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草 [chái cǎo]
1. 做燃料用的草、木;柴禾。
英[firewood; fuel;]
柴草 引证解释
⒈ 用作燃料的树枝、小木和杂草等。亦指庄稼的茎、叶。
引《水浒传》第一一八回:“见两堆柴草, 时迁 便摸在里面,取出火刀火石,发出火种。”
《红楼梦》第三九回:“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有人偷柴草来了。”
国语词典
柴草 [chái cǎo]
⒈ 可当燃料的柴薪、干草等。
引《三国演义·第一二回》:「火燄甚盛,城上堆下柴草,遍地都是火。」
《红楼梦·第三九回》:「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
柴草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薪柴释义:柴火。大者谓薪,小者谓柴。
- 2.
柴火释义:做燃料用的树枝、秫秸、稻秆、杂草等。
柴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久束湿薪释义: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比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 2.
出薪释义:出去打柴草。《庄子·外物》:“老莱子 之弟子出薪,遇 仲尼。”《淮南子·道应训》:“卒有出薪者,得将军之帷,使归之於执事。”晋 崔豹《古今注·音乐》:“齐 处士 湣 宣 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於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
- 3.
刍薪释义:薪刍,柴草。
- 4.
卧薪尝胆释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 5.
厝火积薪释义: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 6.
反裘负刍释义:反裘:反穿皮衣;负:背;刍:柴草。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
- 7.
坐薪悬胆释义: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8.
尝胆卧薪释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 9.
尝胆眠薪释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 10.
把薪助火释义: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 11.
抱火厝薪释义: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 12.
抱火寝薪释义: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 13.
抱薪救火释义: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 14.
拾荒释义:因生活贫困等原因而拾取柴草、田地间遗留的谷物、别人扔掉的废品等。
- 15.
救焚投薪释义:焚:火灾;薪:柴草。 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16.
救焚益薪释义: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17.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释义: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 18.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释义: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 19.
曲洑释义:堵塞堤岸洞口的物料,多为木料或柴草束等。因系利用洞口流水的力量将物料自然吸至洞口,故称“曲洑”。
- 20.
曲突徒薪释义:曲:形做动,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火。 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消除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