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 [fēng qiáo]
1. 桥名。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寒山寺附近。本称封桥,因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而相沿作枫桥。
枫桥 引证解释
⒈ 桥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阊门 外 寒山寺 附近。本称 封桥,因 唐 张继 《枫桥夜泊》诗而相沿作 枫桥。
引唐 张祜 《枫桥》诗:“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 枫桥。”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何须 景阳 催晓妆,岂但 枫桥 惊夜泊。”
庞树柏 《舟中夜闻笛声》诗:“梦回何处数声笛,却忆 枫桥 半夜鐘。”
国语词典
枫桥 [fēng qiáo]
⒈ 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十里的一座桥,本作「封桥」,自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后,遂相沿作「枫桥」。
枫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娇妩释义:犹娇媚。 清 陈维崧《贺新郎·中秋前五日看早桂》词:“丛桂离离香满径,正值秋棠开处,掩映也倍添娇嫵。”清 陈维崧《齐天乐·枫桥夜泊用湘瑟词枫溪原韵》词:“如眉月稜半吐,想当年曾鬭,馆娃 娇嫵。”
- 2.
客枕释义:指客中使用之枕。喻指旅途中过夜。唐 李商隐《酬令狐郎中见寄》诗:“朝吟搘客枕,夜读漱僧瓶。”宋 陆游《宿枫桥》诗:“七年不到 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鐘。”元 方回《次韵仇仁近至日》:“紫逻招魂千里雪,彤庭待漏五更霜。闲人幸脱抅挛外,客枕何庸早起忙。”明 郭奎《客枕》诗:“客枕睡不着,天高秋气清。”
- 3.
寒山寺释义:寺名。 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 枫桥镇。相传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于此,故名。始建于 南朝 梁 天监 年间,本名 妙利普 明塔院,又名 枫桥寺。宋 嘉祐 中曾改名 普明禅院。唐 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 城外 寒山寺,夜半鐘声到客船。”唐 韦应物《寄恒璨》诗:“独寻秋草径,夜宿 寒山寺。”清 叶廷琯《寒山寺王郇公书张继诗石刻》:“然则 寒山寺 中,旧当有此石刻,不知何时失去。”
- 4.
封桥释义:即 枫桥。 地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阊门 外 寒山寺 附近。因 唐 张继《枫桥夜泊》诗而著名。清 叶廷琯《吹网录·闵荣墓志》:“据 乾隆《府志》引 周遵道《豹隐纪谈》云:枫桥 旧作 封桥。因 张继 诗相承作‘枫’……大约 枫桥 称在最先…… 封桥 则乡里相沿传写……逮 宋 中叶以后,乃雅俗皆书‘枫’字,不復知有 封桥 之名矣。”
- 5.
月棱释义:月牙。 亦借指月光。唐 李洞《寄贺郑常侍》诗:“吏穿霞片望,僧扫月稜归。”清 陈维崧《齐天乐·枫桥夜泊》词:“如眉月稜半吐,想当年曾鬭,舘娃 娇嫵。”
- 6.
枫桥夜泊释义:诗篇名。唐代张继作。枫桥,在今江苏苏州枫桥镇。全文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江南水乡的秋夜风景和旅人的客愁,意境幽美清远,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 7.
枫桥释义:桥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阊门 外 寒山寺 附近。本称 封桥,因 唐 张继《枫桥夜泊》诗而相沿作 枫桥。唐 张祜《枫桥》诗:“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 枫桥。”清 赵翼《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何须 景阳 催晓妆,岂但 枫桥 惊夜泊。”庞树柏《舟中夜闻笛声》诗:“梦回何处数声笛,却忆 枫桥 半夜鐘。”
- 8.
毳衲释义:毛织衲衣,僧人所服。 宋 陆游《赠枫桥化城院老僧》诗:“毳衲年年补,纱灯夜夜明。”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到八十四盘则骤寒,比及山顶,亟挟纊两重,又加毳衲、駞茸之裘。”
- 9.
荷衣释义:⒈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隐士之服。《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吕延济 注:“芰製、荷衣,隐者之服。”唐 钱起《送邬三落第还乡》诗:“荷衣垂钓且安命,金马 招贤会有时。”明 高启《归吴至枫桥》诗:“寄语里閭休復羡,锦衣今已作荷衣。”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八五:“白头相见 山东 路,谁惜荷衣两少年?”⒉指旧时中进士后所穿的绿袍。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荷衣新染御香归,引领群仙下翠微。”明 王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