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期 中期的意思
zhōng

中期

简体中期
繁体
拼音zhōng qī
注音ㄓㄨㄥ ㄑ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qī jī,(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组词】:定期。限期。期限。学期。(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组词】:第五期。(3) 盼望,希望。【组词】:期望。期冀。期盼。期待。(4) 限度。【例句】:“征敛无期求索无度”。(5) 必,决定。【例句】:“期死,非勇也”。(6) 〔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 一周年,一整月。【组词】:期年。期月。期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

基本含义

指在一段时间内的中间阶段,也可表示某个过程或事件的中途。

中期的意思

中期 [zhōng qī]

1. 某一时期的中间阶段。

稻田中期管理。

[ midterm; ]

2. 时期的长短在长期和短期之间。

中期贷款。

[ medium term; ]

中期 引证解释

⒈ 一个时期或一个过程的中间阶段。

周恩来 《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从整个过程来看,党的领导在大革命初期对的多,错的少;中期有对的,也有错的。”
邓小平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我们完全或基本上处于没有外援的状况,主要靠自力更生。”


国语词典

中期 [zhōng qī]

⒈ 某一时期或过程的中间阶段。

如:「十八世纪中期。」


中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村人释义: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化石。1954年在山西襄汾丁村附近发现同一个体的人类牙齿化石三颗。同时出土的有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距今约十万至十五万年。
    • 2.
      不调释义:⒈不协调。《汉书·元帝纪》:“阴阳不调,黎民饥寒。”《后汉书·章帝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饉屡臻。”⒉特指音调不和谐。《韩非子·难三》:“且 中期 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 之任也。”《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⒊与人合不来。《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王逸 注:“调,和也……恐不知於俗而见憎於众也。”⒋未得升迁。《汉书·张安世传》:“有郎功高不调。”颜师古 注:“调,选也。”⒌犹言不才。唐 苏鹗《杜阳杂编》
    • 3.
      东印度公司释义:英国在东方进行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1600年成立,获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垄断权。最初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香料贸易,后主要在印度活动,建立商馆、堡垒,拥有军队和舰队,有权宣战和媾和,成为一个政权机构。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逐步征服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并入侵缅甸、阿富汗和马来亚等地;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得大量财富。19世纪前期对印和对华贸易垄断权相继被取消。1858年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打击下被撤销。
    • 4.
      中叶释义:⒈中世;中古。 ⒉泛指中期:19世纪中叶。
    • 5.
      中期释义:⒈某一时期的中间阶段:20世纪中期。 加强棉花中期管理。⒉时期的长短在长期和短期之间:中期贷款。订立中期合同。
    • 6.
      中段释义:⒈指事物的中间部分。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北段地势不如中段可进可守。”⒉犹中期。《孽海花》第一回:“去今五十年前,约莫十九世纪中段,那奴乐岛 忽然四周起了怪风大潮。”
    • 7.
      中祚释义:国君统治的中期。
    • 8.
      中节释义:⒈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易·蹇》:“《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孔颖达 疏:“得位居中,不易其节,故致朋来,故云以中节也。”⒉中期。《汉书·晁错传》:“秦 始乱之时,吏之所先侵者,贫人贱民也;至其中节,所侵者富人吏家也;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⒊中等的节操。《孔子家语·辩政》:“孔子 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举善矣:中节也,中人附矣,犹未足也。’”唐 李华《三贤论》:“萧(萧颖士)若百鍊之钢,不可屈折,当废兴去就之际,一死一生之间,而后见其大节;视听过速
    • 9.
      使相释义:唐 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
    • 10.
      党项释义:⒈中国古代西北 的少数民族。⒉指党项羌。原为羌族的一支,唐中期以来活动在今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北宋初 期,党项首领称夏国王。1038年夏王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1227年被蒙古所灭。⒊辽对夏国境外的各 地党项人的泛称。
    • 11.
      剌鼎释义:西周中期前段。
    • 12.
      半班戏释义:流行于闽西和赣南一些省区的一种汉族传统戏曲类别,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
    • 13.
      南荣姓释义:南荣姓源自于西南夷战国中期古哀牢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 14.
      卡拉OK释义: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发明的一种音响设备,日语是“无人乐队”的意思。 它可以供人欣赏机内预先录制的音乐,还可以供人在该机的伴奏下演唱。[卡拉,日から;OK,指英orchestra]
    • 15.
      吕方鼎释义:西周中期。
    • 16.
      吴门派释义:亦省作“吴门”。明 代中期中国画流派之一。
    • 17.
      图论释义:⒈世纪关于七桥问题的研究。⒉世纪中期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迅速发展。与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等有密切联系,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学等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 18.
      大食释义:波斯语音译词。原 是伊朗一个部族的名称。中国古代自唐以后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8世纪中期,阿拔斯王朝(750—1258)取代了倭马亚王朝(661—750),自大马士革迁都巴格达,衣、旗崇尚黑色,中国称其为黑衣大食或东大 食。旧王室后裔逃往西班牙,以科尔多瓦为首都,建后倭马亚王朝(756—1031),衣、旗崇尚白色,中国 称其为白衣大食或西大食。北非的法提玛王朝(909—1171)曾以开罗为首都,衣、旗崇尚绿色,中国称其 为绿衣大食或南大食。
    • 19.
      封建论释义: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隶社会分封国土、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这种制度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弊病,论述了它终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意在反对唐中期的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措词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 20.
      康鼎释义:西周中期。

中期(zhong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中期是什么意思 中期读音 怎么读 中期,拼音是zhōng qī,中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