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罢 [zuò bà]
1. 作为罢论;不进行。
例这件事只好作罢。
英[drop; give up; relinquish;]
作罢 引证解释
⒈ 作为罢论;不进行。
引鲁迅 《书信集·致内山完造》:“决定还是作罢为好。”
欧阳山 《苦斗》五九:“大家看看这种局面,再衡量一下自个儿的能力,都打算撒手作罢。”
张书绅 《正气歌》:“管教员气得没有办法,就去清点鞋帮数目,想找个茬治治 志新,可是数来数去,刚好一千二百双,也只好作罢。”
国语词典
作罢 [zuò bà]
⒈ 不进行、取消。
引《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姚老夫子听他说得有理,也只得作罢。」
作罢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了事释义:使事情得到平息或结束(多指不彻底或不得已):含糊了事。草草了事。应付了事。他想尽快了了(·le)这件事。
- 2.
放弃释义: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放弃阵地。工作离不开,他只好放弃了这次进修的机会。
- 3.
罢了释义:⒈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思,常跟“不过、无非、只是”等词前后呼应:这不算什么,我不过尽了我的职责罢了。 ⒉表示容忍,有勉强放过暂不深究的意思;算了:他不愿参加也就罢了。
- 4.
罢休释义:停止做某件事情(多用于否定式):不找到新油田,决不罢休。
作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罢释义:作为罢论;不进行:既然双方都不同意,这件事就只好作罢了。
- 2.
回路陌笑释义:比喻那些曾经相知的人,却已形同陌路,只好感叹岁月荏苒,青春多不如愿,心中复杂的感情瞬间涌上心头,也只好以笑作罢。
- 3.
声势汹汹释义: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次日,果有狐兵大至;或騎或步,或弓或弩,馬嘶人沸,聲勢洶洶。”亦作“聲勢汹汹”。鲁迅《故事新编·采薇》:“文盲们不大懂得他的议论,但看见声势汹汹,知道一定是反对的意思,也只好作罢了。”
- 4.
扯倒释义:拉倒。 犹算了,作罢。
- 5.
报罢释义:⒈古谓批复所言之事作罢,即言事不准。⒉科举时代考试落第,亦称报罢。
- 6.
拉倒释义:算了;作罢:你不去就拉倒。
- 7.
搁手释义:放开手,作罢。
- 8.
故此释义:因此;所以:今天天气不好,登山活动故此作罢。
- 9.
无奈释义:⒈无可奈何:出于无奈。万般无奈。⒉用在转折句的开头,表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实现上文所说的意图,有“可惜”的意思:星期天我们本想去郊游,无奈天不作美下起雨来,只好作罢了。
- 10.
混江龙释义:⒈曲牌名。 属北仙吕宫。元 王实甫《西厢记》、明 汤显祖《牡丹亭》、清 李渔《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⒉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混江龙: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⒊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淮扬 外江各砲船陆续撤回,临清 以上浅阻堪虞,混江龙费工无用,可作罢论。”
- 11.
算了释义:作罢;不再计较。
- 12.
辟仗释义:⒈即仪仗、仪卫。因其负责清道保卫,故称。《新唐书·突厥传上》:“我闻 晋王 丁夜得辟仗出,我乘间突进,可犯行在。”《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上尝幸 未央宫,辟仗已过,忽於草中见一人带横刀,詰之,曰:‘闻辟仗至,惧不敢出,辟仗者不见,遂伏不敢动。’”胡三省 注:“辟仗者,卫士在驾前攘辟左右,止行人,所谓陈兵清道而后行也。”⒉唐 时贮放兵器的地方。《唐律疏议·卫禁·宫殿作罢不出》:“闢仗之内,人皆出尽,所有兵器,亦不合留。”