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ǔ,(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组词】:土壤。黄土。(2) 疆域。【组词】:国土。领土。(3) 本地的,地方性的。【组词】:故土。(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例句】: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组词】:土气。(6) 未熬制的鸦片。【组词】:烟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组词】:土族。(9) 姓。
fēng,(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组词】:封闭。密封。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组词】:信封。赏封。(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组词】:封侯。封君(领有封地的贵族)。封邑。封拜(拜官授爵)。封典。封建。(4) 疆界。【组词】:封疆。封域。封界。(5) 限制。【组词】:故步自封。(6) 帝王筑坛祭天。【例句】: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组词】:一封信。(8) 姓。
1. 指坟墓。
例加其土封。——明·张溥《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
英[grave; tomb;]
⒈ 封地。
引唐 柳宗元 《唐相国房公德铭之阴》:“有土封,其臣称之曰公。”
⒉ 作为土地分界标志的土堆。
引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少时所在所立土封,皆为人题作 李椿年 墓。”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曾看 高祖 初定天下, 萧何 大治宫室,又从 娄敬 策,徙 齐 楚 大姓十数万於 长安,不知当时是几箇土封底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