吴挚甫书》:“阁下谓苦中气弱,讽诵久则气不足载其辞。”
《老残游记》第二回:“仗着他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她的嗓子有点闷,可是很有中气。”


国语词典

中气 [zhōng qì]

⒈ 古代天文家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中以前的称为「节气」,在月中以后的称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

⒉ 中和之气。

唐·白居易〈中和节颂〉:「和维大和,中维大中。以畅中气,以播和风。」
唐·皎然〈答郑方回〉诗:「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

⒊ 丹田之气。

《老残游记·第二回》:「仗著他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

⒋ 中医上指脾胃的消化、吸收、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有时单指脾的功能。


中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返还丹释义:传说中气功修练的一种方法。
    • 2.
      下者举之释义:中医治法。 指气虚下陷一类的病证要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来升提中气。
    • 3.
      中数释义:⒈中气一周之数,即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孙诒让 正义:“《玉海·天文》引《三礼义宗》云:‘岁者,依中气一周,以为一岁;年者,依日月十二会,以为一年’……《月令》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十二月之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为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⒉居中、折中之数。《汉书·律历志上》:“天之中数五。”颜师古 注引 韦昭
    • 4.
      中朔释义:指中数和朔数。《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孙诒让 正义:“《月令》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谓之岁。朔数者,十二月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一说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和节气。贾公彦 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节;启蛰,中……十二月:小寒,节;大寒,中。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汉 徐干《中论·历数》:“元首齐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顺
    • 5.
      中气释义:⒈太阳每年在黄道上移动360°,从冬至起,每隔30°为一中气。农历把一年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为十二个中气。⒉中医指中焦脾胃之气,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都有作用。⒊戏曲演唱上指呼吸量,唱的时候呼吸量大,能够自由控制,叫做中气足。
    • 6.
      中虚释义:⒈指胸腔。⒉指心。⒊里面空虚。⒋犹虚心。⒌中气虚弱。
    • 7.
      十二节释义:⒈中医基础术语,包括四个含义:⒉时令。自汉代历法开始,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其中又分为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
    • 8.
      升提释义:中医治疗因中气下陷而出现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的一种方法。
    • 9.
      呛喇释义:谓喉中气逆。
    • 10.
      和胃圆释义:主治治脾胃不和,中气痞,心腹胀闷,不思饮食,呕吐痰逆,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腹胁刺痛,便利不调,少力嗜卧,体重节痛,及治虚劳,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心腹痞满,并宜服之。
    • 11.
      土壤空气释义:存在于土壤中气体的总称。分别以自由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以溶解态存在于土壤水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土粒中。土壤空气基本上是由大气而来,但也有少部分产生于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土壤空气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形成有重大意义。
    • 12.
      太初历释义:汉 历法名。汉武帝 太初 元年 邓平、落下閎 等人所造。把一日分做八十一分,故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推算出135个月有23次交食的周期。从 汉武帝 太初 元年(公元前104年)起到 东汉 章帝 元和 二年(公元85年)止,共施行188年。原著已佚。
    • 13.
      山气释义:⒈山中的云雾之气。⒉山中气候;山中空气。
    • 14.
      弱弱释义:弱弱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底气不足,气势不够·近年来网络中流行“弱弱地问”,是指新手或菜鸟,资格不足,请教问题时中气不足·也有自谦的感情在里面。
    • 15.
      晏岁释义:⒈晚岁;晚年。汉 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吾晏岁年暮,寿将尽矣。”宋 梅尧臣《依韵答李晋卿结交篇》:“平生相与亲,晏岁谁可决。”⒉谓岁暮。《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晏岁荒村因邂逅,芳樽小酌且留连。”清 金农《晏岁山舍夜卧》诗:“峪中气凄厉,晏岁百端结。”
    • 16.
      月大释义:⒈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魏书·律历志上》:“求次月日所在度术曰:月大加三十度,月小加二十九度,求次日加一度,宿次除之,逕斗去其分一千四百七十七。”《旧唐书·历志三》:“干名与后朔叶同者,月大;不同者,小;无中气者,为闰月。”⒉指公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历每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七个月为大月,均三十一天。参见“月小”。
    • 17.
      月气释义:⒈月的精气。借指月光。⒉对阴历每月二气的统称。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每月配有二气,前者叫节气,后者叫中气。
    • 18.
      朔数释义:从第一年正月初一到第二年正月初一。《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贾公彦 疏:“中气帀则为岁,朔气帀则为年。”孙诒让 正义:“朔数者,谓自今年正月朔数至后年正月朔,月会日於十二次一周,是为一年十二月之数。”
    • 19.
      正时释义:推历明时,使四时不失序,寒暑不失常,时事不悖乱。《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杜预 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期之日,三百六十有六日,日月之行又有迟速,而必分为十二月,举中气以正。月有餘日,则归之於终,积而为闰,故言归餘於中。”晋 葛洪《抱朴子·对俗》:“金天 据九鴈以正时。”《晋书·律历志下》:“以昔在 唐帝,协日正时,允釐百工,咸熙庶绩也。”《新唐书·刘蕡传》:“君以知人为明,臣以正时为忠。”
    • 20.
      正阳释义:⒈指日中之气。 《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 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唐 成玄英 疏:“六气者,李颐 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⒉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汉 董仲舒《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晋 杜预 注:“正月,夏 之四月,周 之六月,谓正阳之月。”北周 庾信《徵调

中气(zhong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中气是什么意思 中气读音 怎么读 中气,拼音是zhōng qì,中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